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丁苯橡胶和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用动态硫化法制热塑性弹性体是切实可行的。采用高温炼塑机制造这种热塑性弹性体,硫化剂要在低温炼橡胶母胶时加入。通过橡塑配比及配合剂的适当选择,可以使所得的弹性体在常温下具有橡胶的低硬度、高伸长率和塑料的高强度,高温下挤出性能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牌号的聚丙烯共混后的产物的力学性能,并以DCP为硫化剂,TAIC为硫化促进剂,以自制的聚酯型超支化聚合物为流动促进剂,利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了聚丙烯树脂/三元乙丙橡胶(EPDM)热塑弹性体.研究表明: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共混材料中橡胶的用量以及超支化树脂的比例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流动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别研究了皂/硫磺、硫磺/DCP/促进剂、3#硫化剂/硫磺/促进剂3种硫化体系用于硫化金属密封垫片的丁腈(NBR)与丙烯酸酯(ACM)并用胶时,硫化体系及硫化剂用量对涂层表观性能、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液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硫化剂/硫磺/促进剂硫化体系硫化的NBR/ACM并用胶的综合性能优于皂/硫磺和硫磺/DCP/促进剂硫化体系,当3#硫化剂用量为5 g时,NBR/ACM并用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和耐液体性能。  相似文献   

4.
尼龙树脂丁腈橡胶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丁腈橡胶(NBR)与尼龙(Nylon)树脂共混改性技术,制备具有耐热油性的Nylon/NB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通过采用动态硫化方法、改变两种高分子材料的共混量以及选择各种硫化体系等,对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以及耐油性、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制得具有优秀耐热油性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此外,对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亚微观相畴形态也进行了相差显微镜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根据动态硫化理论,以顺丁胶和高密度聚乙烯为基料,采用 HVA—2作交联剂,以 DM 和 DCP 作助交联剂,使用开炼机进行共混,制得了不同力学性能的热塑性弹性体。同时对橡塑比、未硫化、动态硫化、静态硫化和返炼次数等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第三组分的种类及用量;橡塑比等对再生胶/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寻找出能够显著改善非相容共混体力学性能的增容剂NBR-18、NBR-26和N-41等,并探讨了增容机理.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增容剂的种类、用量对非相容性PVC/SBR共混体系改性的研究,并讨论了硫化剂、促进剂用量,返炼次数对共混体物性,挤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BR-26是PVC/SBR的优良增容剂,可以显著改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通过对硫化剂、促进剂的适当选择,共混物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三元尼龙(Nylon)与氯化聚乙烯(CPE)的共混改性技术,制造了Nylon/CPE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具体的研究了Nylon/CPE共混体的共混比、功态硫化体系配合剂种类和变量以及填料种类和变量对共混体物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油性、耐化学物质腐蚀性及热老化性能与共混比、动态硫化剂品种变量等有密切关系。本文还对Nylon/CPE共混体亚微观相畴形态进行了相差显微镜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共混工艺、交联剂用量、软化剂和增塑剂等对再生胶/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黄用量为1.6份时,采用常温制母胶、共混温度155℃左右,共混时间6—10分钟所得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随着软化剂和增塑剂的加入,共混体的强度下降,而永久变形和硬度减小,扯断伸长率增加。增塑剂用量少时共混体缺乏弹性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BR/HDPE于Brabender密炼机上共混、动态硫化制热塑性弹性体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动态硫化、补强及稳定等体系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同时,还用SBS来改进共混物的某些性能,並研究了所得共混物的返炼和挤出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用抽提法、流变仪、示差扫描量热仪、热重法、动态粘弹谱仪、扫描电镜等仪器研究了NR/HDPE共混热塑性弹性体(TPE)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和静态硫化共混物的交联程度相近。控制NR的交联程度可改善共混物的流动性。NR/HDPE共混热塑性弹性体中、HDPE结晶度则随NR的增加而略微降低。只要HDPE足以包裹胶胶粒子就可以形成连续相。动态硫化增加了共混物中NR与HDPE相界面间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氯化聚乙烯橡胶(CM)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在树脂相中HDPE与EVA的复合实现体系的增强,对其力学性能、断面微观结构及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EVA/CM共混型TPV,当HDPE质量分数在0~20%的范围内,其动态硫化产物均表现出TPE的特征;随着树脂相中HDPE用量的提高,体系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趋于显著提高,断裂伸长率与扯断永久形变趋于下降;FE-SEM的观察表明,动态硫化TPV的拉伸断面较平坦,且有微量纤维束,在刻蚀样品的表面均匀分散着CM硫化胶粒子,其平均尺寸为2μm左右;XRD的研究表明,随着HDPE含量的增加,TPV中结晶衍射峰强度增加,晶粒尺寸明显变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用硫磺硫化体系,用动态硫化法制备PVC/NBR共混型热性弹性体(TPE),该材料具有强度高、永久变形小和可重复加工等特点。考查了共混时间、交联剂含量等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及共混比对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PVC/NBR共混物呈现出明显的两相结构。交联的NBR为分散相,分散于PVC连续相中。动态硫化PVC/NB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在压缩永久形变、扯断永久变形、耐油及耐老化等主要性能上均优于简单机械共混物。  相似文献   

14.
在聚丙烯中添加了聚苯乙烯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分别利用简单共混法和反应挤出法制备了聚丙烯/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混物,并对它们的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 实验表明,与简单共混制备的三元共混物相比,反应挤出制备的三元共混物拥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及冲击强度. 当聚丙烯,聚苯乙烯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的质量比为80∶20∶5时,反应挤出三元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为34.8 MPa,弯曲模量为1 396.7 MPa,冲击强度为4.3 kJ/m2. 对反应挤出三元共混物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其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包覆在聚苯乙烯表面,形成核壳粒子分散在基体内.  相似文献   

15.
在单螺杆挤出机上,利用大分子间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就地增容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苯乙烯(PS)合金。考察了催化剂的配合,用量及增容母料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反应挤出,可以生成HDPE-g-PS;苯乙烯单体(St)的加入,有利于接枝物的形成;对于m(HDPE)/m(PS)=70/30的合金体系,加入0.8份无水三氯化铝,0.5份苯乙烯单体,合金的综合性能较好;采用m(HDPE)/m(PS)/m(AlCl3)/m(St)=50/50/0.8/0.5增容物为母料,添加30%~40%时,m(HDPE)/m(PS)=70/30合金性能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HDPE电缆绝缘护套料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不同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电缆绝缘护套料的耐环境应力开裂(ESCR)性、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操作情况一定时,共混物中EVA中VA含量的增加、EVA含量的增加、LLDPE含量的增加都会改善HDPE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综合机械强度、韧性等,并可降低成本.可以得到HDPE电缆绝缘护套料的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17.
硅烷接枝交联HDPE/LLDPE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高密度聚乙烯( H D P E) 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 L D P E) 的熔融共混以及与硅烷的接枝、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 H D P E 与 L L D P E 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少量 L L D P E 的存在对 H D P E 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 L L D P E 在共混物中的配比对硅烷接枝反应有很大的 影响, 随 L L D P E 含量增加,硅烷的接枝率提高,同时接枝物的熔体流动性下降;此外引发剂或硅烷的用量都对硅烷的接枝反应有影响。 H D P E/ L L D P E 交联共混物的交联密度随 L L D P E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交联共混物的耐热性有所提高,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采用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DMDPB)为高温引发剂,在双螺杆挤出机上通过一步法反应性共混制备了聚酰胺66(PA66)/聚乙烯合金。使用扫描电镜、Molau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形态,并且比较了由一步法反应性共混得到的合金材料与PA66/聚乙烯简单共混物、以及二步法共混合金在干、湿态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将PA66、高密度聚乙烯(HDPE)、马来酸酐、以及高温引发剂DMDPB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一步法反应共混的方法可以得到与二步法共混合金形态和性能相似的塑料合金,PA66的韧性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乙烯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DPE-g-MAH为相容剂,分别制备EVOH/HDPE二元共混物和EVOH/PA6/HDPE 三元共混物.分别研究EVOH/HDPE和EVOH/PA6/HDPE共混物的阻透性、加工流动性、物理机械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结构.从SEM可以看出:共混体系呈两相结构,分散相HDPE和PA6以球状均匀的分散在连续相EVOH中.二元体系中,随着HDPE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体系的阻透性能略有下降;加工流动性有所提高;当m(EVOH)∶ m(HDPE)∶ m(DPE-g-MAH)为100∶15∶5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与二元体系相比,三元体系的阻透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如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