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开发商与建筑师的博弈中建筑师总是抱怨开发商外行领导内行、不听专业意见擅改设计、滥用资本霸权等,且实施过程中执行力度差导致房地产行业少有高水准的产品。多数情况下也确实如此。但笔者在与开发商密切接触的四年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开发商对建筑师抱有很高的期待以非常尊敬和信任的态度寄希望于建筑师的理念与设计来使其产品品质得到提升。而很多建筑师却没能把握住这样的机会这一现象暴露出建筑设计行业的许多问题.值得反思。除了设计人员粗制滥造,照搬照抄、对开发商惟命是从、不动脑筋等低级错误外建筑师的传统思维不能适应市场发展恐怕是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岩 《中州建设》2006,(12):31-31
“我们国家的建筑设计水平提高得很快,开发商应该给建筑师一些信心。”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建筑文化座谈会上,建筑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柴斐义,通过与会的房地产开发商向开发业界诚恳建言。  相似文献   

3.
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关键是要看住房,而住房的质量取决于建筑师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住宅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严丽红 《山西建筑》2005,31(13):22-23
从多方面分析了目前房地产业中住宅人性化设计的具体体现,探讨了要真正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必须要求开发商与建筑师之间有一个密切理性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篇首语     
2000年4月3日以万科、华远等房地产开发商为首会同中国十余家开发商联合召开了“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北京会议”酝酿着“新住宅运动”的主题。这说明中国住宅产业化和城市住宅发展在经历了一定量的积累后开始逐步向追求“品质”的方向迈进开始了其本应该有的以人为本和人又关怀。在中国掀起“新住宅运动”的构想源于开发商波及全社会这一事件本身就值得中国建筑师深思。 有人说中国住宅的发展是市场牵动开发商、开发商牵动建筑师若果真如此中国的建筑师们值得认真反思。随着中国住宅发展的产业化进程城市住宅的供给已从以前…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产业的市场化因素的缺失,曾经使中国的住宅发展与国外的模式脱轨;如今,中国借鉴国外,结合自身的特点,在住户、开发商、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下,重返世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住宅建设正在成为当今建筑业发展的主流。随着房地产开发业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住宅的开发建设高潮给了相关产业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也给了广大建筑师更多的创作机遇。一个优秀的开发项目,取决于开发商的开发水平。而开发商的开发水平不  相似文献   

8.
郝珍莲 《山西建筑》2003,29(7):18-19
介绍了在商品住宅设计中建筑师与开发商的关系,从设计机制的改变、建筑师的定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建筑师只有充分了解开发商的意图和目标,才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设计对于提高楼盘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开发商的经济效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已成为建筑师和开发商的共识。建筑师作为楼盘的设计者,一定要认真研究市场动态,洞察市场需求.精心设计.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创造优美的人文居住环境.进而创造出市场上适销对路的畅销产品。  相似文献   

10.
康宁 《山西建筑》2003,29(6):16-17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下 ,房地产开发商、消费群体和建筑师之间的运行体制的变化 ,探讨了市场经济下的住宅设计的新特点 ,指出建筑师只有遵从市场导向 ,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设计出好的住宅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住宅房地产的发展培育了中国的业主建筑师队伍。这是一支新兴的力量,他们为发展商树立建筑观,为建筑师创造商业观,他们是房地产企业的设计管理者,“业主建筑师现象”标志着当今地产操作模式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也显示出设计专业在商业房产开发全过程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这是行业的进步。大量的地产实践一次次向人们证明.经济规律强制性地支配着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观念只有在合乎规律时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受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调整期,开发速度突然减缓,房地产的开发、设计和发展将越来越科学和理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重新审视建筑师在房地产开发中的作用。为了开发出满足当今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市场要求建筑师在前期策划阶段就要开始进行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研究,即要求在现行的商品住宅开发模式中增加"项目建筑策划"环节。虽然在商品住宅领域中,与建筑策划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作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和建筑策划的理论为依据,论述商品住宅项目建筑策划的概念、特性及其在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建立商品住宅项目建筑策划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屠泳博  李冬冬 《山西建筑》2007,33(27):214-215
介绍了业主建筑师产生的背景,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和建筑师特点的分析,指出业主建筑师是随着房地产品牌型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对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世贤 《山西建筑》2010,36(32):197-198
通过研究比较建筑师在设计院和地产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以及所扮演的专业角色,并比较了两类建筑师的共性和异性,提出了两类建筑师在各自行业中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5.
从建筑师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所起作用的重要性出发,论述了房地产开发诸多要素及相互关系,说明了一个好的地产品牌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充分抓住市场机遇,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建筑——特别是小品建筑——算是建筑师当下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其创作自由的类型项目。由博风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位于上海嘉定远香湖的一个公厕可以说就是这样的机会。不过,通过此篇对该厕所主创建筑师王方戟的访谈,读者可以看到,要将一个小品建筑设计得有声有色且建造得符合预期,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小建筑同样需要思考的密度和相关专业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徐民彦 《山西建筑》2009,35(13):52-53
从使用者和家庭的构成、产业结构的调整、房地产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当代居住建筑形式的内在原因,指出建筑师应站在整座城市发展的角度,从住户的真正需求出发,从而设计真正适合现代生活、适合不同人群以及不同家庭模式的现代居住建筑。  相似文献   

18.
揭示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建筑师负责制存在的困难及政策文件解读,为业界人士参与大湾区建筑师负责制提供参考。对《粤港澳大湾区建筑师负责制指引(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结合问卷做现状研究,总结归纳。发现业界对建筑师负责制发展疑虑集中在收费、法律法规、责任保险、建筑师综合能力等方面,而《指引》对上述问题均做了详细规定。《指引》为大湾区实施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了有效政策基础,构建健康有序市场体系及建筑师培养体系,加强建筑创作和设计原创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建筑师负责制实施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急变社会中的建筑策略”一文提出“谁的策略”的追问,从建筑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划分了政府、地产开发商、建筑师、建筑理论研究与教育工作者以及民众等5类策略主体,并对相应的策略目的和内容进行剖析,提出了作者认为值得实践的方向。文中指出建筑师在面对急变社会时的疲软无力,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只能更加积极地介入社会生活,用批判的眼光去认识当代社会与建筑现象。  相似文献   

20.
After a period of decline, the Alpine valley of Andermatt in Switzerland is undergoing major development as a holiday resort by an Egyptian real estate billionaire. A documentary film on the process, by a young Swiss filmmaker, highlights the ambival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 corporatist efforts to ‘rescue’ struggling rural areas, and the local communities concerned. Stephan Petermann , who is researching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side for architect Rem Koolhaas's think tank AMO, gives an account of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