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论证了大爆破对水工隧洞的作用与影响,该问题可近似按弹性平面应变问题处理分析,在此简化前提下,进行了动态光弹性模型实验研究。文中介绍了该研究的试验方法与技术特点;得出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全过程模型动态应力等色线条纹图,揭示与解说了隧洞的爆炸动态响应应力变化过程;求得模型隧洞拱顶最大拉应力条纹整级数N_(max)与隧洞直径D对隧洞至爆源距离R的比值(即D/R)之间的关系,根据试验资料与模拟相似关系,给出了爆炸条件下估算圆形隧洞最大爆炸拉应力的经验表达式,该式可供工程应用与理论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证了大爆破对水工隧洞的作用与影响,该问题可近似按弹性平面应变问题处理分析,在此简化前提下,进行了动态光弹性模型实验研究。文中介绍了该研究的试验方法与技术特点;得出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全过程模型动态应力等色线条纹图,揭示与解说了隧洞的爆炸动态响应应力变化过程;求得模型隧洞拱顶最大拉应力条纹整级数N_(max)与隧洞直径D对隧洞至爆源距离R的比值(即D/R)之间的关系,根据试验资料与模拟相似关系,给出了爆炸条件下估算圆形隧洞最大爆炸拉应力的经验表达式,该式可供工程应用与理论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引水隧洞喷层受力及温度应力,该研究以甘肃省某高地温引水隧洞为研究对象,通过喷层应力监测来获取其工程数据,同时提出了基于数值模拟的喷层受力与承载性能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研究采用的数据监测方式能够有效进行引水隧洞的应力和位移监测,同时研究提出的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计算值之间误差较小,最大应力误差仅为0.09 MPa。以上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有效地分析引水隧洞的喷层受力和温度应力,对工程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伙房水库输水应急入连工程隧洞段,为本工程的主要输水段。洞线总长为14.11km,由于隧洞的洞线长,监测项目多,支洞数量有限,如采用常规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监测断面受限制,监测分站多,不好管理,造价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着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等原则,采用了北京基康生产的先进的光纤光栅仪器安全监测系统,以满足本工程长隧洞的运行监测和实施自动化的需要,实现了先进的大伙房水库输水应急入连工程隧洞段自动化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5.
一般地下岩体中都含有孔隙水,孔隙水的存在对于隧洞爆破工程有着重要影响。多条隧洞爆破开挖时,含水隧洞围岩在爆破激励作用下,巷道之间也会互相影响。采用现场爆破监测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含水、不含水2种不同的工况进行了计算研究:对隧洞群的爆破开挖进行了监测,提取其中较强的震动信号,根据最不利工况的选择,把它加载到根据实际情形建立的地下隧洞群模型上,模拟某次实际的爆破过程。提取计算时程中不同巷道部位较危险位置围岩点的震动数据加以分析,得到饱和水围岩在爆破震动下的变化规律,对含水围岩的安全趋势做出研判,对同类工程的安全施工作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结合福建晋江隧洞小角度下穿既有上行隧洞的工程施工,采用爆破振动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建隧洞相对空间变化条件下邻近既有洞的动力响应与振动影响。结果表明:距爆源30 m以内,结构部位和爆心距共同影响振速分布;30 m以外区域,以爆心距影响为主。指出既有隧洞最大振速出现于爆源前方5 m范围内迎爆侧底板高程上,爆源近区的竖直向峰值质点振动速度是控制结构安全的主要监测指标,提出适用于不同监测区域的振速控制值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宝瓶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及一期安全支护施工中防止或减少塌方的一些技术措施,包括开挖前的地质预测预报,控制爆破、围岩稳定性评价、围岩变形监测等。  相似文献   

8.
张忠伟  朱传云  姜清辉  唐浩 《爆破》2004,21(1):82-85
以发电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振动实测数据为基础,对爆破振动衰减规律进行了二元回归分析,与萨道夫斯基公式相比,预测数据更接近实际工程.同时对隧洞爆破开挖过程中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根据实际监测成果作了进一步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爆破安全判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小型水库工程放水隧洞衬砌形式的设计方案的确定,分析了小型水库放水隧洞衬砌形式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设计的原理及方法,并提出了适宜该工程的放水隧洞衬砌形式设计方案。建成后工程的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设计目的,保证了施工期导流和工业供水,证明了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吕虎波  李佳  彭亚雄  吴立 《爆破》2021,38(4):136-142
输水隧洞下穿高速公路爆破施工将导致路面振动,对路面结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掌握爆破引起路面振动响应规律至关重要.因此,为研究隧洞爆破作用下高速公路路面振动响应特征,依托平潭及闽江口输水工程,以输水隧洞下穿既有G15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振动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隧洞爆破开挖引起上覆高速公路路面振动响应特征及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隧洞掏槽眼爆破药量最大,同时缺少临空面导致过大夹制作用,MS1段爆破引起的高速路面质点峰值振速最大;爆破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测点垂直方向峰值振速最大,可能导致路面动力沉降;隧洞已开挖部分的自由面,有效地削弱了爆破地震波效应,加快了爆破振动衰减.  相似文献   

11.
大型洞室群开挖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键  周宇  和孙文 《工程爆破》2003,9(1):38-42
综合介绍了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洞室群开挖爆破技术取得的成就和发展水平 ,阐述了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开挖方法和施工程序。厂房洞室采用分层开挖方式 ,与厂房洞室相邻的洞室 ,采用浅孔爆破。对于斜井 ,其施工方法是先挖导井 ,再自上而下扩挖 ,导井多采用爬罐法开挖。文中还介绍了光面爆破、预裂爆破在厂房洞室、吊车梁岩台、竖井以及交叉洞室开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招宝山双线隧道之间的净距为4m,仅为设计规范规定值的94%~148%,爆破技术是顺利施工的关键。作者依据实践经验,参阅有关资料,通过生产试验和实地观测,提出了一套科学的爆破方案,在不降低循环进尺、基本不增加成本、没有使用特殊爆破器材的条件下确保了中隔墙的稳定和完整。  相似文献   

13.
招宝山超小净距隧道开挖爆破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招宝山双线隧道之间的净距为4m,仅为设计规范规定值的94%~148%,爆破技术是顺利施工的关键。作者依据实践经验,参阅有关资料,通过生产试验和实地观测,提出了一套科学的爆破方案,在不降低循环进尺、基本不增加成本、没有使用特殊爆破器材的条件下确保了中隔墙的稳定和完整。  相似文献   

14.
介绍温州瓯江泵站进水口扩建工程。在不断流的情况下 ,用水下控制爆破拓深、拓宽进水口 ,用周边预裂爆破开挖基础孔。双铁筒围堰的使用 ,确保了基础孔的开挖和浇筑质量。周边孔中钢管药筒的使用 ,保证了基础孔围岩的完整性。文中还介绍了双铁筒围堰和钢管药筒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反应谱理论提出了确定动载折减系数B0的方法,为边坡的动力稳定性计算提供了依据。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工程爆破中当阻尼比一定时,加速度反应随固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加速度反应对阻尼比的变化不敏感,B0的取值在0.008~0.152之间。  相似文献   

16.
研究钢结构建筑爆破拆除工艺技术,选择DDA方法作为计算机模拟方法,叙述了钢结构爆破拆除计算机仿真软件的数据输入系统、预处理程序、静力分析或动力分析程序、图形后处理程序等的功能和流程。本文还对一个钢结构简例的爆破拆除进行计算机模拟,主要模拟研究了爆破缺口高度对倒塌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钢结构建筑爆破拆除计算机模拟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文军  卢艳华 《工程爆破》2002,8(4):11-15,10
研究钢结构建筑爆破拆除工艺技术,选择DDA方法作为计算机模拟方法,叙述了钢结构爆破拆除计算机仿真软件的数据输入系统、预处理程序、静力分析或动力分析程序、图形后处理程序等的功能和流程。本文还对一个钢结构简例的爆破拆除进行计算机模拟,主要模拟研究了爆破缺口高度对倒塌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工程爆破》2022,(4):74-77
露天矿爆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矿山后续生产工序和效益。为此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爆破效果评价模型,对爆破效果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指导后期矿山生产。于是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理论,选取了大块率、根底、爆破振动、延米爆破量等8个评价指标,采用10分制将爆破效果等级划分为5级,建立了爆破效果综合评价模型。选取研山露天矿实际爆破数据,利用MATLAB软件,对三种不同孔径爆破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φ250 mm孔径爆破评价结果在Ⅱ级及以上的比例达到74.07%,效果最好;φ310 mm孔径爆破评价结果在Ⅱ级及以上的比例为50.85%,效果最差。结果表明模型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符合,评价结果可为矿山爆破方案制定与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田湾核电站深孔爆破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减震沟开挖前后 ,于田湾核电站 2 # 核岛结构物附近进行了深孔爆破试验 ,同时进行了爆破震动监测。根据震动加速度监测结果 ,采用单自由度体系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建立了田湾核电站2 # 核岛结构物的爆破震动加速度反应谱 ,并作出了抗爆破地震设计反应谱。  相似文献   

20.
大坪隧道掘进中爆破震动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轻轨大坪车站隧道最小埋深仅4m,地面人口密集,建筑物林立。采用了浅孔、多循环和楔形掏槽的分步开挖方式;根据被保护建筑物的安全振速确定最大一段药量;采用了增设减振孔的光面爆破技术;同时严格控制单孔药量。在开挖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爆破震动监测。上述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爆破的地震强度,保证了开挖施工的安全,地表建筑物没有损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