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多变量系统给出了一种具有极点配置的广义最小方差控制器。它能够消除稳态偏差且有扰可测干扰能力,可在线亦可离线配置闭环极点,可用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水轮机调速器的极点配置法设计及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重点阐述了水轮机调速器的极点配置法设计原理与方法,给出了按极点配置原理导出的PID调节器的参数优化公式。同时,介绍了以极点配置调节器为基础的水轮机自适应调节系统的结构。仿真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按极点配置法设计的水轮机调速器能较好地兼顾频率扰动和负荷扰动的性能。而以极点配置调节器为基础的水轮机自适应调速器,不仅具有良好的参数自适应性,而且能使调节系统获得更优良的动态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建立水位调节模式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最优状态调节器的综合主导极点配置方法,对水轮机调节系统在该模式下的极点进行最优配置,得出了调节对象与调节参数之间的最优函数关系。利用正交试验法,得出了研究对象在水位扰动工况下的调节参数的最优整定公式。仿真表明,利用该公式配置调节参数,可得到满意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高阶惯性环节状态反馈极点配置的一种简易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2,他引:10  
控制系统的各种特性和各种品质指标,很大程度上是由系统的极点位置所决定的。因此,系统综合指标的形式之一,是在s平面上给出一组所希望的极点。所谓极点配置就是通过反馈阵的选择,使闭环系统的极点,恰好处于所希望的一组极点的位置上。即是仅通过状态反馈,就能任意配置极点。对于一个确定的状态反馈极点配置问题,当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解时,可以得到不同的状态增益阵。这说明了状态反馈极点配置问题解的不唯一性。由于状态反馈极点配置问题的求解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一定的计算工作量,因而,常常会影响在工程环境中的应用。该文提供一种方法,当被控对象为高阶惯性环节时,可运用代数学中普遍应用的二项式定理,将高阶惯性环节的状态反馈极点配置问题的矩阵运算转换成代数运算,从而简化了状态反馈极点配置问题的求解过程。该方法简单实用,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孔雪娟  彭力  康勇 《电源学报》2004,2(4):274-278
PWM逆变器性能与控制器的设计休戚相关。文中给出了基于主导极点思想的极点配置PID参数确定方法,并针对应用PID电压反馈单环逆变器系统为3阶有零点系统的情况,详细讨论了期望极点参数变化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参数选取的大致范围。实验结果证实了极点配置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王慧  刘宝坤 《电气传动》1998,28(2):19-22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广义极点配置自校正预报控制算法。通过引入双恒等变换,推导出系统和辅助系统的自校正预报模型。它可对极点进行配置,采用独立的控制算法;通过辅助估计器以避免在解Diophantine方程时可能遇到的“病态”问题。仿真表明,由该算法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按稳定度配置极点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把闭环系统的全部极点配置在复平面左半面的一个特定的区域之内,使闭环系统具有预期的稳定度。它定义闭环系统的主极点实部作为目标函数,用最优化方法中的直接搜索法优化搜索反馈矩阵,使其满足对目标函数的要求。此方法不仅可用于能控能观测系统的设计,而且可用于能稳定系统的设计。该方法还具有容易准备和计算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带伺服补偿器的逆变器增广系统的最优极点配置和重复控制结合的单相光伏并网控制技术。分析了基于LCL型滤波器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详细介绍了带伺服补偿器的逆变器的增广系统状态反馈控制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引入了最优极点配置法,利用非主导极点提供的自由度来提高系统的动态抗扰能力。简单介绍了并网逆变器的重复控制技术,设计了基于伺服补偿器逆变器增广系统的最优极点配置状态反馈极点配置和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状态反馈极点配置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一定程度的计算量,因此常常会影响其在工程环境中得到很好地应用。该文提供一种方法,当被控对象为高阶二次环节时,可运用代数学中普遍应用的二项式定理,将高阶二次环节的状态反馈极点配置问题的矩阵运算转换成代数运算,从而简化状态反馈极点配置问题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10.
CVCF逆变器波形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斌  张凯  康勇 《电源世界》2004,(6):51-53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重复控制与引入积分控制的极点配置相结合的混合型控制方案。其中重复控制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极点配置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两种控制文革互为补充。可以同时实现高品质的动态响应和高质量的输出电压波形。  相似文献   

11.
The self-tuning property of the reduced variance overparametrized pole-assignment self-tuning regulator is shown to imply partial system identifiability. The specified closed-loop poles for pole assignment occur asymptotically but the asymptotic closed-loop zero locations generally differ from those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correct variance reduction. This implies that an explicit self-tuning algorithm should be used to implement the overparametrized pole-assignment self-tuning regulator in order to achieve correct variance reduction.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以S/KS问题为例分析了奇异问题的几种处理方法。指出权函数中有虚轴极点时可采用摄动的方法来处理,若对象中有虚轴极点则不能用这种摄动法。采用LMI法虽然可直接处理奇异问题,但需另外设法控制靠近虚轴的极点。处理奇异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扩展H∞控制,但是增加了求解问题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随机负荷扰动给电力系统稳定优化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自动发电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随机扰动和参数摄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方差约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方法。根据鲁棒方差控制(Robust Variance Control,RVC)中不等式约束条件,分析了闭环系统在抑制随机扰动和提高阶跃扰动响应动态性能之间的博弈关系。构造了融合稳态状态方差和控制能量输出约束的优化问题,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获得了鲁棒方差控制器参数。在此基础上,对配置的区域极点圆心坐标值和正标量两个参数进行遗传优化,得到性能指标最优的控制策略。以两区域电力系统模型为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随机扰动并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4.
磁阻式旋转变压器主要用于伺服控制系统中,针对极槽配合方式选择的问题,将信号绕组极对数引入到正弦绕组匝数计算中,推导出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定子齿数、信号绕组极对数和转子极对数之间的配合关系,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样机试验验证了极槽配合方式的可行性。由极槽配合方法,信号绕组的极对等于转子极同一个定子可以与不同  相似文献   

15.
康宇斌  卞玉萍 《供用电》2011,28(5):70-73
对输电线路进行测量时,当观测档处于复杂地形的特殊环境中时,由于在观测档内不能直接竖立棱镜,因而无法用常规的方法观测架空输电线路弧垂,这给测量工作带来困难。针对特殊环境中不同类型杆塔组合的常用设计方案的架空输电线路弧垂观测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种测量方法及推导其计算公式,用以指导输电线路弧垂观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阶跃响应或脉冲响应曲线建立传递函数的数值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脉冲响应的过渡过程时间直接求取对象的极点,原理和算法较简单。仿真例子表明,该方法的建模精度能满足工程的要求,可以用于无零点、无重极点系统的建模。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双凸极单相永磁电动机--工作原理与参数计算   总被引:16,自引:13,他引:3  
介绍了1种双凸极单相永磁电动机.电机有4个定子极和6个转子极,转子上无绕组及永磁体,定子上放置绕组和永磁体.定子极采用阶梯形结构,使电机可以起动.电机结构控制简单,可双向运转,适合于调速控制系统.研究了该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参数的计算,为电机的控制及系统仿真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光栅传感技术在输电杆塔倾斜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监测输电杆塔倾斜状态的几种常用方法,通过分析光纤光栅的传感原理,提出了将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杆塔监测的设想,并设计了光纤传感系统,给出了光纤及光栅传感器的布设方式,介绍了基于TCP/IP协议组网实现远程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双凸极单相永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参数计算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介绍了1种双凸极单相永磁电动机。电机有4个定子极和6个转子极,转子上无绕组及永磁体,定子上放置绕组和永磁体。定子极采用阶梯形结构,使电机可以起动。电机结构控制简单,可双向运转,适合于调速控制系统。研究了该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参数的计算,为电机的控制及系统仿真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积分方程法求解平板导体中含有裂缝的涡流场时,需要大量计算并矢格林函数中包含的广义Sommerfeld积分(generalized Sommerfeld integrals , GSI)。将矩阵束方法推广应用于涡流场中广义Sommerfeld积分的计算,将极点的求解转变为矩阵广义特征值问题的求解,分别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和最小二乘法确定极点和留数,讨论了不同采样间隔和矩阵束参数对极点分布的影响。该方法将GSI转化为有限项级数之和,极大地加速了并矢格林函数的计算。根据涡流无损检测中的几组典型数据,比较了用该文方法和直接数值积分法计算并矢格林函数的精度和求解速度。大量计算表明,在场点与源点距离小于5倍透入深度时,该文方法计算误差均在2 %以下,计算速度较之数值积分法提高100倍以上,为用积分方程法快速计算涡流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