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单冬红  史永昌  赵伟艇  张敬普 《计算机科学》2017,44(5):166-169, 188
为了提高云数据的安全存储性能,需要对数据进行优化属性聚类归集。针对传统方法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进行云数据存储归类设计具有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融合模糊聚类的云数据安全存储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云数据安全存储的网格分布结构模型并进行数据结构分析,进行云数据属性集的向量量化特征分解,对海量的云存储数据流采用分段匹配检测方法进行特征压缩,实现冗余数据自适应归集合并,挖掘云数据信息流的高阶谱特征。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分段数据融合进行数据分簇模糊聚类,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云数据存储的负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云数据聚类和优化存储设计,能降低数据聚类的误分率,提高云数据存储的吞吐量,确保云数据的安全存储。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密度聚类算法因使用全局变量导致对不平衡数据集的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密度聚类算法.首先进行数据集密度峰值计算,用于估计全局密度;然后通过密度聚类将数据集划分为高密度区域和低密度区域;接着构建和分割最小生成树对低密度区域内样本进行关联挖掘,用于将高密度区域与低密度区域互联;最后计算簇密度并以此作为特征进行簇合并,得到聚类结果.该算法结合图论知识,将数据按密度特征进行分块后合并处理,克服了传统密度聚类算法存在的局限性.通过选取多个不平衡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对该算法进行测试,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隐蔽信道的检测率,讨论了传统的隐蔽信道检测技术的原理并对其特点作了详细的对比研究;通过对网络隐蔽通道特点的归纳和分析,找到可以描述网络隐蔽通道的若干属性,并提出基于网络隐蔽通道特征指纹的检测思想,归纳出隐蔽信道在协议域、统计规律、行为特征等方面表现出的通信指纹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量子神经网络的启发式网络隐蔽信道检测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模型运行高效、检测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4.
隐蔽信道是一种能够以难以察觉的方式泄漏信息系统机密信息的通信方式。网络隐蔽信道是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保护网络数据安全以及于云计算平台数据安全至关重要。提出一种基于SSH数据包间隔时间的网络时间隐蔽信道实例;基于SSH协议的时间间隔特征,设计一种基于Bayesian分类器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检测方法能够达到95%的准确率,具有很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网络入侵检测率低、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半监督聚类云模型动态加权的入侵检测方法。由于属性对分类贡献程度不同,引入云相对贴近度的概念给出计算属性权重的方法。以半监督聚类算法为基础建立云模型,并对属性使用动态加权,通过对云模型的更新逐渐强化云分类器指导数据的分类。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蒋岑  吴迪 《计算机仿真》2021,38(6):125-128,137
云储存技术下密文检索由于储存位置不同,需要使用与传统数据库不同的检索策略.提出隐蔽无线通信网络传输信息云存储密文检索.分析隐蔽通信流程,构建AWGN信道模型;设计多层次云储存平台架构,构建包含云储存平台、数据拥有者以及授权用户群三个实体的密文检索系统模型;利用改进的质量层次聚类方法获取信息特征根计算贡献率,实现数据降维,完成聚类;结合用户基本信息与密文兴趣向量,建立用户兴趣模型;确定需检索的关键字权重,将其发送到云端服务器,计算陷门与索引向量内积,将得分最高的密文反馈给用户,完成密文检索.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所需检索时间较短,提高检索效率,且满足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基于密度的传统算法不能处理混合属性数据,以及目前的混合属性聚类算法大多数聚类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密度和混合距离度量方法的混合属性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混合属性数据特征,将混合属性数据分为数值占优、分类占优和均衡型混合属性数据3类,分析不同情况的特征选取相应的距离度量方式,通过预设参数能够发现数据密集区域,确定核心点,再利用核心点确定密度相连的对象实现聚类,获得最终的聚类结果.将算法应用于多种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聚类质量,能够有效处理混合属性数据.  相似文献   

8.
网络攻击连接具有行为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利用基于传统聚类的行为挖掘技术来构建异常入侵检测模型是不可行的。针对网络攻击行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特征选择的模糊聚类异常入侵模型。首先通过层次聚类算法改善了FCM 聚类算法结果对初始聚类中心的敏感性,再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克服了其在迭代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并将它们结合构成一种AGFCM 算法;然后采用信息增益算法对网络攻击连接数据集的特征属性进行排序,同时利用约登指数来删减数据集的特征属性以确定特征属性容量;最后利用低维特征属性集和改进的FCM 聚类算法构建了异常入侵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绝大多数的网络攻击类型具有很好的检测能力,为解决异常入侵检测模型的误警率和检测率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永忠  张杰 《计算机科学》2015,42(2):147-149
针对目前网络入侵检测率低、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云模型和半监督聚类相结合的入侵检测算法。先对聚类算法作改进,使其能够获得稳定的聚类结果。由于属性对分类贡献程度的不同,引入了云相对贴近度的概念,给出了计算属性权重的方法。以改进的聚类方法为基础建立了云模型,对属性使用动态加权和更新云模型的方法逐渐强化分类器以指导数据的分类。KDD CUP99实验数据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针对数据库系统内部攻击与威胁的检测方法较少,且已有的数据库异常检测方案存在代价开销高、检测准确率低等问题.为此,将密度聚类和集成学习融合,提出一种基于密度聚类和集成学习的数据库异常检测方法.利用OPTICS(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密度聚类算法对用户产生的数据库SQL操作日志进行聚类,通过对SQL语句中的各属性进行分析,提取用户的异常行为,形成先验知识;将Bagging、Boosting和Stacking进行组合,形成集成学习模型,以OPTICS聚类形成的先验知识为基础,并利用该集成学习模型对用户行为作进一步分析,并创建用户行为特征库.基于用户形成特征库,对用户行为进行检测.给出了方案的详细构建过程,包括数据预处理、训练、学习模型建立以及异常检测;利用相关实验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能以较高的效率检测出数据库异常行为,并且在准确率方面优于同类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传统暴力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呈下降态势,但是,犯罪案由层出不穷。为有效提升公安实践工作中犯罪预测能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事件,本文针对犯罪数据,提出一种新型犯罪预测模型。利用密度聚类分析方法将犯罪数据分类,然后进行数据降维提取关键属性生成特征数据,继而对特征数据进行加权优化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对特征数据进行学习,从而预测犯罪案由。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为公安实践工作中类似案件的侦破和预防,提供新的路径支撑。  相似文献   

12.
当前网络流量数据呈现出高维、多态、海量的特点, 这对入侵检测是一个新挑战.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模型中检测效率低、缺乏轻量化考虑等局限性, 提出了一种融合GRU和CNN的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首先使用极度随机树删除数据集中的冗余特征; 其次使用GRU进行特征提取. 考虑到数据中的长短期依赖关系, 将所有隐藏层输出作为序列特征信息进行下一步处理; 再通过带有逆残差、深度可分离卷积、空洞卷积等结构的轻量化CNN模型进行空间特征提取; 为了加速模型收敛加入了通道注意力机制. 最后在CIC-IDS2017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 该方法具有优秀的检测性能, 同时也具有模型参数量少、模型体积小、训练时间短、检测时间短等优点, 适用于网络流量的入侵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 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 而话题检测在网络舆情监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传统方法提取文本特征不完整和特征维度过高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基于时间衰减因子的LDA&&Word2Vec文本表示模型, 将LDA模型的隐含主题特征和Word2Vec模型的语义特征进行加权融合, 并引入了时间衰减因子, 同时起到了降维和提高文本特征完整度的作用. 同时, 本文又提出了Single-Pass-SOM组合聚类模型, 该模型解决了SOM模型需要设定初始神经元的问题, 提高了话题聚类的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文本表示模型和文本聚类方法较传统方法拥有更好的话题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数据检测的方法,精准检测到无线传感器异常数据并直观展现检测结果。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分簇原理,通过异常数据驱动的簇内数据融合机制,去除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无效数据,获取无线传感器网络有效数据融合结果。构建了具有4层隐含层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将预处理后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作为模型输入,通过隐含层完成数据特征提取和映射后,由输出层输出异常数据检测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融合不同类型数据,且网络节点平均能耗较低;包含4层隐含层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平均分类精度高达98.44%,1000次迭代后隐含层的训练损失均趋于0,可实现无线传感器异常数据实时、直观、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5.
程铃钫  杨天鹏  陈黎飞 《计算机应用》2017,37(10):2952-2957
针对受均匀效应的影响,当前K-means型软子空间算法不能有效聚类不平衡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划分的不平衡数据软子空间聚类新算法。首先,提出一种双加权方法,在赋予每个属性一个特征权重的同时,赋予每个簇反映其重要性的一个簇类权重;其次,提出一种混合型数据的新距离度量,以平衡不同类型属性及具有不同符号数目的类属型属性间的差异;第三,定义了基于双加权方法的不平衡数据子空间聚类目标优化函数,给出了优化簇类权重和特征权重的表达式。在实际应用数据集上进行了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使用的双权重方法能够为不平衡数据中的簇类学习更准确的软子空间;与现有的K-means型软子空间算法相比,所提算法提高了不平衡数据的聚类精度,在其中的生物信息学数据上可以取得近50%的提升幅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模糊特征检测方法存在的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网络安全防护态势优化模型;对网络安全状态分布进行建模,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挖掘;利用新型入侵识别检测方法对所设计的网络安全估计状态进行自适应特征提取,提取网络安全状况的特征数据集和处理单元;采用模糊C平均数据聚类方法(FCM)提取综合信息;对入侵特征信息流进行分类,根据属性分类结果进行网络安全态势预测,实现安全态势评估;基于不同场景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适用于网络安全的场景,准确性和鲁棒性都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彭昂  王如龙  陈泉泉  张锦 《计算机应用》2010,30(7):1930-1932
针对电信客户的有效细分问题,利用属性相似度度量思想,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属性的聚类算法。该算法用复杂属性分布相似度函数衡量对象的相似性,然后根据相似性建立图模型,最后对图进行分割进行聚类。相比于传统基于选维和降维的聚类分析算法,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处理高维数据和复杂属性。同时,算法在参数调节时,不需遍历原始数据,也减少了人工干预。利用真实电信客户数据进行的模拟实验也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性能,可以有效解决电信客户细分问题。  相似文献   

18.
Clustering high dimensional data has become a challenge in data mining due to the curse of dimensionality. To solve this problem, subspace clustering has been defined as an extension of traditional clustering that seeks to find clusters in subspaces spanned b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dimensions within a dataset.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ubspace clustering algorithm that calculates the local feature weights automatically in an EM-based clustering process. In the algorithm, the features are locally weighted by using a new unsupervised weighting method, as a means to minimize a proposed clustering criterion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both the average intra-clusters compactness and the average inter-clusters separation for subspace clustering. For the purposes of capturing accurate subspace information, an additional outlier detection process is presented to identify the possible local outliers of subspace clusters, and is embedded between the E-step and M-step of the algorithm. The method has been evaluated in clustering real-world gene expression data and high dimensional artificial data with outlier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shown its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9.
陆剑锋    郭茂祖    张昱    赵玲玲 《智能系统学报》2020,15(1):59-66
轨迹停留点的识别是轨迹分析、出行活动语义挖掘的关键。针对基于密度聚类的停留点识别方法对时空信息的表达缺陷,提出新的时空约束停留点识别方法,在密度聚类中引入轨迹的间接时空特征表示,将具有时空相似性的轨迹点进行聚合;采用与聚类过程相统一的时空特征约束对轨迹簇进行细粒度识别。算法在进行约束的时候再次利用到聚类时候所用的输入数据特征,特征的充分利用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