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设计、生产操作、炉体及冷却壁的维护、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日常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武钢5号高炉长寿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怀远  杨佳龙 《炼铁》2001,20(9):19-22
从设计、生产操作、炉体及冷却壁的维护、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日常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武钢5号高炉长寿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冷却壁穿管修复技术在6号高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冷却壁破损的原因,通过实施穿管修复技术,6号高炉冷却壁恢复正常软水密闭循环。建议在柳钢高炉冷却系统检修时推广应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4.
胡俊鸽 《鞍钢技术》1997,(2):1-8,52
高炉冷却壁采用软水密闭循环水进行冷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具有节能、降耗及延长冷却设备寿命等优点。介绍了采用软水密闭循环的冷却系统的设计要点、参数的确定及系统的管理,并对鞍钢高炉采用此系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钢5号高炉炉体破损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武钢5号高炉(3200m^2)大修停炉破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内衬和冷却壁的破损状况。5号高炉球墨铸铁冷却壁制造质量好,在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的条件下,水管腐蚀、结垢比不用软水的高炉大为减轻,水管破损率低。炉缸、炉底交界处仍是侵蚀最严重部位,最小残存炭砖厚度仅有280~300mm。为减缓炉缸、炉底炭砖侵蚀,应采用高热导率的微孔、超微孔炭砖,提高炉缸、炉底的冷却强度,并采取措施减轻碱金属和锌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针对天铁2#高炉冷却壁破损的现状,对2#高炉4.5、6段冷却壁的损坏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不断摸索,找到了一种让破损冷却壁重新恢复冷却的方法,修复了破损冷却壁,为高炉进一步提高冶炼强度和延长高炉寿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汪学锋  柳萌 《炼铁》1996,15(3):21-25
提出了长寿高炉的基本设计思想。进行长寿高炉设计,必须对高炉合理内型、合理内衬结构和不同部位耐火材料的选择、冷却方式和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的结构、材质与水质等)及其它有关方面综合考虑。武钢5号(3200m~3)高炉设计炉型比较合理,炉缸直径为12.2m,高径比为2.28,并采用了全立式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等先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傅连春 《炼铁》2001,20(9):61-64
武钢1号高炉(2200m^3)第三炉役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及装备,如无料钟炉顶、薄炉衬结构、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铜冷却壁、环保型INBA技术等,于2001年5月投产以来,这些新技术使用良好。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福明  党玉华 《钢铁》2004,39(10):75-78
论述了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现状。在大型高炉设计中,通过优化炉型、采用合理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等技术为高炉长寿创造条件。通过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炉体维护等技术使高炉寿命达到15年以上。对高炉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对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宝钢3号高炉上采用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壁控制系统的设计。阐述软水密闭循环系统运行监视。膨胀罐的水位和压力控制,冷却设备破损水检测以及对热负荷进行自动调节等。  相似文献   

11.
武钢6号高炉强化操作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钢6号高炉(3200m^3)采用了当今世界一系列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经过开炉前的精心准备,科学实施开炉方案,高炉快速达产,其后,很快进入强化冶炼阶段。通过创新思维,加强管理,摸索出了一套适应铜冷却壁薄炉衬高炉的上、下部操作制度,高炉生产水平迅速上升,开炉仅3个月即打破武钢高炉利用系数历史记录,实现了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本钢5号高炉长寿与环保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社  伍积明  高智 《炼铁》2002,21(1):6-9
本钢5号高炉由2000m^3扩容改造为2600m^3,设计采用了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热压小块炭砖、新一代串罐无料钟炉顶、新型INBA炉渣处理、比肖夫煤气清洗、出铁场除尘等一系列长寿与环保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前  赵东铭  邱济松 《炼铁》2002,21(4):6-9
对鞍钢11号高炉(第四代)采用的新技术进行阐述。11号高炉在大修中,采用了烧结矿分级入炉、砖壁合一薄炉衬、法国陶瓷杯、轮法炉渣处理工艺、高炉煤气余压发电、霍戈文内燃式热风炉、软水闭路循环板式换热器、贮铁式主沟及摆动流嘴、炉顶料面监控装置等新技术,使高炉技术装备水平了有了很大提高。11号高炉投产以来的实践表明,采用的新技术在生产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潍钢1080m~3高炉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潍钢1080 m~3高炉设计采用全冷却壁、薄壁炉衬、炭砖-陶瓷杯复合炉底、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PW型串罐无料钟炉顶、内燃式热风炉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以实现高炉“优质、低耗、高效、长寿、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武钢1号高炉扩容大修长寿环保新技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强  臧中海 《炼铁》2002,21(1):1-5
武钢1号高炉大修时采用了联合软水密闭不冷却系统、砖壁合一的薄内衬、铜冷却壁、霍戈文高温内燃式热风炉、紧凑式环保型INBA渣处理系统和德国微孔炭砖等新技术、新工艺,以实现高炉优质、低耗、高效、长寿、环保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6.
安文  李占国 《炼铁》1999,18(5):23-25
唐钢2500m^3高炉设计中采用了皮带机上料,并罐式无料钟炉顶,炭砖-陶瓷怀复合炉底结构,霍戈文式高风温长,寿风炉俄罗斯图拉法渣处理工艺,板壁结合的炉体设备,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水系统等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7.
鞍钢7号高炉大修改造设计中采用了烧结矿分级入炉与小块焦回收、串罐水冷无料钟炉顶、铜冷却壁与双层水管镶砖冷却壁、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炉体薄炉衬结构、微孔炭砖与陶瓷杯复合炉缸炉底结构、平坦化出铁场、外燃式热风炉与双预热系统、嘉恒法水渣处理装置、塔文煤气洗涤系统和TRT余压发电等新技术和新工艺,高炉投产后生产稳定顺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设计值。  相似文献   

18.
胡源申  张文明  岳海峰 《钢铁》2012,47(5):14-19
 对使用开路循环水、预处理循环水、软水密闭、纯水密闭4种冷却水质和循环方式,使用灰铸铁、球墨铸铁、耐热铸铁、铸钢和铜5种材质的一代服役后高炉冷却壁进行了系统解剖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材质冷却壁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抗结垢性能、易加工性能和经济性能,揭示了铁基材质冷却壁的微观破损机制和壁内水管的成垢机制。  相似文献   

19.
依据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第一炼铁厂4BF生产实践,介绍了高炉铸钢冷却壁的破损状况;分析了其破损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冷却壁材质及结构、改进水质、提高软水流量、强化炉体点检和优化炉内操作等一系列相关的处理措施。4BF的实践对铸钢冷却壁的广泛应用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薄壁高炉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汉 《炼铁》2001,20(2):7-10
现代薄壁高炉采用全冷却壁、薄壁炉衬、操作炉型和软水冷却系统,保持炉型、炉衬、炉壳稳定,设计炉龄可达15年以上,单位炉容产铁可达10000t/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