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ET材料的功能化和高性能化日益受到重视,生物加工是进行聚酯功能化改性及环保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用于PET生物加工的两种方式的特性及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3种不同形态的PET进行生物水解表面改性修饰的过程,以及PET的物理特征、结构和水解产物等对其表面改性修饰能力的影响,最后对聚酯生物加工处理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纳米纤维素的疏水性及分散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纤维素以其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结晶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性质在纳米复合材料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易于团聚、亲水性极强的特点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提高纳米纤维素疏水性以及在水和大部分有机溶剂中分散性的方法、各方法的反应原理以及研究进展,如表面吸附改性、酯化改性、偶联剂改性和接枝共聚改性来提高其疏水性;表面吸附改性、阳离子改性、TEMPO氧化体系改性、乙酰化改性、偶联剂改性和接枝共聚改性来改善其分散性。同时也展望了纳米纤维素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紫外接枝技术将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接枝到熔喷聚丙烯(MBPP)非织造材料中,提高材料亲油性;对涤纶(PET)针刺非织造材料表面浸轧无氟拒水剂NT-X018,使材料表面更加疏水亲油;采用热压黏合法,将改性MBPP非织造材料和拒水PET针刺非织造材料复合,制备改性MBPP/拒水PET复合吸油材料,以改善MBPP非织造材料力学性能较差的现状。分别采用正交试验确定紫外接枝改性MBPP非织造材料及PET针刺非织造材料拒水整理的最佳工艺,并将MBPP非织造材料、改性MBPP非织造材料、PET针刺非织造材料与改性MBPP/拒水PET复合吸油材料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改性MBPP/拒水PET复合吸油材料吸附率与保油率、重复使用性能及力学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丝素蛋白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在组织工程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外对丝素蛋白生物医学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得到了很大发展,制备结构和性能可调控的丝素蛋白材料以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已经逐步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对丝素蛋白材料进行化学交联改性是调节材料结构性能的重要方法。本文对丝素蛋白材料交联改性所使用的交联剂进行了概括,并就交联改性丝素蛋白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医学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丝素蛋白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材料方面具有应用前景。近年来,有关丝素蛋白改性的研究表明,改性可以提高丝素蛋白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等理化性质,改变丝素蛋白材料对药物的释放速度,赋予丝素蛋白材料抗血凝性、对细胞生长的调控性等性能,增强其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实用性。文章简要概述了丝素蛋白材料在这些方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运用等离子处理来改善非织造材料表面性能的新方法。采用聚酯(PET)非织造材料作为处理基材,通过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非织造材料进行微观结构的观察,得到PET非织造材料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在处理前后发生变化的结果,进而说明了等离子改性在非织造材料表面的改性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木质素羟基化改性及其在聚氨酯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业木质素主要来源于制浆和纤维素乙醇生物精炼的副产物,产量巨大;且木质素具有替代多元醇合成聚氨酯材料的应用潜力。对木质素进行羟基化改性,可以控制木质素分子质量和增加羟基含量,从而提高木质素的反应活性和在合成体系中的相容性,减少木质素在聚氨酯中的聚集,增加聚氨酯材料的微观均匀性,从而增强聚氨酯材料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可能赋予聚氨酯抗紫外、吸油、可降解等性能。本文对木质素基本理化性质进行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木质素羟基化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木质素基聚氨酯合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高分子材料 ,可获得持久的表面改性 ,可提高材料的粘附性、吸湿性、导电性、染色性和生物相容性等。通过对低温等离子体的功能、特性及作用机理的分析 ,结合制革化学与化工的基本原理 ,着重探讨了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制革重要的鞣制、染色、涂饰整理工序中的开发应用 ,提出了低温等离子技术在清洁化制革化工过程中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胶原蛋白及其与高聚物形成的复合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复合型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情况。研究表明,该材料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因而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应用于软组织替代物、药物释放系统、组织引导再生、组织工程等方面。对它的研究前景作了探索性思考,并提出以临床应用为研究导向。简述了我国胶原蛋白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丝素蛋白是天然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在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应用于缝合线、人造皮肤、人造血管抗凝血材料、药物释放及生物传感器等医学应用领域,这里主要介绍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聚酯纤维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合成纤维,然而其某些性能影响了它的应用.表面改性是改善聚酯纤维性能的重要方法.文章介绍了酶对聚酯纤维处理的效果及机理.聚酯纤维经酶处理后,形态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均发生明显变化,亲水性及吸湿性提高,染色性能改善,导电性能增加.  相似文献   

12.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服用性能最突出的纤维,蛋清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蛋清蛋白接枝到涤纶织物上可以开发出服用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又好的复合面料。以聚乙烯醇缩水甘油醚(PVAGE)为交联剂,研究了在涤纶织物表面接枝蛋清蛋白的工艺及接枝率对服用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法得出接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VAGE浓度1.89%,接枝温度100℃,时间30 min。接枝后涤纶的回潮率有大幅增加,抗静电性能大幅提高,折皱弹性回复性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导电高聚物聚吡咯在涤纶长丝表面的黏附牢度,采用亚真空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涤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再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涤纶复合导电纱线,考察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聚吡咯/涤纶复合导电纱线导电性能和耐久性变化。结果表明:利用亚真空等离子体处理产生的高能活性粒子在涤纶表面轰击产生微小凹坑,可有效增加涤纶表面粗糙度,但对涤纶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该处理方式改善了聚吡咯薄膜的连续性、均匀度以及其与涤纶纱线基材的黏附牢度;复合导电纱线的导电性和耐久性均得到明显提高,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复合导电纱线电导率分别为0.67 和1.16 S/cm。  相似文献   

14.
涤纶具有突出的服用性能,丝胶蛋白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因此结合涤纶与丝胶蛋白可望得到服用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都良好的高功能复合面料。本文研究了在涤纶表面层半镶嵌蔗糖脂肪酸酯赋予其可反应基团,并通过交联剂,制备了涤纶/丝胶蛋白复合面料。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半镶嵌后涤纶表面明显覆盖了一层化合物,接枝后表面覆盖层更厚;红外光谱显示,丝胶蛋白接枝在涤纶上;DSC分析表明复合面料热稳定性增加;X射线衍射表明镶嵌后涤纶结晶度有所下降,但用醋酸处理后结晶度略有上升。服用性能测试表明:丝胶蛋白牢固的接枝在涤纶表面;织物吸湿性、抗静电性明显改善,折皱弹性保持良好,并通过柔软剂处理保持良好的柔软度。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PET瓶与玻璃瓶各项性能的对比.认为PET瓶目前推广虽仍有阻力.但其未来前景十分看好。PET瓶的安全性是其最大的竞争亮点,随着中国聚酯产能的提升,届时会相应降低PET瓶的制造成本;国内PET瓶生产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实力的增强,定会在提高PET瓶性能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和价格,PET瓶难以循环使用的难题也会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引发PET接枝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丙烯酸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对聚酯膜进行接枝改性,并通过依次改变丙烯酸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气体压力、功率和时间三因素优化出了处理聚酯膜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此工艺条件对涤纶织物进行了水洗效果测试,同时用红外谱图和电镜照片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丙烯酸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对聚酯膜有刻蚀作用,处理后可将丙烯酸接枝到聚酯膜上,证明将丙烯酸气体的微波低温等离子体直接作用于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添加碳纳米管聚酯母粒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经表面改性后,与聚酯粉体共混造粒、挤出。应用近代测试方法对母粒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给出了碳纳米管的含量与导电性能及可纺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涤纶表面亲水改性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涤纶亲水改性的原理和存在问题,结合目前常用的亲水改性方法,介绍了用于涤纶表面亲水改性的几个方面:主要包括表面形态结构改性、表面接枝改性和亲水整理剂的涂覆整理。着重介绍了表面接枝改性方法,尤其是辐射接枝改性,分析了辐照诱导接枝的机理和改善涤纶辐射接枝率的措施。基于对这些改性方法优缺点的分析,指出了目前涤纶表面亲水改性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认为理想的涤纶亲水改性方法应该具有不损害其原有的优良性能、耐久性好、经济效益高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纳米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大、良好稳定性、特殊的结构、易于修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重金属离子检测领域。文章重点综述了碳纳米管、石墨烯、碳量子点、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等纳米材料在食品中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展望了纳米材料在食品中重金属离子检测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