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考察克拉霉素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方法以分散均匀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克拉霉索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按优化后处方制备的克拉霉素分散片各项指标合格,溶出度测定表明本品溶出度较普通片快。结论本法研制的克拉霉素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体现了分散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痛必治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以成型率及重量合格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滴头及冷凝液的温度、贮药槽药液高度、滴距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确定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贮药槽药液高度2cm、滴头温度8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15"C。丹参溶液在270nm波长处紫外吸收一阶导数光谱,振幅值(H)和丹参浓度(c)有线性关系:C=229.398tH-0.t208,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0.80%(n=3)。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质量控制方法简易.快速、可行。  相似文献   

3.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纳米硫化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硝酸锌和硫化氢气体为原料,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纳米硫化锌粒子。探讨了陈化时间、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旋转床转速等工艺参数对产品粒径与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陈化时间48h,反应物浓度0.1mol/L,反应温度45℃,旋转床转速1500-1800r/min。TEM分析表明,所制备的硫化锌干粉平均粒径为42nm,分散性好,颗粒之间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宣肺咳喘方提取物制成滴丸,并优选其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并结合单因素平行实验的方法,以滴丸的硬度、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圆整度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冷却温度、滴头口径,滴速,滴距等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90℃,滴头内径4.1mm,滴距5cm,滴速45滴/min,冷却温度10℃。结论建立的工艺可行,所制滴九符合滴丸制剂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抚顺东露天油页岩制油残渣为原料,用酸提法制备氧化铝,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了抚顺东露天油页岩残渣提取氧化铝的酸溶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850℃,煅烧时间1h,所需原料粒度0.074mm,盐酸浓度为12%,液固比为5∶1,酸溶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5h,各项工艺指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Al2O3浸出率为81.75%;采用均相化学沉淀法由酸溶反应得到的氯化铝滤液制备氧化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偏铝酸钠浓度0.4mol/L,乙酸乙酯与铝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7∶1,反应时间1.5h,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总体系质量的0.3%。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所制得的产物氧化铝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复合固液相变储能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微囊化和定形化制备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优势.用海藻酸钙为载体材料,壳聚糖为复膜材料,廉价的相变蜡作为相变储能材料,考察了壳聚糖浓度、氯化钙浓度、海藻酸钠浓度、芯壁比以及凝固时间对所制备样品热性能的影响,优化出制备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所制备的样品为内部具有空间网状结构平均粒径为0.5mm的密封型小球,相变焓为103.1J/g,峰值温度为26.7℃.  相似文献   

7.
微囊化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喷雾干燥技术,使共轭亚油酸微囊化,对于不同的包埋剂和共轭亚油酸配比对微囊化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产品的热稳定性和溶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共轭亚油酸和包埋剂配比,能降低产品的表面油,在最佳酸方共轭亚油酸:包埋剂I:包埋剂Ⅱ=6:7:4时,产品的抗氧化性优于原料共轭亚油酸,溶出度也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8.
纳米SiC复合镀层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在A3钢板上制备了含有纳米SiC的镍基复合镀层,在M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镀层进行磨损试验,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镀液温度、SiC浓度和pH值等主要工艺参数对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工艺参数范围,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纳米SiC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3A/dm^2,温度30℃,SiC含量5g/L,pH=3.5。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单基球形药的成球质量,在传统球形火药制备的工艺基础上,加入含能增塑剂N-丁基硝氧乙基硝胺(BuNENA),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溶剂含量、水含量、搅拌速度和驱溶速度等),探索BuNENA球形药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棉水比为1∶29、棉溶比为1∶15、初始和预驱溶温度为48℃等合适的原料配比和实验条件下,制备所得的BuNENA球形药质量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肉桂精油-海藻酸钠可食性抗菌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世全  邓靖 《包装学报》2010,2(4):75-78
以海藻酸钠为成膜材料,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肉桂精油来制备可食性抗菌膜。根据膜的力学性能和抑菌性能,确定了可食性膜中添加海藻酸钠、甘油和肉桂精油的最佳质量分数,以及可食性抗菌膜的最佳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在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0mg/mL,甘油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0%,肉桂精油的添加质量分数为2.0%,干燥温度为50℃和干燥时间为4.5h的条件下,所制备的膜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和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农业废料中的油菜秸秆为原料,利用化学活化的方法制备活性炭。利用活性炭对甲基橙的吸附探讨了料液比、活化剂磷酸浓度、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浸泡时间对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影响,得出了活性炭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活化剂浓度60%,活化时间4h,活化温度400℃。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壳聚糖明胶活性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疏水功能的壳聚糖-明胶活性膜。方法通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比的明胶-壳聚糖对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两者的最佳质量浓度比,并研究柠檬酸三丁酯、甘油、吐温-20浓度对活性膜疏水性能的影响。根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膜的抗拉强度作为响应值,对活性疏水膜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探讨各因素交互作用,确定制备壳聚糖-明胶活性疏水膜的最佳条件。结果明胶-壳聚糖的最佳质量浓度比为1∶1,各因素对膜抗拉强度的显著性影响依次是柠檬酸三丁酯甘油吐温-20。经过验证,制备活性膜时,柠檬酸三丁酯、甘油、吐温-20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0.9,0.3,0.1 g/mL,该条件下膜的抗拉强度为20.9 MPa,断裂伸长率为41.34%。结论该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活性膜感官性能、物理性能和疏水性能均良好。  相似文献   

13.
溶胶共沉淀法制备ZrO2超细粉末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李春花  娄彦良 《功能材料》1997,28(3):303-306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溶胶共沉淀法制备ZrO2-Y2O3陶瓷粉末的工艺过程,对粉体进行了粒度,XRD,SEM观察,结果表明,对粉体粒度影响最大的是母液浓度,而母液温度则无明显影响,母液pH值不同影响ZrO2的晶体,正交试验优化出了用NH4HCO3作为沉淀剂制备了ZrO2粉末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母液浓度1.0mol/L,pH=5~6事实表明,用此法制粉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孙琦 《中国科技博览》2014,(10):371-371
目的:通过实验室及生产数据分析,说明水分对阿奇霉素胶囊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优化工艺流程;通过对生产流程的探讨,改进生产设备,得出一种生产胶囊高效而又环保的工艺。方法:通过测定胶囊的溶出度、汇总加速实验数据及对设备因素分析,筛选最佳的物料与设备。结果:实验数据表明,水分对于阿奇霉素胶囊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现存生产工艺存在缺点,筛选设备和物料后流程进一步优化。结论:设计后方案高效环保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脂肪酶在时间-温度指示剂的应用中存在热稳定性能差,温度、pH值对其活性影响较大等问题,采用离子凝胶技术制备脂肪酶微胶囊。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海藻酸钠、壳聚糖、氯化钙浓度为变量,优化脂肪酶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对原脂肪酶与脂肪酶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最适温度与pH值进行研究,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脂肪酶微胶囊结构及形貌进行分析,并对脂肪酶微胶囊在时间-温度指示剂中的应用做出初步研究。得到了脂肪酶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30 g/L,壳聚糖质量浓度6 g/L,氯化钙浓度0.3 mol/L。脂肪酶微胶囊的热稳定性比原脂肪酶有明显提高。脂肪酶微胶囊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具有应用于时间-温度指示剂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江琦  王伟 《材料导报》2011,(2):91-93
以硝酸锌为主要原料,采用沉淀反应结合水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晶型规整的超细氧化锌。采用XRD、TEM和Malven粒度测试仪等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水热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氧化锌产物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的条件下,将含有已知量增塑剂的PVC薄膜,在水、乙酸(体积分数为3%)、乙醇(体积分数10%)和橄榄油等4种食品模拟物中浸泡,在规定的时间点抽取一定量的浸泡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增塑剂含量,研究迁移量及迁移率与时间、温度、模拟食品属性、增塑剂初始浓度及包装材料厚度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模拟物的食品属性对增塑剂的迁移行为有显著影响;增塑剂溶出种类数、迁移量和迁移率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薄膜厚度增加,则增塑剂迁移量大,迁移率降低;薄膜中增塑剂初始浓度高,则迁移量大,迁移率低。  相似文献   

18.
马林  杨丽珍  李福芸 《纳米科技》2011,(6):41-43,59
以硫酸锌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比较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氧化锌的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反应时间制备的纳米氧化锌均为六方晶系的纤锌矿结构,颗粒大小平均为52.14nm,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及焙烧温度对纳米氧化锌的光催化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反应时间1.5h、硫酸锌的浓度0.25mol/L、焙烧温度450℃时,纳米氧化锌的光催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克拉霉素漂浮-生物粘附微囊的制备及漂浮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克拉霉素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乙基纤维素载药微球(EM),并通过内部凝胶化法进行包衣制得海藻酸钠-乙基纤维素载药微囊(AEM),最后通过离子交联法进一步包衣制得壳聚糖-海藻酸钠-乙基纤维素微囊(CAEM).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囊中药物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了微囊的体外释放及漂浮性能.结果表明,EM及CAEM球形度均较好,药物包封率分别为80.9%~97.3%及72.3%~78.2%;载药量分别为16.2%~49.8%及7.1%~12.7%.CAEM在pH为5的醋酸缓冲液中,6h的累积释放率为56.6%~76.9%,漂浮率>70%,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及良好的体外漂浮性能.CAEM有望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提高胃粘膜药物浓度,从而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20.
纸包装材料用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纸包装材料用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制备工艺,对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糊化温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糊化温度80℃,单体浓度0.7mol/L,引发剂浓度2.19m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h,单体和引发剂分两次投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