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针对位于6度区的大庆乙烯分厂医院主楼砖砌体楼房抗震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设置构造柱和混凝 土抗震墙、连接圈梁、封闭开口墙体、锚固女儿墙等加固方法,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加固后6年多的使 用表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唐山一带7.8级大地震波及我市,我市烈度达6~7度。震后,在市委的领导下,我局积极组织了修复加固,在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和我市基建施工单位的支援下,在街道居民和机关学校的配合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大打人民战争,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已修复加固楼房占受损楼房总数的40%,取得了抗震救灾的初步胜利。本文对于砖结构楼房的震后修复加固方法,作扼要的介绍。尽管影响砖结构房屋震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建委于1983年1月8日至12日,在德州市召开了全省抗震加固工程检查汇报会。参加会议的有有关地、市、县建委抗震办公室,省直有关厅(局)等30个单位,共34人。会上有26位同志就1982年开展加固工程检查情况和经验作了汇报,并对1983年如何  相似文献   

4.
吴敏 《山西建筑》2014,(9):31-33
以无锡某楼房为例,对楼房地基基础、砖砌体、砂浆强度、混凝土构件强度进行了检测,并对房屋结构进行了演算、鉴定,依据鉴定结果,提出了抗震加固措施,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确保房屋质量。  相似文献   

5.
旧楼加层改建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旧楼房加层所需的先决条件及加层的结构形式,从旧房顶部直接加层的抗震要求、加固加层法的设计要求及加层改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几个方面论述了旧楼房加层改建中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倡发展旧楼加层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6.
结合北京海淀区甘家口1,3,4号住宅楼等抗震加固工程试点应用,通过从基础桩锚固、预制构件加工制作、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预制构件与原建筑的衔接以及屋顶卧梁、拉梁拉结形式,使之与外套预制墙板形成一体来约束原有砌体,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可行、适用的既有砌体建筑工业化抗震加固加固体系综合施工技术,实现了老旧楼房通过加固改造后达到国家抗震标准,最终显著提高砌体住宅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成的住宅建筑结构材料已经老化,很多外饰材料脱落,其抗震性能也不能满足当前北京市设防烈度为8度的要求。针对老旧楼房抗震性能的研究,从设计、材料、施工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最后确定采用了在建筑物南北两侧增加外套预制钢筋混凝土墙加固技术。通过从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预制构件与原建筑的衔接、以及屋顶拉梁形式等共同作用来约束原有砌体,并采用新型旋转钻进复合钢桩与预制钢筋混凝土墙联合使用。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可行、适用的抗震加固技术,实现了老旧楼房通过加固改造后达到国家抗震标准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按国家抗办的要求,我厅组织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成都市抗震办公室、凉山州建筑设计队、西昌市建筑设计室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抗震加固质量检查小组,于1983年9月15日至9月28日,对西昌市的抗震加固工程进行了百项工程质量大检查.检查的对象,重点在1980年底以前所加固工程.总建筑面积为91086平米,通过现场检查和分析讨论,我们将检查结果分为合格、措施偏高、措施不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房地局根据国家建委和市抗震办公室的要求,对1977年以后加固的房屋741幢(110万平米)按“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TJ23—77)”和“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进行了全面检查,找出问题和差距,为今后提高抗震加固的工程质量,增强抗震效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问题的复杂性 ,本文深入分析了抗震加固结构的受力特征 ,探讨了卸荷对加固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并针对抗震加固后的“隐含危险转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 ,提出了抗震加固的基本原则 ,可供结构抗震加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办公楼建于水库岸滩回填地层之上,由于回填处理不当和库区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导致楼房不均匀沉降。利用加固后楼房的反向不均匀沉降,结合钢管微型桩分期和分区施工,成功对楼房进行了纠偏和加固。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使用钢管微型桩对楼房进行基础加固和纠偏的方法,通过观测数据说明钢管微型桩对倾斜楼房进行纠偏加固的效果,期望在处理类似工程问题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自钢  钱斌 《山西建筑》2010,36(23):71-73
探讨了抗震加固与一般加固的区别,对抗震加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结合常用抗震加固基本方法与类型,系统地介绍了抗震加固的几种常用方法及其原理,以期解决抗震加固施工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建筑抗震加固的回顾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我国抗震加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抗震加固的主要成就和问题以及新形势下抗震加固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合肥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的总结,阐明了目前正在开展的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的基本流程,指出了鉴定、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探索了有效控制抗震加固造价的方法.合肥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经验具有普遍性,可供其他地区在校舍抗震加固中借鉴.  相似文献   

15.
邱玉深 《建筑工人》2012,33(11):13-15
技术员小王从震后房屋加固现场回到工地办公室,看到刘工程师(以下简称刘工)正在整理有关砌体房屋抗震加固的技术材料,正好小王有些技术问题要向刘工请教,他俩就此话题开始谈论起来了。小王:刘工,您好。工地上的震后房屋加固工作进行得很顺利,我也收获了不少砌体房屋抗震加固的实际经验,但我总觉得所掌握的知识和取得的经验不够系统和全面,请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是常见的一种突发性和毁灭性自然灾害。由于地震对国家财产及人类生命的威胁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叙述了抗震加固工作的必要性,回顾了我国抗震加固工作的发展历程,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了每种加固方法的优劣以及其实际工程的应用。最后,总结了抗震加固方法中的节点区加固、局部加固及造价等问题,并对未来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展望,可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加固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原有结构的结构布置检查、材料强度检测、倾斜测量、损伤调查、抗震验算和构造分析,评估了老电影院的抗震性能,并提出抗震加固建议,结果表明,尽管原结构使用时间较长,经过抗震加固后加层改建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砖混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雪萍 《山西建筑》2001,27(6):15-16
通过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的总结,概括出抗震加固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即:作为加固的横墙的拉杆,施工时调整及日后维护是重要问题;连接构造存在问题削弱了建筑物抗震加固的效果;抗震要求上部及基础结构同步考虑,针对性地提出组合砌体的圈梁,构造柱加固及横墙加固,抗震加固构造连结,地基加固等具体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杨鑫  李德超  高忠伟 《山西建筑》2012,38(17):58-60
通过对金堂县某中学教学楼进行检查、检测,使用PKPM软件对房屋墙体进行抗震承载力和抗压承载力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采取相应加固措施,并进行加固验算,结果表明加固方法适当有效,保证了房屋的抗震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2010年山西省中小学校舍加固的案例,对其抗震鉴定结果和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描述,总结了在鉴定和加固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并对砌体结构加固的方案进行优化,提出了几点抗震加固方案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