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喷射染色机换热器结构设计的独特之处,是已知加热时间,即要求所设计的换热器在一定时间内,将已知量的染液加热到预定的温度。本文讨论了这种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及改进设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油田集输系统换热器中污垢热阻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出一个更加可靠、实用的污垢热阻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以解决油田集输系统内间接加热系统换热器结垢问题。针对油田间接加热系统内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特点,通过分析其结垢机理,在综合考虑结垢过程与温度场耦合作用下,建立了无相变管壳式换热器中污垢热阻预测模型。采用C语言对模型进行编程迭代计算,得到了换热器不同时间下的污垢热阻值。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比较表明,预测模型是正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高温热风炉传热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100A型牧草烘干机组中用以间接加热空气的高温热风炉内幅对换热器和炉外列管换热器的操作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探讨了几种燃气(油)热风装置的空气加热装置--烟气-空气热交换器的结构型式,优化设计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并制作了样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试验工况作了安排,采用单纯性法,在微机上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拟事出该种换热器性能试验关系式。结果表明该换热器用于燃气(油)热风机减少了中间热损失,传热效果好,空气阻力小。  相似文献   

5.
换热器污垢热阻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换热器污垢热阻检测的新方法,采用套管内电加热式,代替以往的蒸汽管外加热方式,而省去了蒸汽发生器的费用,大大地降低了系统成本,同时,所设计的模拟换热器可直接安装在现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旁路上,其测试结果更接近实际换热器的结垢情况。另外,所有参数的测量,数据处理以及输出控制均由单片机应用系统来完成,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与精确性。  相似文献   

6.
<正> 三、传热过程的有效能计算及换热器网络的合成化工生产中,普遍存在换热的问题,即需将系统中的某些物流加热或冷却,使之达到所要求的温度。为了经济地利用热能,常需在需加热物流和需冷却物流之间进行换热,同时一般还需设置一些辅助的加热器和冷却器。因此,就有一个换热器网络的设计问题,要求有系统地合成最优换热器网络,以使能耗最低,网络的总投资最小。  相似文献   

7.
利用固体催化剂以及最佳反应条件实验数据对燃煤烟气催化同时脱硫脱硝新技术工艺进行了设计。固定床反应器、换热器和吸收器联合起来,将反应热、高温热尾气充分利用,组成热泵系统加热冷烟气,节约了能量。将换热器与吸收塔同轴安装减小了设备体积。  相似文献   

8.
流体绕流热柱体旋涡脱落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加热对圆柱体尾迹旋涡特性的影响,这对换热器以及小型电子设备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概括和总结了现有流体绕流热柱体旋涡脱落和传热特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热管换热器进行烟气余热回收后,换热器吸热与放热分属不同区间,处于烟气空间内介质,由原来20℃左右,被加热,使得换热器壁温升高到9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常规换热器的低温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染色机PLC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在间歇式染色机的PLC控制系统中采用模糊控制器控制染液温度的设计方法,设计中使用了分区控制策略,只在目标值附近进行模糊控制,保证了良好的跟踪能力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1.
氟塑换热器中采用聚四氟乙烯为材质的换热管束,在设计中除了要进行一般管式换热器的常规计算外,还要考虑到为数众多的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及 F-4管板限胀施压加热焊接的工艺要求。为此设计了这一数模及计算程序,主要解决管数、换热面、管束内总流截面、F-4管板最小直径等相互关系的繁琐数据计算,最终得到所需的某一范围内的函数表,大大简化了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2.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世界所关注的热点。采用油、气、电加热原油,不仅能耗高,而且环境污染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为此,设计了一套太阳能加热原油系统,选择了安全且易获得的空气作为传热流体。太阳能加热原油系统由太阳能吸热器、蓄热器、原油换热器以及电热炉组成,吸热器接收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空气经过吸热器获得高温,高温空气进入换热器中加热原油。建立了用于太阳能加热原油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加热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机和预热器是?损较大的部件,当压缩机的压比达到2.7时,太阳能加热原油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在最佳状态下,太阳能加热原油系统的热效率为72.35%,?效率为73.89%,余热回收效率为72.33%。  相似文献   

13.
针对换热器手工设计工作量大,设计周期长,不易保证设计质量等问题,设计了本软件系统。软件按钢制压力容顺GB150,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151及有关规范设计。  相似文献   

14.
根据火电厂热系统节能理论,对低压省煤器(low pressure economizer, LPE)系统利用电站锅炉排烟余热加热凝结水进行了节能定量分析,同时分析了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与传热机理。结合某320 MW凝汽机组参数,应用等效焓降法,对分离式热管换热器与低压省煤器进行了经济性与可靠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具有等壁温防低温腐蚀的优点,但结构布置的特点导致其更易积灰。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加热的凝结水温度受热管工质饱和温度的限制,排挤抽汽的能级低,回收相同的烟气热量,低压省煤器的节能量约为相同换热面积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2倍。  相似文献   

15.
闭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闭环地源热泵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的区别在于增加了地热换热器,因此地热换热器的合理设计是提高热泵系统效率和经济性的关键。文章介绍了地热换热器的形式,提出了竖直埋管地热换热器的传热模型、设计方法以及地下环路循环泵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换热器设计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分析。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换热器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无加热装置铁路油罐车在北方冬季使用时,因油品冷凝而无法卸出的问题,设计了XZ-SJ型伸缩式加热器,放入油罐车内部对冷凝油品进行加热。该加热器进入罐车后自动分开向两端延伸,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加热范围和缩小了与罐车两端的距离。因此,这种加热方法与传统的外部蒸汽加热方法相比,可大大缩短加热时间,显著提高加热效率。同时保护栈桥环境并节省了大量能源,另外,针对不同的油品冷凝状态,设计了上分式和下分式两种  相似文献   

18.
小尺度槽道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实验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小尺度槽道换热器换热性能实验系统的构成、测试段的设计与加工、实验台的布置、实验参数测量及数据采集测试方法.该实验测试系统可以对不同内部结构的小尺度换热器,在不同的流量和加热功率下进行测试,实验测试系统采用先进的温度、压力传感器,由高精度、多通道的Agilent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温度及压力信号,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开发长期高效运行的换热器一直是化工、炼油、动力、原子能和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重要课题,作者通过对换热器内安置弹性圆形诱导小珠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这不仅可以防止污垢的产生,而且对换热器具有自清洁效果,大大延长了换热器的高效运行时间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本设计改进了气一气换热器传统的列管布置方法,强化了气体间的传热过程,提高了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本设计用于硫酸生产中转化工段所用的气-气列管换热器的设计,可以把总传热系数由10~14W·m ̄(-2)·K ̄(-1)提高到18~22W·m ̄(-2)·K ̄(-1),这样,仅换热器的一次性投次就可以降低大约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