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根锁 《四川建筑》2007,27(6):185-187,190
通过对不良地质地段隧道开挖常用辅助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结合南京九华山隧道不良地质条件,针对性的提出了九华山隧道不良地质地段开挖辅助施工技术,并对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公路隧道施工及其不良地质段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从隧道洞口施工、富水断层破碎围岩施工、岩溶地段施工等方面,论述了公路隧道施工及其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技术,并对其施工处理技术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升公路交通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隧道洞口、岩爆、涌水三方面,介绍了隧道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技术,并总结了隧道不良地质段的施工管理措施,提出了不良地质段的施工原则与注意事项,从而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隧道工程施工中,如果洞口处于不良地质段,会对工程整体施工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切实做好不良地质段的处理工作,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来保证隧道洞口顺利施工。论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从隧道洞口的特点出发,对隧道洞口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隧道不良地质超前探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不良地质超前探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综合地质方法、工程物探方法、数值分析方法等,其中工程物探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探测方法。本文结合武水高速公路武隆隧道建设实践,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地质雷达和多波工程地震仪对隧道不良地质进行了超前探测,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有效地指导了施工。  相似文献   

6.
《四川建材》2017,(4):197-198
为了降低隧道施工风险,需要做好不良地质的处理工作。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了隧道浅埋富水地段的处理方案,最后对不良地质隧道浅埋地段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岩溶区隧道主要的不良地质为富水型岩溶管道、充填型溶洞、岩溶空腔等,如何精准判断隧道掌子面前方是否存在上述不良地质,对岩溶区隧道施工至关重要.以某岩溶区隧道溶洞探测方案为依托,首先采用弹性波发射法(TSP)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进行探测,查明了前方不良地质的分布范围与分布特征,然后采用超前水平钻探技术对地质异常带进行验证与...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隧道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加、覆盖面的增大,难免遭遇不良地质段,如何实现此地段的安全施工成为行业内的一大研究热点。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隧道施工安全形势,提出导致施工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控制要点,具体阐述了几种常见不良地质段施工控制技术,最后就崂山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段施工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瓦窑坡隧道岩溶地质超前预报综合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瓦窑坡隧道施工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存在岩溶、冲沟浅埋段和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其中,岩溶是本隧道施工的最主要地质问题。根据隧道地质、地形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隧址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地表溶蚀强烈,见多处岩溶漏斗,根据瓦窑坡隧道施工的特点,以地质法为基础,以TGP206地质超前预报系统为主要手段,结合地质雷达和钻探等地质超前预报综合技术,进行岩溶地质超前预报。开挖结果证明,瓦窑坡隧道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应用是基本成功的,值得在同类隧道施工地质预报中借鉴。  相似文献   

10.
胡继龙  王卫花 《山西建筑》2010,36(32):336-337
结合木冲隧道施工实践,提出了对断层破碎带、溶洞、涌水等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围岩或初期支护发生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为类似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杜志仁 《山西建筑》2009,35(25):358-359
结合TBM掘进技术在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线施工实践,对TBM双盾掘进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衬砌施工以及遭遇不良地质情况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以进一步推广TBM掘进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文清  严绍洋 《山西建筑》2012,38(2):180-181
针对景婺黄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及病害严重,路线区域地下水丰富等众多特点,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其围岩进行了监控,并对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改进施工工艺,从而保障了工程施工质量,节约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3.
汪志成 《安徽建筑》2006,13(2):43-46
文章结合宜(昌)万(县)铁路八字岭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TSP、地质雷达和超前水平钻孔3种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在地质不良的长大隧道开挖中的应用,指出了目前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宜万线隧道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浅埋隧道不良地质段的地质环境特点,对隧道浅埋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方法优化比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为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从而有助于我国公路建设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申见红  王海军 《山西建筑》2009,35(15):325-326
介绍了水平旋喷桩预支护技术在酸刺沟煤矿铁路专用线隧道不良地质地段支护施工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水平旋喷桩加固机理、施工工艺及施工措施,实践证明水平旋喷桩在软弱围岩隧道工程中预支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隧道监控量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主要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及设计资料和已经揭露的地质情况,采用仪器设备和地质数学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围岩级别变化、不良地质做出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优化方案并指导施工,有效地控制灾害。  相似文献   

17.
勾通 《山西建筑》2009,35(10):319-320
通过对重庆地区某隧道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的论述,就隧道施工常见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型、成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避免或减少隧道施工中不良地质现象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隧道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松散地层、不良地质构造、溶洞、煤系瓦斯地层、采空区等不良地质,详细介绍了该隧道穿越不良地质的治理措施,积累了不良地质管线隧道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9.
谢铁军 《山西建筑》2007,33(15):155-156
主要介绍了齐岳山隧道运用TSP203、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钻探、5m短距离超长钻探进行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在DK362+277溶腔处的综合应用及溶腔判定、揭示过程情况,并重点阐述了该溶腔的注浆加固施工技术,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距离引水隧洞常具有大埋深、长洞线、大洞径、高地应力水平、极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等特点 。大埋深和高地应力引起的岩爆及高涌水等地质问题对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和控制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对不良地质段的施工进度控制是整个工程能否按时完工的重中之重。结合循环网络的系统仿真与网络进度计划分析技术,提出了针对不良地质条件下长距离引水隧洞施工全过程进度仿真与实时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对实时进度施工方案的变更和选择提供可行性研究和科学依据,为准确、迅速进行实时进度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增强实时施工进度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