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对ISO/IEC 9126模型及Web软件属性图进行改进和扩充后,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Web软件可信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构熵值法确定了各个可信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改进的证据合成方法构造专家评价信息的模糊评价矩阵;最后,运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对软件可信性进行等级评价和得分计算,对应可信性决策规则集得出相应的策略。结合对Web软件中网上银行项目的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Web服务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方便用户选择最优Web服务,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Web服务质量QoS属性因子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QoS偏好的Web服务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考虑到Web服务QoS的不确定性,该方法使用区间对Web服务QoS值进行建模。为了确定候选服务的QoS与用户QoS需求的符合程度,先针对服务的每个QoS属性,计算其与用户QoS需求的灰色区间关联系数;然后结合各个QoS属性的关联系数计算候选服务的QoS与用户QoS需求的综合灰色区间关联度,关联度越大的服务越符合用户的要求;最后从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Web服务中选择灰色关联度最大的Web服务推荐给用户。与其它Web服务评价模型相比较,该模型更加符合Web服务QoS的实际情况,能够在服务QoS信息不充分、不确定的环境下,对QoS属性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QoS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为合理准确地度量软件可信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非功能需求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首先,分析了该模型所涉及的软件可信性、非功能需求、关键非功能需求的定义;其次,对非功能需求进行分解以及权重的分配,并将非功能需求细分为A、B、C、D四类以便更好地获取;最后,应用Web软件中的“在线旅行”网站详细阐述了该模型的具体度量过程。提出的模型是一个通用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适用于不同形态的软件,支持软件可信性的定制,对于软件可信性的度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当前软件设计中非功能需求描述不清楚、难以实现等问题,对软件非功能需求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XML的软件非功能需求建模方法,构建了一个软件非功能需求元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属性、约束和实现方法三个数据单元.在此基础上,利用XML Schema定义了软件非功能需求的数据模型结构,以一个通信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建模为例说明了本模型的建模过程和方法,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有助于设计人员对软件非功能需求进行清楚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Web服务非功能属性评佑是服务选择的重要前提,而目前的服务评佑方法没有根据各非功能属性内在特征进行其属性值的评估,也没有考虑用户对多个属性的复杂需求,无法有效地选择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服务。因此从用户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用户的Web服务FRC评佑选择模型,模型考虑了用户对各个属性的需求,并根据非功能属性隶属的不同数学性质,将隶属度的概念、模糊评判理论、概率统计方法和TOPSIS多属性决策法应用于模型,建立了模糊性子模型F和随机性子模型R,最终通过确定性子模型C综合评估来实现服务选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根据用户需求有效实现服务选择。  相似文献   

6.
改进了基于WebMO模型的软件规模和工作量估算方法,通过调整项目的计数规范、修正基于Web的规模预测因子、增加软件配置模块等途径,对实际的Web项目进行了迭代式估算.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在对Web软件项目的估算可靠性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周勇  鲍钰 《计算机应用》2007,27(B06):310-311
改进了基于WebMO模型的软件规模和工作量估算方法,通过调整项目的计数规范、修正基于Web的规模预测因子、增加软件配置模块等途径,对实际的Web项目进行了迭代式估算。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在对Web软件项目的估算可靠性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软件即服务(SaaS)软件生成时所面临的Web服务和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接口难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划分算法的SaaS软件生成方法。该方法采用划分算法将云计算系统中的各SaaS的功能进行划分,将各功能定义成一个节点,并定义各节点属性和计算各节点的相似度,以实现划分分类,从而提高功能搜索效率。在此基础上,根据需求变化实现功能寻址中断完成新的SaaS软件生成。最后通过在Amazon下的一个SaaS销售软件生成为例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且可行。  相似文献   

9.
产品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利用模块化的零部件快速衍生出不同产品.通过分析基于环境资源因子的产品平台模块划分方法,将绿色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提出基于环境资源属性的产品集成信息模型.通过引入环境资源因子和零部件关联矩阵,分别建立了基于环境资源因子的绿色度目标函数和基于零部件关联矩阵的聚合度目标函数;提出一种改进的免疫克隆多目标优化算法,对二进制基因对进行变异与跟踪,在克隆选择中筛选出满足环境资源属性的非支配抗体,对产品平台的模块化分问题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构建出能够量化评估产品的环境资源属性的产品平台,从而在满足客户对产品功能需求的同时提高了产品对环境的友好性.最后以采煤机为应用实例,通过与其他算法的对比以及与绿色影响程度的分析评价,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率,利用当前各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成果,提出了一个基于SOA的Web服务组合的校际间资源共享协作服务的方案。该方案立足各高校已建成业务系统,对原有功能进行Web服务封装,利用Web服务复用,通过工作流引擎驱动业务流程的模式,满足校际间逻辑业务的新需求。该协作服务模型有别于高校内部应用整合的系统集成方案,是一种松耦合的业务功能组合模式,高校内原有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不会影响校际间的逻辑业务功能的实现。该成果适用于新建业务与原有业务没有严格上下级关系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安全关键或任务关键系统中,例如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疾病诊断系统和恶意软件检测系统等.由于缺乏对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导致系统时常发生严重错误.人工智能软件系统的功能属性和非功能属性被提出以加强对人工智能软件系统的充分认识和质量保障.经调研,有大量研究者致力于功能属性的研究,但人们越来越关注于人工智能软件系统的非功能属性.为此,专注于人工智能软件系统的非功能属性,调研了138篇相关领域的论文,从属性定义、属性必要性、属性示例和常见质量保障方法几个方面对目前已有的研究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详细的总结,同时重新定义和分析了非功能属性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人工智能软件系统研究中可以用到的开源工具.最后,展望了人工智能软件系统非功能属性的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属性是一种用于描述概念和鉴别概念的特殊知识。属性名称是表示属性的专有名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后缀迭代的方法,从Web网页中获取概念的属性名称。该方法的每一次迭代分为两个阶段: (1) 从现有种子属性集中选择合适的前后缀,构造词汇-句法模式,从Web网页中提取候选属性;(2) 采用基于相似性的验证模型对候选属性进行验证,以扩充现有属性集合。该文提出了一组验证模型对候选属性进行验证,比较各个模型的优缺点,并在地域类和商业主体类概念上分别得到了平均92.9%和90.7%的准确率,以及对原有种子属性集合近100倍的扩充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可信度量中的属性权重,提出一种新的软件属性权重的分配方法。首先,对软件属性模型进行分层划分属性,引入软件属性互相影响的概念;其次,结合基于属性相互影响和属性重要性的权重分配方法,从两个层次对属性的权重进行综合预测;最后,通过实际的例子对软件属性权重进行量化的分析,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具体过程。提出的软件属性权重的分配方法是一个通用的方法,对于各种软件可信度量中的属性权重可以进行相应的分析,在可信度量中软件属性权重的确定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非功能属性决策的可信Web服务发现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eb服务注册中心为服务请求者寻找Web服务带来方便,但由于其缺少对服务非功能信息的支持,无法很好满足用户需求,最终导致服务发现可信程度不高.首先对Web服务质量、服务信誉等非功能属性进行分析,通过服务行为观测机制获取较客观的属性指标数据,利用多属性决策方法,提出一种可信的Web服务发现模型.模型能帮助服务请求者发现最优的、可信的服务.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QoS-Ontology的Web服务选择Broker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匹配是Web服务选择的重要前提.针对目前Web服务发现中过分依赖Web服务的功能性属性这一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功能性Web服务质量QoS本体的Web服务选择Broker模型.之后,介绍了用来描述用户的个人偏好QoS PPR,量化了用户模糊需求;给出了QoS值计算函数公式.最后,依据Broker模型和QoS值计算公式提出了服务选择匹配算法.  相似文献   

16.
软件非功能需求权衡代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璇  王旭  李彤  白川  康燕妮 《软件学报》2017,28(5):1247-1270
软件非功能需求的实现涉及软件质量这一重要问题,非功能需求的满足程度,直接影响软件质量的满足程度.针对一直以来对软件质量的一贯重视以及软件非功能需求权衡的重要性,借鉴微观经济学领域的生产理论、替代弹性原理和线性规划方法,提出了软件非功能需求权衡代价分析方法并开发了辅助工具.首先,对项目组前期完成的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可满足性分析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利益相关者通过协商获取非功能需求评估数据的方法,建立了非功能需求本体概念并构建本体知识库;针对实现非功能需求的策略,使用前期已完成的策略推理方法,对推理产生矛盾的策略提出权衡代价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策略实施代价,为软件开发及演化提供具有实际可操作的权衡决策依据,从更加符合产业化需要的角度解决软件非功能需求权衡问题;最后,基于可信第三方认证中心软件案例的维护及演化需要,对推理出矛盾的策略进行权衡代价分析,并给予决策建议,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Web服务的非功能属性匹配对增强Web服务发现的准确性,保证Web服务调用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Web服务的非功能属性匹配研究一般局限于某一具体的非功能属性,缺少支持各非功能属性的统一匹配方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的Web服务非功能属性的匹配方法,把Web服务非功能属性作为服务双方的策略,利用策略匹配来实现非功能属性的匹配。采用WSPL作为策略描述语言,并提出了层次化策略的概念,利用不同的发布方式对不同层次的策略进行发布,服务发现的过程与不同层次的策略匹配结合在一起。该方法支持各种非功能属性的匹配,并可以容易地和Web服务的功能性匹配方法结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Web服务发现匹配系统。  相似文献   

18.
Trusted Software's Holy Grai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I discuss what I believe is the grand challenge facing the software quality research community: the ability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in the very earliest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 techniques that will be needed to achieve desired levels of non-functional attributes such as: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fault tolerance, testability, maintainability, performance, software safety, and software security. I will further consider the associate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tradeoffs that must be made in order to: (1) achieve these desired qualities, and (2) to certify that these qualities will be exhibited when the software is deployed. And I will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satisfying a particular level of each attribute requires specific expenditures, some of these attributes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and when the environment or usage profile of the software is modified, all guarantees or claims of quality should be viewed suspiciously until additional evidence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