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恩施地区市售硒食品中重金属铅(Pb)、镉(Cd)、汞(Hg)、砷(As)的污染情况,开展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恩施地区采集本地产硒食品包括谷物类、食用菌类、豆类、肉类、蛋类和茶叶类,采用相应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Pb、Cd、Hg、As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美国环保署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本地居民经此6类食品摄入Pb...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中铅、镉、无机砷和总汞等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摄入风险, 掌握本地区大米质量安全情况。方法 采集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样品344个, 测定铅、镉、无机砷和总汞含量,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大米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并用可耐受摄入量对膳食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结果 大米中无机砷、铅、镉、和总汞的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平均含量分别为0.054、0.032、0.018和0.0023 mg/kg; 在344件样品中, 97%以上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小于0.6, 综合评价为安全、处于清洁水平的样品占99.4%, 没有轻度污染以上的样品存在; 通过大米摄入铅、镉、无机砷和总汞的量远远低于可耐受摄入量, 但无机砷、镉在高暴露点位的膳食风险贡献率大于10%。结论 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比较乐观, 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重金属安全情况总体可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苏州市地方特产水生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情况, 评价苏州居民经水生蔬菜膳食途径摄入的重金属对人体存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6~2018年在苏州市10个区县连续采集8种共198份水生蔬菜样品,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 按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判定重金属超标情况; 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不同种类水生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污染程度; 采用暴露情景假设的方法和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水生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 水生蔬菜中铅和总砷的超标率分别为5.29%(10/189)和0.60%(1/166), 镉和总汞无超标样品, 铅、镉、总汞和总砷检测平均值分别为0.0518、0.0066、0.0007和0.0526 mg/kg。3个年份样品的重金属污染水平不完全相同, 水生蔬菜总汞水平存在种类间差异; 重金属污染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水生蔬菜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或等于0.7, 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 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区水生蔬菜中的铅污染对成人及95%的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对高食物消费暴露的儿童(5%)可能产生潜在的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水生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水生蔬菜铅污染可能对小部分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戈壁设施蔬菜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物状况,并评估健康风险,为保障戈壁设施蔬菜绿色生产和食用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产基地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戈壁设施蔬菜产区采集蔬菜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根据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目标风险系数法评估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共采集141份蔬菜样品,铅、镉和砷含量的中值分别为0.005、0.002、0.007mg/kg,总汞含量均低于检出限。戈壁设施蔬菜铅、镉和总砷含量均未超标,检出率分别为4.26%、23.40%、87.23%。蔬菜重金属污染指数均低于0.6,属于清洁水平。通过膳食途径摄入蔬菜中的重金属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总砷、铅、镉,不同种类蔬菜的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瓜、辣椒、番茄;儿童、中老年和青壮年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风险依次递减。结论:戈壁设施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含量均未超标,通过膳食途径摄入戈壁设施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苏州地产大米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污染状况, 并评估4种重金属对苏州居民的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2019年从苏州市属9个区县采集本地产大米93份, 采用国标方法检测其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的含量, 依据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样品中重金属超标情况进行判定;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大米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采用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大米中重金属对苏州居民造成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全部大米样品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水平均值分别为0.0208、0.0419、0.0027和0.0701 mg/kg, 各区县大米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大米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产大米中铅的污染对苏州本地居民95%的儿童及所有成人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可能对5%的儿童(高食物消费暴露者)产生潜在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地产大米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大米中铅的污染可能对高食物消费暴露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6.
全面了解广东省市售水产品中铅镉含量水平,为进一步开展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样本量,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顺德区分别采集60份样品,按GB 5009.1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2003《食品中镉的测定》分别对铅、镉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法和重金属污染指数(MPI)法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4年共采集市售水产品样品1 326份,铅含量均值为0.040 mg/kg,超标率为0.15%(2/1 326),镉含量均值为0.178 mg/kg,超标率为5.35%(71/1 326)。5年间水产品中铅超标率变化不大。然而,镉的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水产品种类看,镉超标率高低依次为蟹类>贝类>虾类>海水鱼,淡水鱼中镉含量未超标。除贝类和蟹类中的镉外,其余水产品铅镉Pi值均属于背景值范围。从MPI看,污染顺序则为蟹类>贝类>海水鱼>虾类>淡水鱼。结论 通过连续5年的系统性调查,广东省市售水产品中铅、镉含量总体不高,单项污染指数值大部分处于正常背景值范围。但发现蟹类中镉有一定的超标情况,需加强蟹类高消费人群监测。  相似文献   

7.
了解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方法 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采集8大类3 657份食品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检测食品中铅、镉和汞的含量,检测结果按照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评价。结果 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铅含量的平均值为0.34 mg/kg,总体超标率为8.8%(320/3 656),其中粮食、肉类和蔬菜中超标率较高,分别为17.2%(95/552)、14.5%(85/587)和10.7%(57/534);部分食品中镉含量的平均值为0.054 mg/kg,总体超标率为3.9%(143/3 657),其中食用菌和蛋类中超标率较高,分别为9.6%(49/508)和8.1%(42/518);部分食品中汞含量的平均值为0.077 mg/kg,总体超标率为8.3%(303/3 657),其中蔬菜和粮食中超标率较高,分别为25.3%(135/534)和12.3%(68/551)。结论 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铅、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中粮食、蔬菜和肉类食品中污染情况尤为突出,需要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8.
了解文山州蔬菜中铅、镉、汞、砷的含量及污染情况,分析危害因素,掌握文山州蔬菜的安全状况。 方法 针对文山州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特点,在广南、丘北、马关、富宁4个县共采集8类24种蔬菜,共62份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砷含量。 结果 2013年文山州蔬菜中铅、镉、汞、砷总体合格率分别为87.10%、95.16%、100.00%、100.00%。 结论 2013年文山州受检蔬菜中铅、镉均有超标,汞、砷未发现超标,针对铅、镉污染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蔬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对舟山本岛范围内农贸菜场和超市的菲律宾蛤仔中铅、镉、总汞、无机砷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污染状况和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可食部分中铅、镉和总汞均符合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部分样品中无机砷含量超标,超标率在6%~10%之间,无机砷污染指数为0.71;菲律宾蛤仔中铅、镉、汞、无机砷含量小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比例的10%。故舟山农贸菜场和超市中菲律宾蛤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粮食中铅、砷、铬、镉、汞、铝6种元素的含量,了解粮食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针对汞元素易挥发和易在仪器管路残留的问题,优化赶酸温度、金溶液浓度、内标元素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硝酸-过氧化氢作为消解体系,加入金溶液,微波消解后70℃赶酸,采用ICP-MS法检测粮食加工品中6种元素的含量。结果 200个样品中6种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为:铅0.083~0.10 mg/kg;砷0.017~0.10 mg/kg;铬0.059~0.19 mg/kg;镉0.0025~0.038 mg/kg;汞0.0054~0.015 mg/kg;铝4.9~29 mg/kg。除铝元素目前缺失限量标准外,铅、砷、铬、镉、汞含量的合格率为100%。方法检出限为0.0004~0.5 ng/mL,加标回收率为88.0%~106.0%,相对标准偏差为0.6%~2.5%,相关系数r为0.9992~0.999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汞残留少、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满足粮食及相关产品中铅、砷、铬、镉、汞、铝等多元素的同时测定,能够有效监测粮食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区食用农产品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全区290件食用农产品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进行监测,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以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重金属污染特征,采用健康风险分析法评价农产品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 290件样品中的4种重金属均未超出标准限量值,水果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均低于0.6,属于清洁水平;蔬菜和稻谷中重金属污染物残留较多,属于尚清洁水平。谷物和蔬菜中重金属危害系数均小于1。结论崇明区食用农产品中重金属存在一定的污染残留,靶标危害系数法分析结果表明未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块菌中4种重金属(砷、铅、汞、镉)及无机砷、有机汞含量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检测块菌种总砷、总汞、铅、镉含量,采用液相-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LC-AFS)检测块菌中无机砷、有机汞含量。结果块菌中无机砷和有机汞含量极低,但铅、镉含量较高。铅的含量为0.8282 mg/kg,镉的含量为0.4040 mg/kg。结论块菌作为一种完全生长在地下的大型真菌,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吸附富集能力,应加强对此类野生菌的重金属污染物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重庆市市售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为食品安全评估和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将重庆市划分为四个片区,兼顾市民消费量较大的八类食品,在每个片区各抽取450份样品,全市共采集样品1 800份,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Nemer...  相似文献   

14.
欧盟RASFF系统对重金属的风险预警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欧盟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近十年重金属污染食品的通报数据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对2008年~2010年欧盟关于汞、镉、铅、砷四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的食品类别和欧盟风险预警的措施进行了研究.由于重金属污染一直是我国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借鉴欧盟对重金属的风险预警理念和预警策略,有利于我国开展对食品中重金属的风险预...  相似文献   

15.
沈霞  郭新东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2):276-284
目的:检测广东省市售18种干食用菌的26种元素含量并进行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评测。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广东省市售18种干食用菌中Li、Be、B、Na、Mg、Al、K、Ca、Cr、Mn、Fe、Ni、Cu、Zn、As、Se、Sr、Mo、Ag、Cd、Sn、Sb、Ba、Hg、Tl、Pb等26种元素含量,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对干食用菌质量安全等级及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6种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K、Mg、Ca、Na、Al、Fe 6种元素含量较高,均大于100 mg/kg,Li、Be、Cr、Ni、As、Se、Mo、Cd、Sn、Sb、Hg、Tl、Pb等元素含量较低,均小于1 mg/kg;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安全限量值,铅、镉、汞、砷、铬的超标率分别为0.00%、11.12%、5.56%、2.78%、1.86%。干食用菌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红菇、牛肝菌均达到中度污染等级,姬松茸、羊肚菌、竹荪均达到轻度污染等级,榛蘑达到警戒等级,其余12种干食用菌均属于安全级别。重金属膳食暴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石家庄市售牛奶和奶粉中铅、镉、汞和砷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市售不同品牌的牛奶和奶粉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并依据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牛奶中的铅、镉、汞和砷对公众健康危害风险度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监测61份样品,铅、镉、汞、砷总合格率为100%。部分食品检出重金属,铅、镉、汞、砷的检出率分别为31.1%、7.69%、0%和0%。结论目前石家庄市市售牛奶中重金属污染总体水平较低,但部分牛奶和奶制品中仍有重金属检出,应引起重视。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补充完善相关标准,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牛奶和奶粉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 研究长沙县地区生产的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并评价经居民膳食途径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8种食用菌中的铅、镉、砷含量进行测定,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以及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价了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健康风险,基于非致癌风险临界值(THQ = 1)计算食用菌的日均安全摄入量。结果 8种食用菌样品中的铅、镉、砷含量范围分别为未检出~0.30 mg/kg、未检出~0.11 mg/kg、未检出~0.11 mg/kg,均未超标,其中巴西菇中铅、镉、砷含量最高,而茶树菇中的平均含量最低。实验中食用菌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均处小于0.7,说明其污染水平处于安全水平。从暴露健康风险指数来看,成人通过实验中的食用菌摄入重金属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儿童通过食用菌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要高于成人,且儿童通过巴西菇摄入砷构成了明显的健康风险。基于非致癌风险临界值,儿童的巴西菇日均安全摄入量为69 g/day。结论 长沙县地区生产的8种食用菌中的铅、镉、砷的污染状况处于安全水平。通过巴西菇摄入重金属砷对儿童构成明显健康风险,建议每日摄入量控制在日均安全摄入量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