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导航卫星作为双站SAR辐射源的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导航卫星信号的双站SAR系统的几何模型;给出了回波信号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并确定了信号处理中的关键参数——积分时间;推导得出平飞正侧视模式下的瞬时距离历程,并讨论了瞬时距离历程泰勒级数近似展开式。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正确性,积分时间的确定和瞬时距离历程的分析为成像处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SAR的ECS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双站SAR回波模型和RD域距离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站SAR的ECS算法,推导了ECS算法的3种补偿因子,并分析了算法中距离向成像位置.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双站合成孔径雷达(SAR)中由于发射机、接收机斜视角和速度的不同导致获取图像存在几何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尺度变换的双站SAR图像几何失真校正方法.首先根据双站SAR的几何关系,详细分析了目标的斜距历程.采用等效相位中心原理,将双站SAR模型等效于单站SAR模型,结合RD成像算法,建立了几何失真校正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该数学模型,对静止二维点阵目标的成像结果进行了几何失真校正,校正结果与地面设定的场景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基于单站成像系统获取多站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重建图像的方法,称其为伪双站ISAR成像法.该方法利用电磁波的多径效应,发射一组电磁波信号可接收到多组回波数据,通过对回波进行信号处理,能够获得比常规单、双站ISAR成像更多的目标有用信息.与常规双站ISAR相比,它的设备大大简化,且避开了双站ISAR成像最难解决的同步技术问题.深入分析了伪双站ISAR成像的几何配置、成像原理、雷达成像平面和坐标变换等问题.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客观分析飞翼布局无人机在实战中的隐身效果,对飞翼布局无人机的单双站RCS,以及侧向、径向和跨站飞行三种飞行模式,从静态、动态RCS特性和单双站的最大探测距离等方面进行综合隐身能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飞翼布局无人机侧向飞行时,双站雷达探测并不一定比单站雷达优;径向飞行时,双站雷达对飞翼布局无人机的探测能力较单站雷达更优,隐身材料能显著降低被探测概率;在跨站飞行模式下,单站雷达对其尾部探测效果较好,双站雷达对双站之间的区域探测性能较好,隐身材料对雷达探测率降低效果不明显.这为改进隐身结构设计、综合隐身和优化雷达预警探测系统布局提供可靠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根据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原理,在高速信号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硬件实现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距离多普勒(RD)算法,使用Altera公司的FPGA器件实现距离(方位)压缩,并分析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给出了该系统的测试结果.利用该方法实现SAR成像,运算速度可达200MHz,取得满意成果.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小卫星SAR系统的模糊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基线情况下目标到主星的连线不可再近似为垂直于主星和小星的连线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分布式小卫星长基线情况下模糊度的计算方法.根据分布式小卫星的轨道信息以及主星、小卫星和目标的坐标关系,按照卫星的实际轨道计算出了模糊点的精确坐标,进而推导出计算主星和小卫星距离模糊度和方位模糊度的表达式,并由此对Cartwheel编队构型和Pendulum编队构型SAR系统的模糊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直观的看出随着主星到小卫星距离的减小,小卫星的距离模糊性更加接近主星SAR系统,方位模糊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距离向去调频聚束模式SAR信号的回波模型及特点,通过对聚束SAR信号的时、频域关系的分析,给出了适合去调频后的聚束SAR数据的成像算法。该算法结合了SPECAN算法高效和标准条带成像算法精确的优点,首先采用SPECAN算法对原始数据距离向去斜,其次采用距离-多普勒算法实现方位精确聚焦,与传统的距离-多普勒算法相比,成倍地降低处理的数据量,从而可实现聚束SAR的实时成像处理。对Ku波段实际飞行数据采用该算法压缩得到高分辨率的图像,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用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基地SAR距离徙动受发射和接收二维距离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取平移不变模式双基地SAR频率变标因子的新方法。该方法将距离徙动随二维距离的变化转化为随一维距离量的变化,然后通过合理的线性近似得到了不受距离参数影响的变标因子;在此基础上,将线性频率变标算法推广到了双基地SAR领域;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平飞斜视模式下双站SAR成像算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机载双站SAR平飞斜视模式下的图像聚焦精度,对SRCRD算法和ECS算法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实现流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平飞斜视模式下ECS算法性能明显优于SRCRD算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LFMCW的调频非线性问题,结合LFMCW SAR成像系统特性,分析了非线性频率偏移的影响,讨论了选择不同参考信号进行混频情况下的边带效应,提出了一种将非线性频率误差通过相位误差转化为加性噪声的等效分析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了该等效噪声对LFMCW SAR距离分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线性度对差拍频率和信噪比影响很大。该方法可为基于信号处理消除非线性误差的影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型的采用天线阵模式的机载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分析了其三维成像原理。根据前视SAR的成像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特点给出了实现前视SAR三维成像的处理流程,详细推导了前视SAR的三维分辨率。模拟了X波段前视SAR点目标回波并进行了三维成像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前视SAR系统能够实现三维成像,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对SAR卫星天线旁瓣信号侦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卫星旁瓣侦察和跟踪的目的是:为地面对SAR的干扰系统提供SAR卫星过顶的预警,引导地面干扰天线对准SAR卫星,提高干扰系统的效能。针对SAR卫星天线的工作特点,重点研究了SAR卫星天线旁瓣增益变化的范围及趋势,推导了对SAR卫星旁瓣进行侦察的侦察方程;建立了SAR卫星过顶的场景模型,仿真分析中利用了真实SAR卫星的天线参数及轨道参数,计算了天线跟踪角速度、SAR卫星在侦察天线处的功率密度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析了对SAR卫星旁瓣信号进行侦察跟踪的若干问题,为地面侦察跟踪系统各指标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oINTRoDUCTIoNSpaceborneSARsystemsaredevelopingveryfastintermsoftechnologyandapplicationandthefeasibilityofspaceborneSARhasalreadybeendemonstratedbySeasat,ShuttleImagingRadars,ERS-l,-2andRadarsat,etc[lf'].However,asanimpor-tantremotesensingtool,SARneedsfurtherresearch,andsystemdesignersneedtomorecomprehensivelyunderstandallaspectsaffect-ingSARsystemandimage,andthismakesitnecessarytodevelopamode1forsimulationofrawsignal.Mainly,twomodelshavebeenused,andoneisSARSlMI5loperatingonpulse…  相似文献   

15.
Circular scanning SAR(CSSAR) is a new mode for fast large area SAR imaging by increasing the azimuth scanning speed. The squint CSSAR possesse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ide-looking CSSAR does not have due to its unique observing direction. However, the available signal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imaging method for side-looking CSSAR become questionable when applied to the squint CSSAR.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echo range model and analyzes several parameters such as azimuth scanning speed, Doppler characteristics and azimuth re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moving feature of squint CSSAR. Furthermor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quint CSSAR and the classical stripmap mode is revealed. The range approximation model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imaging method is analyzed.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conclusions and the imag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6.
INS/SAR组合系统对捷联惯性元件的要求及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惯性系统(INS)/合成孔径雷达(SAR)组合导航系统中导航误差的修正、雷达信号相位的调整及合成孔径雷达对捷联惯性元件误差的要求等问题,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7.
SAR二维间歇采样转发散射波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二维间歇采样转发散射波干扰方法:即干扰机接收到SAR发射的信号,在距离向和方位向上二维间歇采样后发射到地面,散射后被SAR系统接收。该方法将SAR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同散射波干扰相结合,利用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实现多假目标干扰,再通过散射波干扰使干扰回波携带真实的散射信息,兼具二维间歇采样干扰和散射波干扰的优点。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GPS信号的双基地SAR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导航信号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在星载一机载双基地配置情况下,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信号作为照射源,机载接收机接收点目标回波,通过距离向和方位向的压缩处理进行点目标成像。不同于线性调频信号,导航信号是扩频信号。研究了该信号的距离压缩方法,并给出一种方位压缩的实用方法,较好地达到方位压缩效果:利用Matlab工具进行了多点目标回波和成像算法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导航信号可以构成双基地SAR成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