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18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对外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龙芯系列CPU的最新研究成果——龙芯2号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简称龙芯2号),并与江苏梦兰集团正式签署了《关于设立龙芯产业化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议》。在短短的22个月时间里,龙芯2号CPU性能比龙芯1号提高了10倍,已达到英特尔奔腾III的水平,而一条以龙芯产业化为目标的高科技产业链也已经初步形成。龙芯2号是国内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研制是在国家863计划计算软硬件技术主题重点课题和中科院知识新工程重大项目共同支持下完成的。龙2号支持64位Linux操作系统和X-indow视窗系…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开放日上,龙芯2号正式对外公开。据悉,龙芯2号比2002年9月份推出的龙芯1代产品有了巨大的进步。作为国产化CPU龙芯2攀上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高峰,人们普遍对其开发进展和产业化进程极为关注。  相似文献   

3.
事件     
《互联网周刊》2005,(12):6-6
国产64位CPU"龙芯2号"诞生4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被国人寄予厚望的国产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龙芯2号"问世。采用0.18微米制程工艺制造的"龙芯2号",最高时钟频率为500MHz,实测性能是1.3GHz的威盛处理器的2-3倍,这已经基本和英特尔奔腾3处理器处于同一水平。和22个月前发布的"龙芯1号"相比,定位在Linux桌面网络终端、低端服务器、网络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多媒体网络终端、无盘工作站等应用的"龙芯2号",性能提高幅度也达到了10倍。科技部、信产部和中科院计算所还将与早先成立的龙芯产业联盟、龙芯开放实验室一起,逐步围绕"龙芯2号"大力打造更为成熟和更具操作性的产业链:中科院计算所和江苏梦兰集团合作建立的"中科梦兰"龙芯产业化基地正式揭牌;海尔与江苏梦兰将联手生产、研发、销售基于"龙芯2号"的系列税控收款机、POS机以及电脑;信产部还将针对微软的WinCE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展向"龙芯2号"平台的移植工作。(陈琼)  相似文献   

4.
《电脑爱好者》2005,(8):11-11
3月29日,中科院计算所宣布正式发布龙芯2号CPU,据中科院透露,龙芯2号采用0.18微米的工艺,实现主频500MHz、SPEC CPU 2000测试分值超过300的64位通用CPU芯片。SPEC分值的指标意味着这款芯片的实际性能与1GHz的奔腾4差不多,是龙芯1号实测性能的10到15倍。  相似文献   

5.
Dr.B T 《电脑自做》2006,(11):125-130
2006年9月13日是我国龙芯计划一个重要的里程碑。“64位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简称龙芯2E.英文名为Godson-2)”通过科技部验收.该处理器最高主频达到1GHz.实测性能超过1.5GHz奔腾4处理器水平。同日.“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值得注意的是,龙芯2家族中.2E是第一款量产的处理器.同时.装备龙芯2E的龙梦电脑即将投入市场.这标志着龙芯2代处理器进入产业化进程。 龙芯2从最初型号发展到现在的2E.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龙芯2采用MIPS架构.比起目前的主流CPU性能究竟如何?龙梦电脑能和大家熟悉的主流PC竞争吗?Windows操作系统能否支持龙芯处理器?应用程序软件能否满足大众的需求?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2002年23期刊登的《我们都有“中国芯”——龙芯和威盛中国芯》一文,得到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龙芯1号”的成功问世,标志着我国已经结束了在计算机关键技术领域的“无芯”历史,小怪的心情也是跟大家一样激动。现在,另一款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的“方舟2号”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又问世了。有人甚至认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龙芯1号”和“方舟2号”不亚于“两弹一星”。“方舟2号”真的能  相似文献   

7.
龙芯2号处理器的同时多线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适合龙芯2号处理器的同时多线程处理器模型,并介绍了具体的微体系结构设计以及相应的Linux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案.通过在设计的龙芯2号同时多线程处理器上启动Linux操作系统,并运行应用程序,例如SPEC CPU2000,进行性能评测.结果表明,龙芯2号同时多线程处理器通过挖掘线程级并行性,将龙芯2号处理器的性能提高了31.1%.  相似文献   

8.
龙芯2号微处理器的功能验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开发龙芯2号这样的高性能通用处理器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艰巨任务.龙芯2号处理器的设计规模和复杂度比龙芯1号增加了许多倍,如何保证设计的正确性是一个重大挑战.简单的系统级测试已经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这就要求采用多种有效的、先进的验证方法和工具帮助设计者尽可能早的发现和改正设计错误.主要介绍了在龙芯2号处理器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采用的功能验证流程和主要验证方法.模拟仿真是主要的验证手段,新的形式化验证方法也应用到了验证流程当中.  相似文献   

9.
龙芯2号问世了,人们热切地期待龙芯3号、4号早日问世,因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0.
龙芯2号处理器设计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介绍龙芯2号处理器设计及其性能测试结果.龙芯2号采用四发射超标量超流水结构。片内一级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各64KB,片外二级高速缓存最多可达8MB.为了充分发挥流水线的效率,龙芯2号实现了先进的转移猜测、寄存器重命名、动态调度等乱序执行技术以及非阻塞的Cache访问和load Speculation等动态存储访问机制.龙芯2号处理器采用0.18gm的CMOS工艺实现,在正常电压下的最高工作频率为500MHz,500MHz时的实测功耗为3~5W.龙芯2号单精度峰值浮点运算速度为20亿a/秒,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为10亿a/秒,SPECCPU2000的实测性能是龙芯1号的8~10倍,综合性能已经达到PentiumⅢ的水平.目前芯片样机能流畅运行完整的64位中文Linux操作系统,全功能的Mozilla浏览器、多媒体播放器和OpenOffice办公套件,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桌面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国产龙芯处理器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2005年4月24号,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在中科院献情报中心报告厅举办“龙芯2号技术方案应用研讨会”。本次大会由北京AKAE嵌入式研究中。承办。这是继成功举办“2004年首届龙芯开发大会”之后,龙芯爱好们交流和学习的又一次盛会,大会共吸引300余住龙芯爱好参加,200多位与会为龙芯的发展献计献策,充分体现了龙芯处理器在中国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软件》2003,(12):5-5
2003年12月20日,在中科院计算所开放日上展出了龙芯2号,公布了龙芯CPU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SoC设计中大量使用IP,其验证充分与否决定了设计的成败,其中处理器IP的验证十分复杂耗时。该文介绍龙芯1号IP的验证流程,阐述龙芯1号 IP的基本结构及功耗低、配置丰富等特点。建立龙芯1号IP的仿真环境平台,提出平台的改进思路,其验证流程比传统验证流程更具多样性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14.
功能部件是处理器中进行指令运算的核心单元,它的算法及其实现直接影响到处理器的总体性能.介绍了龙芯2号处理器的功能部件,探讨了从算法到物理设计等不同层次的功能部件设计方法.龙芯2号功能部件分为两个定点ALU和两个浮点ALU实现,除实现完整的MIPS定、浮点指令集外,还实现了龙芯2号类MMX自定义多媒体指令集以及定点操作在浮点部件(FPU)中的数据通路复用.龙芯2号浮点部件遵照IEEE754和MIPS相关标准,浮点加法4拍完成,浮点乘法5拍完成,浮点除法4~17拍完成.物理设计支持0.18μm工艺下主频500MHz的标准单元实现,浮点单精度峰值性能达到2GFLOPS.双精度峰值性能达到1GFLOPS.  相似文献   

15.
龙芯2号的推出,使得中国人对于信息产业的未来更添了一份自信。在评价龙芯2号产品的同时,有比它更重要的东西,那才是支撑中国信息产业进一步走向辉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竞 《互联网周刊》2003,(13):19-19
“星光1号”、“星光2号”、“方舟1号”、“方舟2号”、“神威1号”、“龙芯1号”……中国“芯”在一颗接一颗地诞生,而随着中外厂商的纷至沓来,芯片制造业也在中国“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7.
以国产CPU龙芯2号为核心设计符合PC104 PLUS标准的处理器模块,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机载视频记录系统。在阐述整个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龙芯2号PC104 PLUS处理器模块的设计、视频压缩系统的实现及上层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基于SimpleScalar的龙芯CPU模拟器Sim-Godson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现代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的设计越来越复杂,模拟器在处理器设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龙芯2号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高性能通用处理器.最早开发的龙芯2号的模拟器ICT-Godson是信号级模拟器,它模拟了处理器的所有细节,十分准确,但速度和灵活性有较大限制.文章基于SimpleScalar工具集,设计并实现了龙芯2号的模拟器Sim-Godson.Sim-Godson具有高速度和高灵活性的优点,且准确性也很高.在3.0GHz的Pentium4微机上,Sim-Godson速度约为500K指令/s.大部份测试程序在Sim-Godson上的IPC(Instruction Per Cycle)与ICT-Godson相差不到5%,达到了很高的准确性.Sim-Godson在龙芯2号的性能分析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龙芯1号处理器结构设计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26  
首先介绍了龙芯处理器的研制背景及其技术路线。分析了龙芯处理器坚持高性能定位、稳扎稳打的设计策略以及兼容主流处理器的原因,并指出在目前达到与国外相同主频的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应走通过优化处理器结构来提高性能的道路,并以处理器结构技术的突破为根本。然后介绍了龙芯1号处理器的体系结构设计,包括基于操作队列复用的动态流水线设计、在乱序执行的情况下实现精确例外处理、取指与转移控制结构、存储管理以及针对缓冲区逐出攻击的系统安全设计等等。测试表明龙芯1号处理器的指令流水线效率高,其安全设计能有效防范使用缓冲区送出技术进行的网络攻击。但龙芯1号处理器的Cache过小,在组织方式上也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以下简称龙芯2E)配套北桥的总体架构、模块互连以及各个模块的设计和优化工作。测试结果表明,优化使龙芯2E系统的FTP上传带宽提升了36.6%,系统的整体性能达到了In-tel Pentium4 1.4 GHz的水平并足以胜任各种格式流媒体的解码和播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