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永磁无轴承电机转矩系统的磁场定向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无轴承电机转子位置-速度的观测方法。通过检测转矩绕组电流对转子位置进行估测,实现了无轴承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给出了基于滑膜观测器无速度传感器运行控制的永磁无轴承电机系统框图和控制程序流程,并对观测器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了该观测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系统辨识法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面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无传感器控制,通过灰色方法对预估旋转坐标系电流的预测辨识出转子位置和速度,提出一种基于系统辨识理论的无传感器控制策略,解决了控制过程中转子速度、位置的估计问题。使用该策略建立了PMSM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永磁无轴承电机转矩系统的磁场定向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无轴承电机转子位置-速度的观测方法。通过检测转矩绕组电流对转子位置进行估测,实现了无轴承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给出了基于滑膜观测器无速度传感器运行控制的永磁无轴承电机系统框图和控制程序流程,并对观测器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了该观测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高速驱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福  刘刚  房建成 《微电机》2002,35(5):30-32
介绍了利用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TDA5142T结合电机专用功率逆变桥MP6403在无位置传感器BLDCM调速系统中的应用,它是电机驱动控制的一种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地实现了无刷直流电机的起动和速度控制。  相似文献   

5.
王君瑞  钟彦儒 《电气传动》2012,42(2):26-29,35
为了解决风力发电机系统中位置传感器故障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观测器的速度辨识方案。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经过严格推导得出了速度辨识自适应律;利用极点配置得到观测器的增益。以速度估计自适应机构和矢量控制方案设计了无速度传感器双馈风力发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观测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能够准确获取双馈电机转速与角度信息,响应速度快,具有很好的稳态与动态性能,良好的鲁棒性,并基于此实现了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6.
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端电压检测法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原理,搭建了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并对所设计的双闭环调速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本文提出一种搭建转速检测模块的新方法,它模拟了实际控制系统中软件计算转速的方法,这使搭建的仿真模型对实际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更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不足,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多模糊自适应控制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重点研究了基于转子磁链模型的速度辨识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所设计的系统作了详细的仿真分析,并与传统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SMPMSM)驱动系统在位置传感器故障下的容错运行,提出基于无模型自适应观测器实现逆变器死区的合理补偿;再通过逆变器参考电压及SMPMSM的定子电流,设计基于微分代数的转子位置估计器,实现SMPMSM驱动系统全速度范围内的转子位置和转速估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SMPMSM驱动系统模型,通过系统仿真结果证实所提出的SMPMSM驱动系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及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感模型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开关磁阻电机(SRM)的电感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无位置传感技术.在推导无位置传感器相关公式的基础上,构建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应用FPGA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研制了转子位置估计模块,设计DSP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实现对开关磁阻电机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较宽调速范围内(0~3 000r/min)准确地估计开关磁阻电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电力机车牵引系统的稳定是确保电力机车运行品质的关键,对电力机车牵引系统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研究了无速度传感器在电力机车牵引系统控制中的应用,分析了牵引系统的组成和数学模型。讨论了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原理,并且设计了相应的算法流程。最后,进行牵引系统控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能够提高牵引系统的稳定性。保证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无刷直流风机大量应用在电子设备的散热系统中,通常要求风机体积小、风量大、调速方便。针对一款12 V无刷直流风机设计控制器,为了降低风机控制器的成本、缩小体积,所有电子元器件均采用表贴式国产化产品,控制器采用无位置传感器方波控制算法,风机通过反电动势(EMF)过零点判断换相位置,采用“三段式”起动。最后制作风机样机并搭建试验平台,对风机的起动性能、风压和流量进行测试,试验结果验证了控制器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核心的帆板控制系统整体调节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案.该系统由电源驱动、液晶显示、调节装置、角度传感器和直流轴流风机5部分构成,由1块单片机来实现控制与显示功能.采用PWM控制技术来改变风机转速,控制风力大小,进而控制帆板转角θ,并通过角度传感器将θ转换成电信号反馈给单片机.测量分辨率精确达到2零,绝对误差不大于5°.测得θ值送给SPLC501进行显示,加外键盘以及语声光提示的功能,使得系统简洁而具有人性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poses a variable-speed wind generation system using an interior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IPMSG). The armature current vector of the IPMSG is optimally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tor speed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generated power from the wind turbine. The IPMSG is controlled by the loss-minimization control with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below the base speed, which corresponds to low and medium wind speed, and the maximum energy can be captured from the wind. Above the base speed corresponding to the high wind speed region, the current- and voltage-limited maximum output control is applied, where the current vector is optimally controlled so that the output may become the maximum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straints of current and voltage. The proposed output maximization control is achieved without mechanical sensors such as wind speed sensor and position sensor. The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and severa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wind gener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4.
根据风洞试验所需要的试验风速对风扇电机调速的要求,分析了直流电机的调速原理,提出了大型低速风洞风扇电机的调速方法。通过"以小触大"的方式充分利用6RA70调速器的功能特点对8m×6m风洞直流调速系统进行了改造,并详细介绍了6RA70调速器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改造后的调速系统控制精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变速恒频风电系统中,速度传感器的使用降低了双馈发电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变换方式的双馈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利用电流、电压估算转子磁场的位置.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使用DSP控制芯片构建了双馈风力发电实验系统,该系统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算法简单易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准确观测转子角度.  相似文献   

16.
风电功率预测对风电场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风速预测精度可以改善风电功率预测精度。风电场的风不是时刻都垂直有效作用在风机上,风向代表了风速与风机间的夹角,进而决定了垂直作用在风机上的有效风速,因此风向也是影响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因素。分析了风向空间分散性及其带来全场风电功率计算和预测误差的机理,给出了各种误差间的相互关系。算例结果表明,考虑风向的空间分散性,比仅以平均风向计算有效风速得到的全场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小。实例表明,在风速空间分散性基础上考虑风向空间分散性会进一步提高全场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规模海上风电经柔直联网引起的受端电网惯量降低、频率调节能力下降等问题,提出了海上风电与柔直主动支撑系统频率的协调控制策略。在惯量支撑方面,利用直流电容能量主动支撑系统惯量,并通过直流电压建立风机转速与频率的耦合关系,提出了基于差异化转子动能调节的风电场惯量支撑协调控制策略,以提升受端电网惯量水平。在频率偏差调节方面,根据本地直流电压偏差量,提出了基于风机变速控制与桨距角控制的风电场一次调频策略,并设计了基于附加桨距角控制的风电场二次调频策略,以提高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最后,设计了多时间尺度频率支撑控制策略的协调配合流程,并基于RT-LAB OP5600实时数字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策略可有效提升系统的频率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横向磁场直线开关磁阻电机(transverse flux linear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TFLSRM)、全数字控制器与新型位置传感器的直线电机驱动系统,建立了TFLSRM数学模型。新型位置传感器利用了TFLSRM次极边极形,无需在次极安装任何元件,改善了系统可靠性。为改善系统性能,在电流环进行了从牵引力到平均电流的非线性转换,在速度环采用离散时间趋近率控制。基于DSP设计了控制器,测试了新型位置传感器与所提驱动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型位置传感器与TFLSRM驱动系统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风机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关分析的快速估计风电接入对系统关联程度影响的新方法,即通过创建风电机组模型研究风机转速与风速关系.仿真案例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不同类型风速、不同接入地点风机对电力系统相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策略。引入灰色动态预测模型,对传感器故障进行预测。基于风力发电系统模糊模型,设计容错控制器,利用邻近两状态反馈回路补偿失效回路的系统重构方法,重新确定系统反馈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在额定风速以下,传感器发生故障时系统的功率系数和叶尖速比均能保持在最优值,从而实现额定风速以下的最大风能捕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