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关禄  刘时杰 《贵金属》1989,10(1):8-13
1.前言冶炼厂处理硫化铜精矿或金精矿所产出的阳极泥以回收金、银、硒为主,含钯、铂不到万分之一,仅作为副产品.对这类阳极泥的处理,技术上较为成熟.大冶炼厂多使用火法流程——焙烧、蒸硒、浸出脱铜,熔炼多元合金电解得纯银,银阳极泥分银后熔炼金阳极电解得纯金,从电解母液中回收钯、铂.中小冶炼厂多使用容易见效的湿法流程——硫酸介质中鼓风氧化或加入氧化剂(高铁盐、二氧化锰、氯酸钠)或加压氧浸脱铜,然后水溶液氯化或先硝酸浸银再氯化,从氯化液中回收金、钯、铂.对一般含二氧化硅或硫酸铅高的阳极泥则可用选-冶联合流程,即先浮选分离铅、二氧化硅后再冶炼处理,分别回收贵金属.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从铜阳极泥中提取贵金属采用的传统工序为:硫酸化焙烧脱硒,浸出脱铜,火法富集,电解回收金银。火法熔炼过程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直收率低。为提高直收率,改善环境保护,各有关单位近年来都积极开展了改进现有工艺的试验研究工作。标题的方法就是从含Cu15%,Ag17%,Au500克/吨,Pb 7%的铜阳极泥经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处理铜阳极泥的流程通常包括:硫酸化焙烧蒸硒、浸出脱铜、火法炼制金银合金及金银电解等工序。方法虽然比较成熟,但是过程复杂,生产周期长,金属回收率不高,特别是在火冶过程中放出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因此,寻找高效率、低公害的处理方法已成为科研的重要课题,也是生产实际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高砷低金银的铅阳极泥的高压脱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熊宗国 《贵金属》1992,13(3):30-34
以高砷低金、银铅阳极泥为原料研究了湿法处理流程。包括加压浸出脱砷;混酸浸出锑、铋、铜和铅;浸出渣熔炼、电解得成品银;银阳极泥提取金。  相似文献   

5.
铜阳极泥加压酸浸预处理脱铜富集贵金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山明  王吉坤  徐志峰  汪金良  干磊 《贵金属》2014,35(4):48-53,59
铜阳极泥是铜电解精炼中的一种副产品,是回收贵金属的重要原料。以空气代替氧气为加恪气体,系统悁究了铜阳极泥加恪酸浸预处理工艺。悁究的影响因素包括硫酸浓度、空气分恪、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等。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铜的浸出率高达98%;碲、硒、银的浸出率分别为49%、13%、1%。试验数据表明:铜阳极泥经过加恪酸浸预处理,几乎所有的铜和部分的碲,能有效的从贵金属中分离出来,使贵金属得以富集。机理悁究表明:充分利用阳极泥中水溶性铜离子的自催化氧化作用,能有效提高铜的溶解速度。  相似文献   

6.
《贵金属》1977,(2)
目前,国内外处理铜阳极泥提取有价金属,大都采用下述流程:水洗、硫酸化焙烧、蒸硒、浸出脱铜、然后在贵铅炉、分银炉火法,富集贵金属。再进行银电解、金电解,分别获得成品银、金、最后从金电解母液中回收铂族金属。上述流程存在不少缺点:工艺流程冗长而复杂,金属实收率低(硒60—80%,银70—90%,金—90%);由于工艺  相似文献   

7.
铜的湿法冶炼过程中,浸出时由于矿石的性质、机械操作、其他原因造成电解液中铁含量达不到电解生产要求。湿法冶金过程中主要耗能工序就是电解过程,对除铁方法进行研究,对比各种除铁方法的优势。讨论Fe~(2+)和Fe~(3+)的处理方法,为生产实践找到更优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贵溪冶炼厂一车间是从铜电解阳极泥中回收金银的生产车间,1987年建成投产。阳极泥经硫酸化焙炼后,采用湿法工艺生产粗金粉和粗银粉。目前,生产能力已达日产  相似文献   

9.
比较从低品位电工电子废料中选择性回收铜的3种湿法冶金方法。首先将废料熔炼成Cu-Zn-Sn-Ag合金,并采用SEM-EDS和XRD进行表征。对合金进行阳极溶解,首先采用氨溶液和硫酸溶液对合金进行电沉积或在氨-硫酸铵溶液中浸出,然后进行电沉积铜。实现了各种金属分离,Pb、Ag和Sn等沉积在阳极泥中,而铜则转移至电解液中并在阴极上还原析出。最佳的处理条件为在硫酸溶液中浸出,获得的最终产品为高纯Cu(99%),电流效率为90%。采用氨浸出可使Cu离子富集在电解液中,利于后续的电沉积,但是自发溶解的速率较低。在氨-硫酸铵溶液中进行阳极溶解不利于各种金属在阳极泥、电解液和阴极沉积物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0.
比较从低品位电工电子废料中选择性回收铜的3种湿法冶金方法。首先将废料熔炼成Cu?Zn?Sn?Ag合金,并采用SEM?EDS和XRD进行表征。对合金进行阳极溶解,首先采用氨溶液和硫酸溶液对合金进行电沉积或在氨?硫酸铵溶液中浸出,然后进行电沉积铜。实现了各种金属分离,Pb、Ag 和Sn等沉积在阳极泥中,而铜则转移至电解液中并在阴极上还原析出。最佳的处理条件为在硫酸溶液中浸出,获得的最终产品为高纯Cu(99%),电流效率为90%。采用氨浸出可使Cu离子富集在电解液中,利于后续的电沉积,但是自发溶解的速率较低。在氨?硫酸铵溶液中进行阳极溶解不利于各种金属在阳极泥、电解液和阴极沉积物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1.
《贵金属》1977,(2)
硫化镍二次电解阳极泥,在500℃燃烧脱硫后,含铂、钯、金约1.5—2%,镍、铜、铁45%以上,尚需进一步富集后,才能进行贵金属的分离,提纯。过去,脱硫料加20%硫酸,在550℃焙烧3.5小时,焙砂用稀硫酸浸出,浸出条件为:起始酸度120克/升,固∶液=1∶6,80—90℃搅拌浸出二小时。贵金属可富集2.5  相似文献   

12.
Sb在铜电解液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Sb在铜电解液净化中的应用。铜阳极泥分银渣 (含Sb 2 1.35 %)以及由Sb2 O3 和BaSO4 合成的吸附剂能选择性吸附电解液中的As,Sb ,Bi。在确保电解液主要成分不变的情况下 ,不论是分银渣还是合成吸附剂都能从铜电解液中吸附 90 %Bi,80 %Sb及部分As。在讨论吸附机理的同时 ,还研究了阳极铜含Sb对电解过程杂质在阳极泥和电解液之间的分配比例的影响。发现提高Sb在阳极铜里的相对含量可增大电解过程As,Sb ,Bi进入阳极泥的比例 ,从而为铜电解净液寻找了一条方便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铜铅电解精炼过程中,几乎全部贵金属和大部分稀有金属都进入电解阳极泥,此外阳极泥中还含有大量铜铅等有色金属,因此,阳极泥的处理和综合回收有价元素己成为有色冶金中的重要课题,受到普遍重视。近几年来国外对阳极泥的现行处理流程作了若干改进,对新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遵照毛主席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硝/硫混酸体系中浸出铜阳极泥中硒的动力学和影响硒的浸出过程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硒的浸出速率与搅拌速度无关,而与浸出温度以及硫酸和硝酸的浓度相关。硒的浸出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硒的浸出活化能为103.5 k J/mol,硒的浸出主要由化学反应控制,硒的浸出与硫酸浓度无关,而与硝酸浓度相关,其反应级数为0.5613;在第二阶段,硒的浸出活化能为30.6 k J/mol,硒的浸出由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控制。此时,硒的浸出与硝酸的浓度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15.
铜阳极泥处理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处理铜阳极泥的传统方法为硫酸盐化焙烧蒸硒,稀硫酸浸出铜,贵铅熔炼,灰吹分银,金银电解。此法适应性强,工艺亦较成熟,但生产周期长,金属直收率低(Se 和Ag 约80%,Au 约70%,Te 约40%),且在贵铅、分银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烟尘,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6.
硫脲浸出银时其他矿物之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硫脲浸出硫化矿时共存矿物FeS_2、Sb_2S_3、CuFeS_2、FeAsS的浸出行为.并考查硫脲浓度、Fe~(3+)浓度、硫酸浓度及温度对银和杂质浸出的影响.银的最宜浸出条件是25℃、〔THIO〕=0.1mol/L、〔H_2SO_4〕=0.06mol/L、〔Fe~(3+)〕=0.04mol/L时经2h浸出,浸出率90%以上.当〔THIO〕≤0.3mol/L时,银的浸出反应是〔THIO〕的0.24级反应,〔Fe~(3+)〕≥0.12mol/L时,银的浸出反应是〔Fe~(3+)〕的0.27级反应.酸性硫脲溶液浸出银选择性良好,杂质铁、锑、砷、铜等因氧化反应而少量浸出,共存矿物氧化反应难易的顺序为:CuFeS_2>Sb_2S_3>FeAsS>FeS_2.黄铜矿因表面风化部分铜呈可溶状态存在,加上易被Fe~(3+)氧化,因此铜的浸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氰化浸出-电积法从铜阳极泥提取金和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化焙烧、稀硫酸浸出铜--氰化浸出、电积提取Au和Ag--还原熔炼回收Pb、Bi、Sn和微量Au、Ag工艺处理铜阳极泥,具有流程简短,回收率Au≥99%,Ag≥99%,Cu、Pb、Bi、Sn综合利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铜电解阳极泥处理从中回收金、银、硒、碲和铂族金属的方法。系统地介绍了铜阳极泥的一般物相组成,经典工艺目前脱铜过程的强化,熔炼设备的改进,提高、硒、碲回收以及铜阳极泥处理的新方法——浮选法,硝酸浸出法,氯化法;采用有机试剂沉淀和溶剂萃取在金、银精炼中间产品中回收铂族金属的研究概况;等等。指出了选冶联合法是铜阳极泥处理比较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脱铜阳极泥中浸出贵金属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永斌  胡龙  李骞  殷维  徐斌  姜涛  饶雪飞 《贵金属》2017,38(1):60-64
采用硫代硫酸盐浸出脱铜阳极泥中的贵金属金、银和钯,研究氧化焙烧、碱预浸出和酸预浸出的预处理工艺对提高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方式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硫、砷、锑、铅等元素对浸出效率的影响,采用氧化焙烧-酸预浸出-硫代硫酸盐浸出的方案,金、银和钯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3.45%、96.32%和76.04%。  相似文献   

20.
铁酸锌是锌中性浸出渣中的主要物相,热酸浸出是处理中性浸出渣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了一种采用硫化锌精矿作为还原剂对锌中性浸出渣进行还原浸出的方法。研究发现,采用硫化锌精矿作为还原剂不仅能高效浸出锌中性浸出渣中的有价金属,而且同时实现溶液中Fe~(3+)向Fe~(2+)的还原。采用两段逆流浸出工艺,98.1%锌和97.5%铟被浸出,浸出液中Fe~(2+)/Fe~(3+)的摩尔比达到9.6。同时发现,浸出过程中铁和铜几乎完全浸出,而锡只有部分浸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