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采用自合成大比表面三维有序介孔分子筛MCM-48(≈1400 m2/g)为载体,其上负载Pt,获得负载型Pt/MCM-48,应用于甲苯催化燃烧,与微孔分子筛Silicalite-2、介孔分子筛材料SBA-15和MCM-41以及商用SiO2等硅基载体相比,展示出优异的低温催化氧化性能。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Pt负载量对负载型Pt/MCM-48催化燃烧甲苯性能的影响,筛选出的1%(质量分数)理论负载量的催化剂具备最佳催化氧化性能。对等体积浸渍法、原位合成法、甲醇法、乙二醇法等不同引入方式的考察发现,等体积浸渍法与原位合成法向载体上引入Pt的实际负载量接近于理论添加量,相比之下,甲醇法、乙二醇法等溶剂法获得Pt实际负载量远低于理论负载量。转化频率(turnover frequency, TOF)计算结果表明,甲醇法获得的Pt/MCM-48中Pt转化效率以及Pt原子利用率最高。BET,XPS,STEM以及H2-TPR等表征充分证明,MCM-48超大的比表面为Pt的分散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助于获得高比例Pt0;有...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合成大比表面三维有序介孔分子筛MCM-48(≈1400 m^(2)/g)为载体,其上负载Pt,获得负载型Pt/MCM-48,应用于甲苯催化燃烧,与微孔分子筛Silicalite-2、介孔分子筛材料SBA-15和MCM-41以及商用SiO_(2)等硅基载体相比,展示出优异的低温催化氧化性能。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Pt负载量对负载型Pt/MCM-48催化燃烧甲苯性能的影响,筛选出的1%(质量分数)理论负载量的催化剂具备最佳催化氧化性能。对等体积浸渍法、原位合成法、甲醇法、乙二醇法等不同引入方式的考察发现,等体积浸渍法与原位合成法向载体上引入Pt的实际负载量接近于理论添加量,相比之下,甲醇法、乙二醇法等溶剂法获得Pt实际负载量远低于理论负载量。转化频率(turnover frequency, TOF)计算结果表明,甲醇法获得的Pt/MCM-48中Pt转化效率以及Pt原子利用率最高。BET,XPS,STEM以及H_(2)-TPR等表征充分证明,MCM-48超大的比表面为Pt的分散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助于获得高比例Pt^(0);有序的三维介孔结构则大大提高活性位点的可接近性,并减小甲苯分子的扩散阻力,因此呈现出优异的催化氧化甲苯性能。此外,GC-MS研究表明甲苯在Pt/MCM-48上首先转化为醛/酚/酸类中间产物,最终实现深度催化氧化成为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3.
与单金属原子催化剂相比,双金属原子催化剂可以打破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能和协同效应的比例关系,在燃料电池相关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本文阐述了用于电催化反应的PdAu双金属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以及PdAu双金属催化剂的不同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并综述了PdAu双金属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相关反应(包括氧还原反应、甲醇氧化反应、乙醇氧化反应和甲酸氧化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PdAu双金属催化剂存在的不足并对在燃料电池中高效利用的未来方向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4.
王银柱  熊国宣  张志宾  雷亮 《材料导报》2012,26(1):71-74,78
噻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阐述了噻唑类化合物各种合成方法,有Hantzsch合成法、高碘试剂合成法、异硫氰酸酯合成法、固相树脂合成法、二羰基化合物合成法、芳醛与胺缩合氧化法、负载试剂合成法等,并指出了其中一些合成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噻唑化合物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三元层状化合物Ti3SiC2的结构、各种性能特征及其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CVD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摘要和热压烧结成型法等。论述了三元层状Ti3SiC2材料的抗高温氧化及氧化动力学规律,以及在高温熔盐体系下的腐蚀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甲醇作为一种替代碳源,与现有发酵原料相比,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还原性高等优势。因此,研究甲醇生物转化技术,发展基于甲醇的生物制造产业,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甲醇氧化生成甲醛是甲醇生物转化的第一步,也是限速步骤。提高甲醇氧化速度,同时避免高毒性中间物甲醛的积累,是提高甲醇生物转化速度的关键。近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郑平研究员带领的系统与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和孙际宾研究员带领  相似文献   

7.
用阴离子聚合法原住一步合成了PS/MoS2插层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及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oS2经聚苯乙烯插层后,层间距扩大了0.672nm,形成的是插层型复合材料。通过XPS对一步法和两步法(剥层重堆法)制备的插层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的PS/MoS2插层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不同,前者主要是MoS2中的Mo^4 氧化为Mo^6 ,后者主要是MoS2中的S^2-氧化为S^6 。  相似文献   

8.
以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修饰的石墨烯纳米片(GNPs)为载体,利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备Pd/GNPsPDDA电催化剂,考察PDDA的引入对Pd粒子在GNPs上的分散效果及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DA的加入改善了Pd粒子的分散性,甲醇氧化反应的电流密度从54.71mA/cm~2提高到了73.59mA/cm~2,同时甲醇氧化起始电位从-0.437V负移到了-0.511V,动力学性能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9.
AgSnO2电触点材料制备方法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合评价了AgSnO2电触点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比分析了粉末冶金法、合金内氧化法、预氧化合金粉末法和反应合成法等几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简要介绍了AgSnO2电触点材料的应用进展及国内外差距,并展望了AgSnO2电触点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的Hummers法和重铬酸钠氧化法,以商业石墨为原料,合成出不同氧含量和官能团的氧化石墨。采用元素分析、FTIR、XPS、SEM和XRD对氧化石墨进行化学和结构表征。重铬酸钾氧化能得到一种氧含量低的氧化石墨,主要形成羟基和环氧基。Hummers法是更有效的一种氧化方法。使用Na NO3氧化2 h,得到的氧化石墨具有最高的氧含量(40 wt%),形成C—O和C=O键。SEM和XRD结果表明,在这些条件中,Hummers法合成的氧化石墨的石墨层间距最大。因此,用相同的氧化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能调控氧化石墨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1.
无溶剂法合成沸石法在多个方面优于常规水热合成法, 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 但是采用该方法合成的微孔SAPO-34沸石催化剂的催化寿命较短, 无法满足甲醇制烯烃工业应用的要求。本研究中开发了一种改良的无溶剂法, 使用该法合成了具有优异甲醇制烯烃反应性能的SAPO-34催化剂。该法在合成体系中引入酸活化晶种, 通过调节沸石晶化动力学来调控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不同技术对无溶剂法合成的系列SAPO-34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与未引入晶种合成的父代样品相比, 添加晶种得到的子代SAPO-34样品具有更高的结晶度、比表面积及低的强酸中心密度, 对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催化寿命可延长到480 min, 远远优于对应的父代样品(40 min)。这一结果证实了无溶剂合成中晶种的使用可有效调节沸石的性质, 可见该方法在提高沸石催化性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化学系统公司开发了一种合成甲基丙烯酸酯的新方法。以往的传统方法是丙酮氰醇法,最近几年正在开发C_4的新路线(包括异丁醛法、异丁醇法和异丁烯法等)。美国化学系统公司介绍的方法为从丙烯和合成气经过两步反应而合成甲基丙烯酸酯的新方法。第一步,使丙烯、一氧化碳和甲醇于液  相似文献   

13.
无溶剂法合成沸石法在多个方面优于常规水热合成法,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但是采用该方法合成的微孔SAPO-34沸石催化剂的催化寿命较短,无法满足甲醇制烯烃工业应用的要求。本研究中开发了一种改良的无溶剂法,使用该法合成了具有优异甲醇制烯烃反应性能的SAPO-34催化剂。该法在合成体系中引入酸活化晶种,通过调节沸石晶化动力学来调控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不同技术对无溶剂法合成的系列SAPO-34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与未引入晶种合成的父代样品相比,添加晶种得到的子代SAPO-34样品具有更高的结晶度、比表面积及低的强酸中心密度,对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催化寿命可延长到480min,远远优于对应的父代样品(40 min)。这一结果证实了无溶剂合成中晶种的使用可有效调节沸石的性质,可见该方法在提高沸石催化性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Pt/C催化剂的甲醇氧化催化性能,采用快速高效的微波加热技术合成了Mo修饰的Pt基催化剂Pt2Mo/C,并对比研究了微波反应时间和超声分散时间等条件对Pt2Mo/C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甲醇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2Mo/C的晶体结构主要是由微波反应时间决定的,超声分散时间对其几乎没有影响;Pt2Mo/C的微观形貌受微波反应时间和超声分散时间的共同影响.在本实验的研究范围内,微波反应时间和超声分散时间对催化剂Pt2Mo/C的甲醇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顺序分别为10min15min20min5min和60min100min30min0min;制备高活性甲醇氧化催化剂Pt2Mo/C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反应10min和超声分散60min.  相似文献   

15.
Ag掺杂SnO_2气敏元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酸钠作用下,以锡粒和浓硝酸为原料,采用硝酸氧化法制备前驱体,再掺杂一定质量分数的Ag,于600℃下灼烧得到Ag掺杂SnO2粉体材料。将合成材料制备成旁热式气敏元件,采用静态配气法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甲醇和乙醇等进行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nO2纳米粉体中掺杂Ag元素可显著提高材料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甲醇和乙醇等气体的灵敏度,并具有较快的响应和脱附速度。  相似文献   

16.
对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碳酸二苯酯的合成方法和所用催化剂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绿色合成方法如酯交换法、氧化羰基化法的反应热力学及反应过程中使用到的不同催化剂体系,同时对近几年来其它一些新型方法如电羰基化法和微反应器法等的合成原理及其所使用的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评述,以期为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对制备出一种或几种合成碳酸二苯酯的新型高效、"绿色"且具有工业化价值的催化剂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甲醇重整制氢工艺具有重整温度低、能耗低、贮存安全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概述了甲醇重整制氢的基本原理,综述了甲醇水蒸汽重整、甲醇裂解和甲醇氧化重整制氢的方法及其工艺流程,简要探讨了2种新颖的制氢方法。并指出了甲醇制氢技术在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二元稀土钴酸盐,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了晶体的结构。结果表明,获得的二元稀土钴酸盐具有钙钛矿结构,粉体晶粒尺寸在16.7~31.5nm之间。研究了碱性介质中的二元稀土钴酸盐的循环伏安性能,观察到Co(II)/Co(III)和Co(III)/Co(IV)转化峰;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元稀土钴酸盐对甲醇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表明,该系列稀土钴酸盐对甲醇具有电催化氧化作用,且随着钴酸盐所含的稀土元素的核电荷数增加,催化氧化性能下降;其中镧镨钴酸盐La0.5Pr0.5CoO3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Nafion/SiO2复合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高温下工作时,质子膜会因温度升高而发生脱水和膜电阻升高的现象,这对提高燃料电池的工作性能是一个致命的阻碍.由于Nafion/SiO2复合膜具有较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和较好的阻止甲醇渗透的能力,人们通过溶胶一凝胶法或重铸法合成了Nafion/SiO2复合膜,并于高温(80~140℃)下应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简单介绍了Nafion/SiO2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结构性能及研究情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周亚新  胡荣宗  戴深峻 《福建分析测试》2002,11(3):1593-1595,1601
本文提出采用燃烧氧化偶联离子色谱法测定甲醇中有机氯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先用离子色谱法直接定量甲醇中无机氯含量,再用离子色谱法测量甲醇中所含的总氯在燃烧氧化过程生成的Cl_2、HCl、气态的无机氯化合物被I吸收生成的Cl~-来定量甲醇中总氯含量。由测得的总氯含量和无机氯含量,计算得甲醇中有机氯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经济、简单、准确、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