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应力波卿接设备研制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增强  佘公藩 《机械设计》1998,15(3):13-14,26
本文分析了飞机制造对应力波铆接技术的需求和我国应力波铆接设备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研制新型应力铆接设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解雇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飞机制造对应力波铆接技术的需求和我国应力波铆接设备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研制新型应力波铆接设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PLC的电磁铆接设备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主要控制元件,设计了电磁铆接设备的控制系统,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控制方式及系统的软硬件构成.该系统已在新研制的电压电磁铆接设备中得到应用.实践证明,控制系统使用方便、工作稳定,可以满足铆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设计出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的电磁铆接设备控制系统。系统具有电压实时补充功能,能够实现过流、过压、过充等保护,解决了现有铆接设备安全可靠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摆辗铆接     
摆辗铆接工艺是一种省力、无震动。无冲击的铆接方法。本文综述了摆辗铆接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着重分析了多头钻床式摆辗铆接机结构及设计原理,全面评价了两类摆铆机的优缺点,并比较了摆铆和传统铆接质量、效率、冲击性及生产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铆接自动化系统(机器人)的构成、功能及其研究开发意义,提出了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对设计出的铆接自动化系统供料装置、上下料装置、铆接装置、分度装置进行了设计分析,论述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型应力波铆接设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合金结构、复合材料结构的大量应用将导致大量钛合金、高温合金和不锈钢等紧固件的采用。但由于复合材料性能的限制及结构长寿命的要求,限制了热铆方法。另外,在新型飞机结构中,大直径铆钉采用的愈来愈多。而由于结构开敞性的限制,大功率压铆机许多情况下无法工作,这时只能采用手铆。大直径铆钉的手工铆接存在许多问题,工人对其铆接噪声、后座力等已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而这些是普通铆接方法无法解决的。国外的经验表明,应力波铆接方法的应用将是解决这些铆接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1][2]。应力波铆接技术已在F14、A330/340等飞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自穿孔铆接技术的原理,并从铆接设备、工艺参数、数值模拟和接头质量等四个方面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自穿孔铆接技术的研究情况,提出了自穿孔铆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研制充电速度快且能满足工程应用的电磁铆接设备。基于恒流充电对电磁铆接设备充电系统进行数值分析、仿真和铆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恒流源,设定充电电流8A对8个电容以每两个串联后再并联充电到800V,充电时间仅需4.09s,相比传统8个电容全部并联恒压充电到400V,时间缩短近1/2,电容间电压偏差小于5%,能实现?8mm1040铝铆钉的铆接,说明恒流充电可大幅提升设备充电速度且能满足小尺寸铆钉的铆接。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铆接是连接金属构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铰链及其它一些构件的活动连接,只能使用铆接方法。但传统的冲击式铆接方法有着设备笨重、铆接中震动及噪音大、劳动环境恶劣、铆接质量差等缺点。而采用摆辗铆接新工艺就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改善工作环境,提高  相似文献   

11.
范永福 《机电技术》2014,(1):23-26,33
铆接作为一种机械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汽车车架总成制造。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因为铆接工艺参数设定不够合理、工艺装备失效、设备精度不达标、铆接操作不正确以及铆钉自身缺陷等原因,造成许多铆接缺陷。车架总成属于关键件,它的铆接质量不容忽视。所以采取合适的工艺手段,尽量避免铆接缺陷的产生,对车架的生产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文中结合海西汽车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车架铆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以保证车架铆接质量。  相似文献   

12.
应用DEFORM软件对铝合金板料摆碾铆接和传统直压铆接两种工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摆碾铆接工艺过程中应力应变和行程载荷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对两种铆接方式分别进行了接头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行程下达到相同的成形效果时,摆碾铆接需要的载荷要远小于传统直压铆接需要的载荷;摆碾铆接接头的抗撕裂、抗剥离能力优于直压铆接,但抗剪切能力比直压铆接接头弱。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电磁铆接设备的工业化控制,设计了基于西门子C7-636的电磁铆接设备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硬件结构以及软件实现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充电原理以及人机界面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系统界面友好,有很好的电磁兼容性,解决了短时间充到额定电压的难题,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铆接夹具的构成、原理、设计思路及设计流程进行了阐述。在充分对其原理进行分析后,结合本人设计的车架厂6700新铆接夹具为例,分析并介绍了一般铆接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其中重点分析了设计中如何对多种不同车架而进行的夹紧定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电磁铆接设备的工业化控制,设计了基于西门子C7-636的电磁铆接设备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硬件结构以及软件实现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充电原理以及人机界面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系统界面友好,有很好的电磁兼容性,解决了短时间充到额定电压的难题,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座椅在铆接过程中为解决其铆接变形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通过实际应用得到了一个综合的比较理想的效果,这在直升机及其它项目中对减少铆接变形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公司许多产品采用半圆头空(?)钉进行铆接,由于铆接工具过于简单,常常造成铆接失效。拆除铆钉及补铆耗费大量工时并影响产品质量。本人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了一套铆接工具,取得了良好效果。 1.铆接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1)铆钉放置歪斜,铆头下压时不能对准铆钉孔而压偏(见图1)。由于铆钉孔深有限,不能加长铆头的导向部分,以引导及纠正铆钉位置。常用的气动压机及冲床,工作时都是压头快速下行,无法实现低速下行到铆钉对中后再加压铆合,致使铆钉压偏而损坏。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气动压力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生产的气动铆接设备虽能够满足一般场合的使用要求,但存在精度低、输出力小、刚性差等缺陷。作者设计了一种新型气动铆接压力机构,具有工作精度高、输出力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等一系列优点,可以作为自动化铆接装配专机的标准机构,提高机器性能、简化机器设计制造、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9.
沈波 《中国机械》2014,(21):121-123
本文针对车身轻量化新材料发展趋势,介绍自冲铆接和旋转攻丝铆接两种新兴的白车身连接工艺,重点分析了新工艺的特点,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前企业在铆接大型轴承实体保持架的过程中由于采用手动铆接技术使得铆接过程经常出现毛刺、对中性差等问题,导致合格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找正铆钉功能的新型双头卧式摆碾铆接机。分析了铆接机的工作流程并依据铆钉参数进行了铆接力及动力头参数计算,其中铆钉最大直径为准10mm,最小铆接力大小为F_(min)=11643N。对电机受力进行了计算及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电机支架在铆接力最大应力为σ_(max)=10.895MPa,最大形变量为δ_(max)=0.0408MPa。设备的机械强度设计满足生产要求,机架设计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