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的白酒酿造多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工艺,其中的"摘酒"是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艺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白酒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发展必将成为白酒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对传统工艺中的看花摘酒、分段摘酒以及量质摘酒工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概述了机械化摘酒工艺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机械化摘酒工艺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酿酒科技》2011,(10):133-134
中酒协[2011]31号各有关白酒企业:近年来,我国白酒行业为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在产品结构调整、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国白酒行业涌现出一批通过工艺技术创新、酒体设计创新研发的白酒新品种。为了科学地总结和认定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白酒行业为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在产品结构调整、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国白酒行业涌现出一批通过工艺技术创新、酒体设计创新研发的白酒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肖玉华 《中国酒》2011,(5):72-76
正是百花盛开的浓春时节,2011年中国(亳州)白酒文化节在安徽省亳州市隆重举行。这是亳州第二次成功举办酒文化节。此次白酒文化节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亳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酒业协会承办,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双轮酒业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白酒及相关行业的数百家企业应邀前来参会。  相似文献   

5.
组合是白酒生产中储存环节的重要工艺,如何提高白酒贮存质量稳定性、降低酒体损耗一直是行业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通过建立理化指标、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素模型,计算得到浓香型白酒最佳组合比例。通过小试和中试验证,白酒组合后,酒的感官评分、总酸、总酯和风味组分等指标更为稳定,该技术对白酒贮存后用于成品酒设计的质量和效益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惜 《新食品》2013,(15):60-64
名酒是行业的一个价值符号,意味着更好的品质、更深的品牌积淀和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在任何一个行业,领导品牌的发展方向都起着行业风向标的作用。17大名酒就是白酒行业的旗帜。引导白酒行业提升产品质量、改进制造工艺标准,并且在建立市场认知、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那么,在如今行业转型期来临之时,17大名酒又该如何引领与实现自我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7.
浓香型白酒是我国特有的酒种,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中国白酒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文主要从封窖材料、操作工艺流程、劳动强度以及对酒质影响等方面对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中封窖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目前行业中主要的四种封窖工艺及不同封窖工艺的优缺点,以期对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白酒主要成分是乙醇,属于易挥发性物质,露天不锈钢储酒罐每年酒损特别大,故研究储酒罐酒损的成因和机理很有必要。研究对不锈钢储酒罐进酒、贮存、出酒等工艺环节酒损点位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运酒罐车卸酒残留、输酒泵、呼吸阀等工艺环节或过程存在酒损,其中呼吸阀的频繁动作是产生酒损的主要原因,并对呼吸阀产生酒损的机理、数量进行了分析和理论计算,为白酒行业在酒源贮存减少酒损的应对措施和酒库安全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赵志昌  蔡之栋 《酿酒》1993,(3):33-36
新型白酒起源于我省1975年玉泉白酒试点,以后十几年间,不断发展壮大、提高。截止1989年末,全省这类型白酒年产已达10.3万吨以上,占全省白酒总产量的50%。1989年前,这类白酒的工艺主要是食用酒精加部分优质酒的酒尾及少量的酒用香料调配而成,调香主要用己酸乙酯,所以大部分是浓香型。我省白酒行业采用这种工艺生产的浓香型的白酒称为第一代新型白酒。随着市场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感到全  相似文献   

10.
张辉 《新食品》2009,(15):113-113
中国白酒的生态发酵工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酿酒工艺,它根植于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湿度,不同的酿造传统等,都会产生不同的产品个性风格。这是白酒板块学说和香型学说产生的根本原因。在香型和板块两大学说的主导之下,白酒行业已经形成了酱香、浓香、清香为主导的三大香型板块。其中,黔酒板块是酱香型的代表,川酒板块是浓香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以贵州省仁怀市为核心产区的酱香型白酒,在中国酒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日渐成为国人酒类消费的一大选择。在认清当下中国白酒市场特征的基础上,探寻酱香型白酒品类的市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酱香型白酒的营销策略,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和产业的发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2.
罗啸潇  王婷  廖斌 《中国酿造》2021,40(2):216-220
“生态立省”和“做强贵州大生态产业”的政策目标确定了十三五规划期间贵州省白酒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本战略路径。针对白酒产业生态化概念不明且缺乏指导理论这一问题,该文对白酒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与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利用基于云模型的耦合度评价方法对贵州省白酒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轨迹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揭示了贵州省白酒产业生态化发展现状和政策敏感性,为贵州白酒产业十四五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旭  周山荣  杨俊 《中国酿造》2020,39(11):213
产品市场分级是消费者消费导向体系之一。该文将葡萄酒分级作为切入点,以葡萄酒新旧世界葡萄酒等级分级为参考,论述葡萄酒产品市场等级分级的意义,并介绍国内外葡萄酒等级分类类型及企业葡萄酒等级类型。通过SPSS24.0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直观型、产区型和工业产品型多等级分类的3种模式,研究适合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分级体系,并提出构建我国葡萄酒等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浓香型白酒占有中国白酒最为庞大的市场,基酒是用于勾调白酒的原酒,因此基酒在白酒业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简单介绍了中国白酒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简述了浓香型基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基酒交易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浓香型基酒质量标准体系中基酒的检测进行了介绍,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中国白酒业以及浓香型白酒基酒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制样简单,检测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实际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评述了近20年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白酒行业研究与应用进展,内容涉及白酒酒体质量控制研究,白酒香型、真伪、年份及等级等真实性特征鉴别,高粱原料、大曲、酒醅等生产过程主要物料的关键指标检测,并对今后红外光谱技术在白酒行业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白酒行业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白酒不仅是我国特有的酒种,更是世界六大著名蒸馏酒之一,蒸酒作为白酒生产工艺中的一个环节,其蒸馏装置对提高白酒品质及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白酒产业蒸馏装置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传统的天锅甑、传统蒸馏甑桶的结构及优缺点,机械化蒸馏甑桶在传统蒸馏甑桶基础上的改进与完善。最后,对连续化蒸馏装置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不同连续化蒸馏装置的主体结构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以期对中国白酒产业蒸馏装置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中国传统白酒酿造与工业酒精发酵的工艺和特点,从生产原料、预处理方法、发酵工艺、相关微生物以及酒精蒸馏技术等五方面对传统白酒酿造与工业酒精发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旨在为微生物菌剂开发、固态发酵、酶工业、生物催化、生物群落代谢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进而改善当前的工业实践,推动传统酿酒和酒精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白酒酒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白酒产业升级转型,借鉴国外葡萄酒酒庄的营销模式而呈现出的一种白酒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虽然我国白酒酒庄在规模上、风格上、内容呈现等方面逐步迈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但白酒酒庄的产品设计、功能开发、发展态势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该文从国外知名葡萄酒庄园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白酒庄园的发展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可资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豉香型白酒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豉香型白酒作为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地方性传统白酒,以其酒度低、口感醇滑、豉香独特、醇和甘甜、余味爽净的特点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所青睐。近年来,白酒消费趋势倾向低度化、舒适化,顺应豉香型白酒的发展特色。该文从豉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酿酒微生物和风味物质分析技术与特征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三个方面概述了豉香型白酒的研究现状,并对豉香型白酒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豉香型白酒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