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壳聚糖纺丝原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纺丝原液中壳聚糖浓度、溶剂浓度对粘度、PH值的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纺丝原液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2.
木瓜蛋白酶降解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法和线性回归法对木瓜蛋白酶降解壳聚糖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脱乙酰度、酶用量、pH值、温度4个因素对壳聚糖降解产物粘度的影响,从而获得降解2g壳聚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脱乙酰度为66%、0.002g/mL木瓜蛋白酶为20mL、pH值4.8和温度67℃。  相似文献   

3.
微波条件下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彦  曾庆孝  林珣  龙佳 《化学世界》2003,44(10):543-546,513
研究了微波处理条件下,甲壳素脱乙酰反应条件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甲壳素颗粒大小选择为0.18~0.3mm(过60~80目筛)较利于反应。在料液比小于1∶12(质量∶体积)时,壳聚糖脱乙酰度几乎不变,粘度逐渐增大,之后脱乙酰度随料液比的增大而下降。脱乙酰度随碱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微波处理时间的延长,脱乙酰度上升、特性粘度下降。微波功率越高,相同时间下,产品的脱乙酰度越高。经正交试验得出:粒度为0.18~0.3mm的甲壳素原料,按料液比1∶12(质量∶体积)加入浓度为50%(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在微波功率320W下处理21min,所得产品的脱乙酰度可达85.65%,特性粘度为394.07mL/g,灰分为0.05%。  相似文献   

4.
脂肪酶降解壳聚糖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如  黄明智 《化学世界》2002,43(9):472-475
用还原糖法研究了脂肪酶降解壳聚糖过程中一系列反应条件包括温度、p H值、时间、酶浓度、底物浓度对降解速度的影响 ,比较合适的降解条件是 :最适宜温度 5 5°C,最适宜 p H值 5 .0 ,适当增大酶浓度和底物浓度能够加速壳聚糖的降解 ,而且脂肪酶降解壳聚糖的反应不遵循简单的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5.
以醋酸(HAc)为溶剂溶解原料壳聚糖(黏均分子量117万),流延烘干,经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干燥制得壳聚糖膜。详细考察了HAc浓度、原料浓度、NaOH浓度、碱液浸泡时间、增塑剂用量等因素对膜拉伸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HAc浓度3%,原料浓度1.5%,NaOH浓度6%,碱液浸泡时间3 h,甘油加入量8%。在此条件下,壳聚糖膜的拉伸强度为88.74 MPa,断裂伸长率14.3%。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溶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丽  王萍 《化工时刊》2006,20(6):34-36
测定了溶液粘度随壳聚糖浓度、存放时间、温度、搅拌时间及溶液pH值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溶液粘度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存放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溶液酸性增强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冯冰凌 《广东化工》1999,26(4):27-29
分别研究了醋酸水溶液中醋酸的浓度以及壳降糖浓度对壳聚糖醋酸溶液粘度的稳定性的影响,并讨论了壳聚糖溶液的降解对壳聚糖超滤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超声波辅助木瓜蛋白酶降解壳聚糖的方法,研究了酶底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液pH值对壳聚糖降解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木瓜蛋白酶降解壳聚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20W,反应温度70℃,pH值5,降解时间30 min,酶底比1%。  相似文献   

9.
在简单均相体系下,研究了壳聚糖及双胍基苯甲酰壳聚糖在双氧水中的降解特性。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了降解过程中壳聚糖及双胍基苯甲酰壳聚糖的分子量变化,讨论了该体系下双胍基苯甲酰低聚壳聚糖及双胍基苯甲酰壳聚糖的胍基化取代度的变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低分子量双胍基苯甲酰壳聚糖结构。结果表明,在降解反应温度为65℃、H2O2质量百分浓度为3.0%、盐酸浓度为1.0%时,反应时间的延长会导致低聚壳聚糖或对双胍基苯甲酰壳聚糖低分子化产物相对分子量的逐渐降低,胍基化取代度也随之降低;红外光谱表明,采用该降解体系制备的降解产物主链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芬顿试剂能够有效地降解壳聚糖,反应介质的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Fe~(2 )浓度及H_2O_2浓度等实验因素对芬顿试剂氧化降解壳聚糖的效果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中以反应介质的pH值和H_2O_2浓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为最大。在pH值为3~5时芬顿试剂降解壳聚糖的活性最高。适当增大H_2O_2的用量可以增大壳聚糖的降解程度,但当其用量增大至一定程度后,壳聚糖降解产物分子量的下降趋势明显变缓。合理的芬顿试剂降解壳聚糖的实验条件为:介质pH值为3~5;温度为室温;时间为60~90min;壳聚糖:H_2O_2:Fe~(2 )=240:12~24:1~2(摩尔比)。  相似文献   

11.
不脱蛋白质壳聚糖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 -近似最优设计法系统地研究了NaOH质量分数、碱处理时间及碱处理温度这三个主要因素对制备壳聚糖的影响 :当碱液质量分数增加时 ,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增加 ,但其速度却在减小 ,当碱液质量分数达到 40 %时 ,脱乙酰度出现峰值 ,约为 90 % ,而后增加碱液质量分数时 ,脱乙酰度反而下降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其脱乙酰度几乎线性递增 ,当温度达到 2 0 0℃附近时 ,曲线趋于平直并且脱乙酰度达到最大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 ,脱乙酰度开始呈线性增加 ,当反应时间超过 5 0min后 ,脱乙酰度有下降趋势 ;在一定碱液质量分数 (4 0 % )条件下 ,脱乙酰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 ,若需获得较高质量的壳聚糖 ,必须提高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12.
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蟹壳甲壳素的脱乙酰反应过程 ,探讨了影响脱乙酰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反应温度、碱液含量和反应时间 )与产物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特性粘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制得高脱乙酰度和高粘度的最佳反应条件 :反应时间为 8h,反应温度为 65℃ ,碱液的质量分数为 47%。采用氮气保护与间歇法进行脱乙酰化反应有利于提高产物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抑制分子链降解。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常压和加压条件下碱液浓度和反应时间对壳聚糖性能的影响。与传统工艺相比,在不改变壳聚糖化学结构、晶型结构的条件下,压力浸渍法反应时间由6 h降到1 h,耗碱量降低了65%。结果表明,压力浸渍法可得到更高脱乙酰度和更高分子量的壳聚糖产品。  相似文献   

14.
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国枝 《应用化工》2004,33(5):29-30
以壳聚糖为原料,利用H2O2 NaClO在醋酸溶液中进行氧化降解反应,制备了水溶性壳聚糖。考察了H2O2和NaClO的浓度对壳聚糖降解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降解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h,H2O2和NaClO的浓度分别为5%和6%。利用红外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红螯螯虾壳制备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红螯螯虾壳为原料提取甲壳素,得到白色片状产品,收率为18%。甲壳素通过脱乙酰化制备壳聚糖,脱乙酰度可达83%。考察了浸酸时间、浸酸温度和NaOH浓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红螯螯虾壳制备壳聚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以壳聚糖(Chitosan,CTS)为原料进行改性制备成水溶性更为优良的多羟基壳聚糖。首先利用α-氯甘油醇与NaOH反应生成醚化剂——缩水甘油(glycidol)。再用异丙醇溶液为反应体系,对壳聚糖进行碱化、醚化、中和以及提纯处理,得到了二羟丙基壳聚糖。最佳反应条件为:壳聚糖2 g,NaOH 30%~40%,缩水甘油15 mL,温度60℃,反应时间8 h。  相似文献   

17.
在微波辐照下,采用NaNO2氧化降解壳聚糖,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NaNO2用量等不同条件对壳聚糖解速率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能明显促进壳聚糖的降解,适当增加NaNO2用量和提高反应温度均能加快壳聚糖的氧化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8.
The kinetics of chitosan degradation by an electrochemical process was studied in this work. The order of degradation reaction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dependence of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 on initial chitosan concentration. For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chitosan, the apparent rate constant varied inversely with initial chitosan concentr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degradation reaction was zeroth-order in chitosan concentration. The influence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 increased with current density, acetic acid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degradation rate was modeled using the Arrhenius equation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determined to be 14.16 kJ/mol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examined. The variation of sodium acetate concentrations had a negligible influence on degradation rate of chitosan.  相似文献   

19.
刘晓  田颖  周晓慧  范丹丹  刘宗宇 《化工学报》2017,68(4):1646-1651
采用零价铝(ZVAl)在碱性条件下直接还原吡虫啉,考察了NaOH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对吡虫啉降解的影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加入过量ZVAl和NaOH的水溶液中,吡虫啉的降解率随NaOH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反应时间的增长和温度的升高,吡虫啉的降解率增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检测,结果表明吡虫啉的可能降解产物为1-(6-氯吡啶-3-甲基(-2-亚硝基亚氨基吡咯烷、1-(6-氯-3-吡啶甲基(-2-咪唑、2-氯-5-乙基吡啶和2-氯-5-甲基吡啶,并对产物的降解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