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对高得率制浆废水的来源和特性进行了论述,对适用于处理高得率制浆废水的常用方法,如膜分离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等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做了比较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刘建杰  丁文慧 《黑龙江造纸》2010,38(1):16-18,24
概括了高得率制浆废水的污染和特性,介绍了常用于处理高得率制浆废水的几种方法和技术,并简单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CTMP、APMP木浆废水鱼类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用多种速生材、多种工艺高得率浆废水进行鱼类急性毒性实验,评估了CTMP和APMP高得率浆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给出了种种高得率浆废水的安全排放浓度,为高得率制浆废水排放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IC厌氧反应技术应用于制浆废水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延龄 《国际造纸》2003,22(4):45-48
IC厌氧反应技术是在UASB厌氧反应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的带有内循要的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它具有容积负荷高、去除率高、各种水质适应性强、占地少、能耗低、运行费用少、启动快、操作简单、可实现自动化控制等特点。该技术在国内外已成功用于制浆废水的处理。本文根据造纸企业制浆废水的不同特点和IC厌氧技术原理,阐明该技术如何应用于制浆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王懿鹏 《中华纸业》2023,(Z2):98-100
制浆造纸废水因其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一般的生化法难以进行有效处理,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为制浆造纸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阐述了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分析了不同膜分离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其在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甲醛在高得率制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陈嘉翔 《中国造纸》1990,9(4):43-49
本文研究了甲醛在桉木高得率制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对桉木木片进行碱性亚硫酸钠化学预处理时,添加甲醛有一定效果,而且甲醛加入的次序不同所得结果也不同。甲醛与碱性亚硫酸钠同时加入,制浆得率比通常仅用碱性亚硫酸钠处理稍有下降,且浆中磺酸基含量没有增加,使纸浆强度提高不明显,但白度增加很多:先甲醛处理随后进行碱性亚硫酸钠蒸煮,浆料得率提高明显,且浆的手感较软,颜色也较浅;而先碱性亚硫酸钠蒸煮后进行甲醛处理,浆料得率提高不多,浆的手感和颜色反而比单独使用碱性亚硫酸钠的差,研究还发现,甲醛预处理后不经洗涤直接进行亚硫酸钠蒸煮有利于提高得率;甲醛预处理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比在碱性条件对得率稍有利些,但酸性条件下处理所得浆颜色较深,手感较硬,对制浆造纸不利。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高得率浆厂用水量及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有9家工厂生产商品高得率浆,主要以阔叶木和云杉为原料生产BCTMP,总产能约为220万t/a.这些工厂的用水量相当低,其中有2家工厂实现零排放.工厂所排放的废水中抽出物及化学需氧量浓度均较高,难于生物处理,这为各种生化处理法都带来困难,其中包括活性污泥处理法、厌氧处理法以及最新的生物膜活性污泥法.文章综述了高得率制浆废水的特性及其生物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高得率制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高得率制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包括高得率纸浆的发展动向及展望,二次纤维的回收利用率。并提出了我国发展高得率制浆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杜煜  张安龙 《西南造纸》2002,31(5):21-24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可应用于制浆废液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可应用于制浆废液的浓缩,及其主要成分的分离,漂白废水,脱墨废水,涂布废水,纸机白水等的处理。利用膜分离技术对解决污染问题,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得率木浆工艺已成为国际造纸工业技术发展的主流,其对天然纤维的利用率几乎是化学浆的两倍,污染排放量仅为化学浆厂的1/3~1/6,工厂投资前者比后者节省一半。在造纸行业面临原料短缺、污染严重的今天,高得率浆已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优势,将成为我国造纸工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高得率浆工艺废水排放少,污染负荷相对高,用厌氧消化是适宜的处理方法。厌氧消化是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生物气是其最终产物,生物气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本文设计了一种筒型试验方法,试图研究废水厌氧处理时间和产气速率的关系,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梯级混凝+生物活性炭(BAC)"组合工艺处理棉秆高得率制浆造纸废水二沉池出水,并对该工艺进行了最佳条件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梯级混凝段,在最佳投药量的基础上,一级混凝对二沉池出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30%和28%。二级混凝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0%和70%;生物活性炭段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0%和70%。该联合工艺对棉秆高得率制浆造纸废水二沉池出水的处理有效可行,完全满足棉秆制浆造纸回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综述了制浆造纸中段废水污染的现状和发展,介绍了目前在国内中段废水处理的工艺,指出目前中段废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目前中段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对于造纸中段废水的深度处理,单一的处理方法均存在其应用局限性,只有通过不同方法的联合,优势互补,才能做到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统一,为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新工艺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悬浮填料生物膜-MBR系统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悬浮填料生物膜-MBR系统处理制浆中段废水,并与好氧活性污泥系统进行了对比。驯化过程中,尤其是制浆中段废水所占比例较高时,悬浮填料生物膜-MBR的处理效果和污泥理化特性均明显优于好氧活性污泥系统。驯化结束时悬浮填料生物膜-MBR系统COD_(Cr)去除率高达90.6%,悬浮液固形物浓度(MLSS)达到3876 mg/L,污泥体积指数(SVI)为60.3 m L/g,而好氧活性污泥系统COD_(Cr)去除率为82.4%,MLSS为3135 mg/L,SVI为70.3 m L/g。对出水的紫外扫描结果表明,悬浮填料生物膜-MBR系统对200~300 nm波长处特征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好氧活性污泥系统。  相似文献   

14.
谢澄  陈中豪 《国际造纸》2001,20(3):54-57
介绍了造纸工业漂白工段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以及解决此问题的两个途径,即研究应用无或少污染制浆漂白技术及研究应用漂白废水净化治理技术。本部分主要简述了目前无或少污染制浆漂白技术研究的进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废纸造纸废水的污染物特性,研究了高效废水净化器的水力结构特点及其在废纸造纸工厂废水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曝气生物滤池在制浆造纸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造纸废水、硫酸盐浆废水及TMP废水为例,阐述了国外运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各类制浆造纸废水的工艺情况,并对其在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面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麦草浆黑液治理及其中段废水达标排放技术的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林乔元 《中国造纸》1999,18(1):50-55
对目前已形成生产型处理设施、并有系统运行数据的麦草浆黑液治理技术及其中段废水达标排放技术,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及优化分析,得出传统碱回收是优选的治理方法,对中段废水BOD5达标排放处理技术生物法优于物化法。  相似文献   

18.
中段废水深度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金梅 《中华纸业》2007,28(5):70-72
利用新型废水处理流程对制浆造纸中段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电化学催化氧化脱色物化处理、固定化微生物BAF和生物活性炭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流程,能够实现制浆造纸中段废水的深度处理。采用该流程能够将COD含量为277~343mg/L、色度约为250倍的废水处理至COD含量40mg/L以下、同时色度稳定在10倍以内。且该流程废水处理时间较短、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规混凝剂对木浆(A厂)和竹浆(B厂)生化处理前后的中段废水进行了混凝脱色处理。研究表明,PAC和PAM可以降低制浆中段废水的色度和CODCr;B厂竹浆中段废水的混凝脱色处理效果优于A厂木浆中段废水,但B厂CODCr去除效果不如A厂好;生化处理后A厂中段废水的混凝脱色率优于生化处理前,B厂中段废水经生化处理和混凝后,色度由431 C.U.降至220 C.U.。  相似文献   

20.
利用构建的优势降解菌群强化好氧颗粒污泥,提高制浆造纸废水的降解效果,在厌氧处理的基础上,原始好氧污泥处理后,废水COD由629 mg/L降至203mg/L,废水色度由118 C.U.降至91 C.U.;而强化好氧污泥处理后,废水COD由629mg/L降至146mg/L,废水色度由118 C.U降至72 C.U.。并研究了好氧处理阶段的微生物过程反应动力学以及制浆废水COD降解动力学,建立了该处理阶段废水COD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