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孙棣华  唐亮  刘霞  张强 《计算机科学》2012,39(9):220-224
针对目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决策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问题,提出基于车载GPS监控数据,将多维分析技术应用于营运车辆GPS监控数据的分析,从而获得车辆的行驶规律,以加强安全管理。在对现有基础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MDAS总体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的全局网络拓扑结构和五层体系结构。设计了基于DTS和触发器的数据抽取器,分别利用概化和最近点估计地图匹配算法对非空间和空间数据进行预处理,设计了雪花MDAS数据仓库模型、MDAS数据集及基于MDX的数据分析引擎。以此为基础,开发了重庆市道路运输安全管理MDAS。应用表明,该系统符合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决策支持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实现了GPS导航信息在GIS上的可视化、一体化和集成化。该技术也在长庆油田得到了深入的应用,建设成了一个统一的覆盖全油田范围的、具备多功能、支持多种终端产品的车辆监控管理调度系统,平台用户可在全国范围内依靠GPS卫星、运营商网络、长庆油田企业网来实现车辆的精确定位、速度控制、监控、调度、查询等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数据库技术,形成了全新的车辆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实现整个油田公司车辆资源信息的共享。实现了里程统计、油区自建道路及信息点地图采集和绘制,远程协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从宏观上进行交通安全决策和风险评价分析,使长庆油田安全管理的方式、内容、形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提高了车辆安全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小型煤炭运输企业车辆的监控与管理进行研究,以GPS、GPRS、GIS、数据库等技术为支撑,提出燃运车辆GPS监控系统设计,实现燃运车辆GPS监控系统的同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燃运车辆GPS监控系统车辆定位和端口设置实例。  相似文献   

4.
曾凌静 《福建电脑》2009,25(11):109-110
鉴于各个行业对车载卫星定住安全服务系统的需求已越来越迫切,本文提出了应用GPS/GIS等技术集成。主要对福建省出祖车辆、危货车辆、客运车辆以及重型载货车辆等各种营运的安全、管理、生产提供服务。文章在介绍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了本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此系统的一些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垃圾车监控系统是集GIS技术、通信技术、计量技术于一体,结合软硬件编程及数据库技术而实现的对垃圾车营运状况实施现场监管的综合性监控管理系统。根据城市环卫垃圾车营运的实际情况,在车辆GPS在线监控的基础上,加入了车辆称重计量模块,提出了基于车载称重的GIS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将监控系统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实现,系统的核心在于将车辆的载重数据同GPS数据捆绑集中发回,最终通过Google Map将实际车辆的营运情况进行同步显示。  相似文献   

6.
开展山区风电场大件运输道路通过能力快速判别系统的开发可以提高山区风电场的建设效率。本文通过使用RTK采集道路的GPS数据和使用激光测距仪采集道路两侧障碍物的数据信息,获得了道路的数据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在道路图形中加入运输车辆模型,并让车辆模型沿道路模拟运行,通过软件进行判断该车辆能否通过该路段。车辆运动轨迹的仿真与实际在道路上采集的轨迹进行对比,并进行误差分析。相关模型构建的讨论与计算结论对于道路改造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从大量社会车辆中识别出疑似非法营运的车辆,提高交通管理部门行政执法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结合RFID车辆信息数据提出了基于k-mediods的非法营运车辆识别算法,并针对k-mediods算法缺点进行了基于距离贡献率和算法偶然性的2种改进。非法营运车辆识别的实现,首先需要提取出车辆RFID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进而得到车辆运行行为数据,再利用PCA处理得到车辆运行特征数据,最后通过k-mediods算法聚类分析识别出非法营运车辆。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流程清晰,能够有效地识别出非法营运车辆。同时通过对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算法稳定性和对非法营运车辆的正确识别数量,降低了错误识别数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整个交通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大量的营运公交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证司机的规范化操作,保证所有车辆进出站的准时性,将GPS技术应用于公交车辆运营管理工作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该文就主要对公交车辆GPS运营信息数据判别算法进行简单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宋苏镔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22):5323-5324,5327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整个交通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大量的营运公交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证司机的规范化操作,保证所有车辆进出站的准时性,将GPS技术应用于公交车辆运营管理工作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该文就主要对公交车辆GPS运营信息数据判别算法进行简单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着眼于当代物流系统中的车辆运输管理问题没有做到统一的调度和分配,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物联网技术的架构下,合理整合了 GPS 技术、GIS 技术、GPRS 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运用 TMS 理论构建对车辆的管理、运输调度以及客服等多方面功能的系统模型,对车辆的安全行驶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服务社会,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RFID,GPS和GIS技术集成在交通智能监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实现在城市复杂路网情况下对交通车辆的实时监控,并且能通过一定数量的车辆运行状态来判断道路交通的拥挤状况,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对道路上运行的车辆进行动态识别和数据信息交换;依靠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实时获得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将车辆的运行状况以及路网的交通状况以电子地图形式实时地展现给用户。将GPS、GIS与RFID技术综合应用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中,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道路交通车辆的全程监控模型和系统框架。对交通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传统机电系统中的视频监控、收费系统等已经稳定运行多年,但功能相对单一,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重点探讨了高速公路智能管控系统如何与系统外部的专用短程通信(DSRC)道路交通流、全程断面的交通流监测数据、气象状态的监测数据、交通事件的视频检测数据进行无缝接入进行设计。同时,兼顾路网层面的信息服务,实现与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路网中心、周边高速路网、地方道路管理部门、气象部门等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为高速公路运行状态监测、预警、辅助决策、应急管理、信息发布等功能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今天,针对高速公路路政巡逻、道路养护车辆的工作特点,建设一个GP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综合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SM/GPR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之能随时对车辆进行监控、调度,解决车辆管理混乱、组织无序的问题,从而对高速公路路政巡逻、抢险工作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提高高速公路调度、指挥、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前物流运输配送安全管理主要依靠GPS技术进行管理, 缺乏整体安全管理技术手段. 提出了一种物流物联网监控技术. 该技术实现了物联网传感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单兵可视通话指挥系统、司乘人员终端、通讯系统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通过实际项目应用, 验证了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实现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管理运输绩效、处理应急情况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城市机动车数量与日俱增。这样一来就促使城市道路拥挤、交通拥挤以及事故频发等问题日益加剧,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重视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以及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因此本文对基于ITS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6.
陆涛 《软件》2012,33(9):92-94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自己的局域网以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或者在局域网上运行各类业务系统.随着企业局域网应用范围的扩大,保存和传输的关键数据不断增多,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保障网络的安全,维护网络的运行效率,已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网络安全配置,如NAT、PAT、ACL等方面对企业网络安全进行设计和管理,使企业网络的安全性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基于GPRS的汽车道路试验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满足燃料电池汽车道路考核试验远程数据传输的要求,开发了基于GPRS通讯网络的远程数据监控系统,采用嵌入式PC和GPRS调制解调器设计了系统硬件,采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开发了车载单元软件和监控中心软件,车载数据采集单元能够实时采集GPS模块和整车CAN网络数据,并通过GPRS模块将汽车运行的关键参数发送到监控中心,实现了燃料电池汽车道路试验的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实际应用情况表明系统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8.
We are witnessing the clash of two industries and the remaking of in-car market order, as the world of digital knowledge recently made a significant move toward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providers are battling between each other to take over the in-vehicle entertain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while car makers either line up behind their technology or try to keep control over the in-car experience. What is at stake is the map content and location-based services, two key enabling technologies of self-driving cars and future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These content-based augmen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s well as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 require an accurate, robust, and reliable estimation of road scene attributes. Accurate localization of the vehicle is a challenging and critical task that natural GPS or classical filter (EKF) cannot reach.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allowing us to give a first answer to the issue of accurate lateral position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fusion of 4 types of data: a GPS, a set of INS/odometer sensors, a road marking detection, and an accurate road marking map. The lateral road markings detection is done with the processing of two lateral cameras and provides an assessment of the lateral distance between the vehicle and the road borders. These information coupled with an accurate digital map of the road markings provide an efficient and reliable way to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localization obtained from only classical way (GPS/INS/Odometer). Moreover, the use of the road marking detection can be done only when the confidence is sufficiently high (punctual use). In fact, the vision processing and the map data can be used punctually only in order to update the classical localization algorithm. The temporary lack of vision data does not affect the quality of lateral positioning. In order to evaluate and validate this approach, a real test scenario was performed on Satory’s test track with real embedded sensors. It shows that the lateral estimation of the ego-vehicle positioning is performed with a sub-decimeter accuracy, high enough to be used in autonomous lane keeping, and land-based mobile mapping.  相似文献   

19.
道路运政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日常业务数据,但是运输管理部门对这些数据缺乏有效管理和利用,造成数据孤立和数据浪费。文中以提高信息使用价值为目的,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采用工程化方法,利用商务智能技术对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和分析,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最终为道路运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道路运政管理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出道路运政系统的商务智能软件体系结构,最终给出了基于商务智能技术的运政系统的功能模块及后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逻辑的GPS/DR地图匹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个好的地图匹配算法对改善智能运输系统的导航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综合地测匹配算法。该方法把GPS/DR传感器得到的定位信息和电子地图库的数据作为算法的输入,通过逻辑评判输出最佳匹配路段,并在道路拐弯处通过拓扑荧系选择候选道路。仿真实验证明,引用该算法后地图匹配效率和准确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