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质公园的保护对发展地理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旅游环境容量是协调环境资源保护和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但现有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指标体系大多缺乏对地质公园环境的容量计算.本文在现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旅游建筑容量,通过计算建筑容量,得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可容纳的旅游活动量,以期对未来的地质公园旅游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对常宁市庙前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综合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常宁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行性,探讨了解决地质旅游资源保护和申报庙前国家地质公园的对策和措施。认为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有助于推动庙前省级地质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有助于庙前地质旅游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也为拓宽衡阳旅游空间、提高衡阳旅游科学品位、打造衡阳旅游南北呼应新格局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婧 《资源与产业》2013,15(1):108-113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恐龙化石,目前我国建立了18个以恐龙化石为主题的地质公园。以这18个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依据恐龙化石的特点对它们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恐龙化石的区域演化特征分析我国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的分布特征,最后阐述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的建立对科学研究、教育以及经济发展的价值。我国恐龙类地质公园以恐龙化石产地为依托而建立,西(西南)部以侏罗纪恐龙动物群化石为主,东部、北部、东北部地区以白垩纪恐龙动物群化石为主。恐龙类地质公园的建立不仅有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价值,而且对地球历史、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的研究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凤阳山地质公园及其周边附近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具有珍贵的科研和科普价值,为了进一步挖掘凤阳山地质公园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此根据该地质公园及其周边的地质背景条件和人文历史深入讨论其旅游地学意义。认为该地质公园特有的岩溶洞穴遗迹、岩溶地貌遗迹、地层古生物遗迹、水文地质遗迹和火山遗迹等类型特色鲜明、实属华东地区少见,同时,该地是研究我国前寒武纪和解决我国南、北方新元古代地层衔接及对比问题的重要地区之一。最后,为凤阳山地质公园的今后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为人们今后更好地了解地球、认识自然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于2008年5月10~11日召开了地质公园评审会。会上通过了湖北随州大洪山、清江长阳人、房县野人谷、通山九宫山、丹江口石鼓地质公园等5个省级地质公园的评审。经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审核,批准建立湖北随州大洪山省级地质公园、湖北清江长阳人省级地质公园、湖北房县野人谷省级地质公园、湖北通山九宫山省级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6.
岱崮地质公园是以岱崮地貌景观、典型地层剖面为主要特色,涵盖典型碱性岩体剖面、中小型构造、冷泉景观以及山体崩塌遗迹景观等多种地质遗迹类型的中型地质公园。从地质历史角度,分析研究了岱崮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形成发展,并对园区的各地质遗迹点(群)进行了定量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其具备建立省级地质公园的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8日~19日,应欧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以曹安俊为团长的湖北省地质公园考察团一行18人赴德国、法国等地,对欧洲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遗产进行考察。考察团考察了德国南部巴登———符滕堡州的贝尔吉施·奥登瓦尔德世界地质公园(European and Ne-tional Geopark Bergstr  相似文献   

8.
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为核心内容,具有旅游休闲功能的地质遗迹保护区。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次大会决议和执行局第160次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处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进建立地质公园的工作。通过可行性研究,在国际地学组织中逐渐取得共识,并得到越来越多的成员国的支持,计划未来20年中,在全世界建立500个世界地质公园,并形成网络。欧盟国家计划在近两年完成50个地质公园的筹建。1 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  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是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相似文献   

9.
科普宣传对地质公园建设和发展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科普宣传对地质公园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建立了一个成功的科普宣传模型:准确定位宣传对象,根据对象选择宣传媒体,根据前二者确定宣传内容。同时提出了加强自身建设对地质公园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截至目前,国土资源部共审批通过五批次182处国家地质公园,其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应用最邻近点指数等计量地理学分析方法的结果表明:国家地质公园的空间分布形态属于凝聚型,但具有均匀化分布趋势;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的综合分布密度指数远高于其他地区,显示各区域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水平的不协调性。构造地质背景、资源禀赋条件、区域经济水平是造成空间分异的三大主因。本文从地方政府与职能部门角度出发,提出了协调与提升各区域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水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湖北省各级政府、相关科研院校以及地质公园管理部门多措并举,采取积极申报地质公园、保护地质遗迹、创新科普形式、发展壮大科普队伍等措施不断推动湖北省地质公园建设,自2003年至今,已建成地质公园26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9处、省级地质公园15处。同时湖北省地质公园的建设又对湖北省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北山国家地质公园具有重要地学研究价值,是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之一。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公园开发、保护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方面进行动态分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为旅游开发、科普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地质公园遗迹保护缺失、地学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在当前旅游发展新形势下,旅游行业进入新时代、地学旅游得到新倡导、乡村振兴提出新思路,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矛盾、旅游市场的更新迭代、地质公园的受众群体多元化影响的新挑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在保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建立健全基础服务设施与管理制度、规范地质公园建设、健全旅游配套设施和景区服务、开发精品地质科普旅游路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助力北山国家地质公园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41个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分析,针对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理念,提出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后,所在地县域经济就加入当年及之后连续3年的平均水平而言,在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有显著提高和改善。建议加强和完善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历史与文化数据库建设,用《国际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计划章程》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指导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加强中国世界地质公园之间的交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并将地质公园建设与“两山”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相融合,促进地质公园所在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湖北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典型变质岩为主体地质遗迹的公园,公园珍贵的地质遗迹是地球亿万年演化的见证,也是不可再生的特殊自然文化遗产。开展木兰山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由于岩溶洞穴资源具有旅游空间替代性特征,因此明确区域岩溶洞穴资源开发序位与质量等级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盐津地质公园岩溶洞穴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岩溶洞穴资源旅游开发价值大小出发,充分考虑管理人员与游客的作用,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岩溶洞穴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的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地质公园岩溶洞穴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并排序,评价结果为:三股水石膏花洞>豆沙长胜溶洞>红石溪硝洞>黄草村猴子洞>红石溪老虎洞。根据评价结果,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质量等级划分标准,认为:三股水石膏花洞,豆沙长胜溶洞为四级景观资源,红石溪硝洞、黄草村猴子洞为三级景观资源,红石溪老虎洞为一级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前,以古生物化石遗迹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古生物类地质公园,国内已拥有20多座,该类地质公园由于资源的特殊性和稀有性使其具有极高的价值。与其他地貌景观为主要地质遗迹类型的地质公园相比,古生物类地质公园虽然缺少景观美,但是其自身的价值也吸引了广大的游客。对古生物类地质公园进行科学的资源评价,对该类地质公园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以道虎沟古生物化石、热水温泉、第四纪冰川遗迹、花岗岩地貌和其他辅助类旅游资源等为主要地质遗迹类型,是国内典型的古生物类地质公园。以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对各种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具体的计算,得出宁城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定量评价结果。从评价结果分析,该地地质遗迹资源可分为3个级别,并且依照该评价结果,可为宁城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开发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高端旅游产品,但近些年各地掀起的申报地质公园热使地质公园旅游开发进入了盲目无序状态并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2006年9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王屋山-黛眉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但2010年7月世界地质公园中评估评审被要求黄牌整改,由此引发的地质公园开发建设问题受到了高度关注。从河南地质公园与地质旅游开发现状着手,选取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地质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探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煤炭城市工业区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是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文中分析了现阶段应用较广的2种大气环境容量预测模型,并以河北某市工业区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大气环境容量之内。  相似文献   

19.
徐敦楷 《资源与产业》2012,14(2):180-181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启动世界地质公园计划以来,已批准了全世界共55处世界地质公园,其中中国有18处,约占世界的1/3;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批准了219处国家地质公园。如何解决国家地质公园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是许多政府部门需要直接面对的难题,同时也是研究人员需要深入探讨的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是在21世纪开始的,在中华大地上涌现出来的一种以地质遗迹资源为依托、具有美学价值和特殊科学意义的全新的旅游目的地。她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世纪末提出的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的推动下,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组织建立的新型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一出现,就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赞赏。和国内外旅游界、风景名胜界的极大关注和国内外游客的热烈欢迎。它显示了强大的旅游吸引力,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科学文化教育社会效益和保护地质遗迹和自然环境的环境效益,已成为国内外旅游者心中的知名品牌。至今中国已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138处,世界地质公园12处,成为目前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之一。湖北地质公园建设2003年开始起步,在3年多的时间里,已批准建立了长江三峡(与重庆合建)、神农架、郧县、木兰山等四处国家地质公园和水镜湖、张家湾、腾龙洞等三处省级地质公园。为了推动湖北地质公园建设步伐,并让公众了解地质公园,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湖北省地质学会建议下,本刊从本期起,将开辟“地质公园专栏”,陆续向广大读者介绍湖北国家和省级地质公园,欢迎大家出谋划策,共同关注这颗刚刚升起的旅游明星,把地质公园建成湖北知名旅游品牌。欢迎大家去地质公园旅游、观光,体验地质公园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魅力,享受地质科学旅游的情趣和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