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矿制样中碎缩分特性及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陆东澜  耿学道 《黄金》1990,11(7):36-40
  相似文献   

2.
黄金选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胡春融  杨凤  杨廻春 《黄金》2006,27(7):29-36
近年来,黄金选冶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常规矿石和难处理矿石选冶技术领域均实现了重大突破。文中详细论述了破碎磨矿、重选、浮选、氰化、金银精炼等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同时论述了焙烧氧化、热压氧化、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等难选冶矿石预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自然金的标型及成色特征在金矿床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梁俊红  刘海波 《黄金》2000,21(12):1-5
文中主要对自然金的标型特征和金的成色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自然金一般物理化学特征、形态和粒度标型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其在不同矿床中的表现。金矿床中金的成色与矿床的成因、成矿时代、成矿深度、成矿流体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砂金探采粒度特征及其对砂金勘探地质品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宇辉 《黄金》1997,18(3):9-12
中国砂金探采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粒度特征的变化是造成砂金勘探地质品位贫化的内在因素,认真研究砂金粒度特征及其对勘探地质品位的影响,是进行砂金勘探时降低勘探地质品位贫化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砂金“回头看”工作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焦家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含金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洁心  鲍明学 《黄金》2007,28(9):19-23
通过对焦家金矿床黄铁矿形态、主要成分、微量元素、结构、含金性的分析总结,认为焦家金矿床的成因为中温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共同作用形成.黄铁矿颗粒中以中、细、微粒含金性较高,随着深度增加,其颗粒变小,金的成色增加,但品位降低.  相似文献   

6.
黄铁矿的诸多特征与金矿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换矿是金的最佳载体,黄铁矿出现就预示着一定的成矿信息,它的晶形,粒度,微形貌,S/Fe比值都与金成矿密切相关,尤其是黄铁矿的含金性,可作为金矿化的明确标志,关注这些特征对金矿找矿有十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东升 《黄金》1990,11(6):1-7
  相似文献   

8.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床矿石及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臣  曲少翠 《黄金》2006,27(2):17-20
大磨曲家金矿床为破碎带含金蚀变岩型金矿床,其矿石主要为黄铁绢英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多金属矿化矿石及少量含金石英脉。矿床主要经历热液和表生2个成矿期及5个成矿阶段。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金的赋存状态为包裹体金、晶隙金、裂隙金,以裂隙金和晶隙金为主,二者占79%;金矿物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占69%。  相似文献   

9.
刘吉生 《黄金》2007,28(12):44-46
根据六梅金矿金矿石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阐述了提高该矿石金回收率的技术措施:多碎少磨、合理配球、强化活化、确保浮选时间等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青海某金矿矿床深部原生矿石性质,对其进行了选冶工艺流程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采用浮选—金精矿焙烧—氰化炭浸工艺提金较为适宜。在磨矿细度-200目占70%的条件下,得到产率8.50%,金品位43.07 g/t,金回收率86.27%的金精矿;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提取金,金的作业浸出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