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施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永奇  陈连军 《人民黄河》1997,19(10):53-56
随着沿黄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进入90年代以来,下游山东段在春灌季节连年发生断流,且有严重发展趋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已成为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和战略资源。在现有水利工程条件下,要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关键是要做好黄可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在分析黄河水资源管理调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黄河下游,沿黄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属资源性缺水严重的地区。黄河横穿滨州市中部,河道长94KM,是该市最主要的客水资源,据统计,全市70%的农业灌溉用水由黄河供给,110余万城乡居民的生活和部分工业用水依赖黄河,黄河水资源已成为滨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1 滨州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刘晓民  吴黎明  万峥 《人民黄河》2007,29(10):16-17,52
内蒙古沿黄地区资源富集,工业发展和城镇化使用水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自黄委对黄河干流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内蒙古每年均超指标用水。在近期黄河水资源总量难以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企业投资对沿黄灌区进行节水改造,以初始水权为基础,采取水权转换的方式来满足区内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用水需求,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利》2006,(16):1-2
编者按:为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与环境的改善,国务院目前发布了《黄河水量调度条例》,该条例于2006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5.
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沿黄地区资源富集,发展电力及煤化工业是实现这一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沿黄地区的工业快速发展需要水资源作为保障,在近期内蒙古黄河水资源总量难以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企业对沿黄灌区节水改造投入,以内蒙沿黄地区初始水权为基础,通过水权转换的方式满足沿黄地区迅速发展的电力、煤化工业用水需求是解决沿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沿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新  张娜  刘尊黎  秦海霞 《人民黄河》2007,29(4):44-45,79
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应用实码遗传算法对河南省沿黄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沿黄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大部分处于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是,沿黄地区只靠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已经难以支持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黄河过境水量占全省总入境水量的89%,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对解决沿黄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局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东黄河水资源及水环境与沿黄经济发展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是山东省最大的客水资源。本文阐述了黄河下游洪水给沿黄带来的危害、综合利用黄河水资源给山东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以及黄河水资源及水环境对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陈洁 《山东水利》2011,(10):41-42
为解决黄河信息系统应用单一、数据异构、信息不共享、无法实现对全河水资源的统筹管理等问题,尝试将原黄河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完善,建设一个集水量调度管理、防洪减灾、水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以便对黄河水资源从水量和水质上实现统一管理.促进沿黄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缺水已成为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1世纪黄河流域将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巨大大力。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发挥黄河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对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月中旬以来,黄河干流潼关—小浪底河段遭受严重污染,龙门以下河段水质均超过Ⅴ类,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污染物主要来自渭河、汾河、涑水河等支流及入黄排污口。造成这次污染的原因除黄河流量小等自然因素外,还有流域内各省(区)水污染防治不力、污染治理严重滞后等人为因素。这次污染严重影响了沿黄城市生活和生产供水。因此,建议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加强黄河水资源保护法规建设,将黄河列入全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点,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1.
1992年夏季,黄河下游来水很少。山东境内出现长时间的断流,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人畜吃水也一度出现困难。黄河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日趋严重。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已是黄河下游沿黄地区发展灌溉的必由之路。1 沿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地下水  相似文献   

12.
吴湘婷  原小利  乔钰 《人民黄河》2012,(9):50-51,54
河南沿黄地区资源性缺水严重,黄河水资源是河南沿黄地区的重要水源。当前河南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着引黄指标约束日益趋紧、引黄涵闸引水能力低、缺乏调蓄设施等状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做好水资源优化配置规划、建立多水源配置的激励机制、改善涵闸引水能力、加快引黄调蓄设施建设、推进水价改革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颖秋 《人民黄河》1997,19(10):33-36
分析认为,黄河断流的原因有三:一是流域内水资源不足,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二是黄河水的管理和统一调配不够有力;三是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黄河断流对下游沿黄地区经济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对河道整治和防洪以及对下游地区及河口的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提出缓解黄河水资源不足、减少断流出现的对策和建议;强化黄河水资源的法制管理;进一步明确赋予黄河水利委员会代表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对黄河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山西省沿黄河干流4市19县(市)利用黄河干流水资源现状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和沿黄地区发展需要,提出加大开发利用黄河干流水资源的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进入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河道连续发生断流,且有初始时间提前、时段延长、河段向上延伸的趋势。黄河断流给下游及沿黄地区带来不利影响,对黄河下游防洪和生态环境也造成威胁。要避免和缓解断流发生,必须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实现国务院批准的分水方案以法管水;在枯水年、枯水季节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积极兴建干流调蓄工程,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前,黄河一方面是河道断流,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另一方面是沿黄灌区仍然大水漫灌,水资源严重浪费。笔者认为,大力推进黄河水资源产业化进程,是解决黄河水资源当前及长远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裴勇  龚华  张锁成 《人民黄河》2001,23(8):16-17
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预测了21世纪初期沿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五”期间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布局以及工程建设安排的原则。为促进沿黄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并保障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充分考虑各省(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安排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了“十五”期间各类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安排的规划意见,工程安排上突出了节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水资源十分短缺,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坚持开源、节流、保护三并重的方针,上、中、下游兼顾,近、中、远期结合.应综合运用行政的、技术的、经济的措施促进依法取水、优化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服务于沿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必须建立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区域管理服从流域统一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旱情紧急情况下黄河水量调度工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岩  薛建国 《人民黄河》2003,25(10):17-18
2003年1~7月,黄河主要来水区来水严重偏枯,水资源供需缺口大,黄河水量调度面临着自1999年实施全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根据我国《水法》的有关规定,黄委编制了《2003年旱情紧急情况下黄河水量调度预案》,并经国务院同意,由水利部印发沿黄有关省区和有关枢纽管理单位实施。经过有关单位、部门的共同努力和采取综合有效措施,调度期内,在确保黄河不断流的前提下,较好地协调了沿黄地区城乡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用水。为了今后水调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黄河水量调度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断面流量控制责任制;黄河干流重要水利枢纽进行统一管理调度:《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条例》和《黄河水量调度规程》等法律法规尽快出台。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东水资源状况和引黄供水现状,重点分析目前山东沿黄地区在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建立山东黄河水权转换制度的必要性,并就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明晰初始水权、推动山东黄河水权转换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