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然地基一般无法满足水电站厂房建基要求,为此,结合汉江兴隆水电站厂房粉细砂地基处理,提出了采用格栅状水泥搅拌桩处理水电站厂房地基的方法。介绍了搅拌桩格栅状布置的特点,以及高压旋喷桩作为格栅节点桩与水泥搅拌桩组合使用的新技术。工程实践表明,这一创新地基处理方案解决了粉细砂地层水电站厂房地基承载力、沉降、渗透稳定问题,可为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额勒赛下游水电站上电站采用岸边式地面厂房型式,通过将厂房机组段间并缝的方法,解决整体稳定计算中出现的地基面拉应力问题,使得最终设计方案的整体稳定与地基应力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ANSYS软件在水电厂房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水电站厂房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利用ANSYS建模和分网功能以及单元模式,模拟复杂的蜗壳和尾水管、上下游墩墙等结构,考虑了水电站厂房不同构件之间及其地基的联合作用。工程实例的计算表明,计算结果反映了水电站厂房的实际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4.
深覆盖层的坝基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难点。多布水电站河床式厂房位于河床深厚覆盖层上,地基承载力较低,变形沉降问题突出。根据厂房整体稳定及基础应力计算成果,完建工况时基础承载力富裕量很小。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变形,设计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旋喷桩等多种措施进行基础处理。计算表明,经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设计采用的基础处理方案是安全、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昌波水电站厂房置于深覆盖层之上,其基础需要进行处理,才能保证厂房正常运行。处理方法有很多,如换填法、复合地基法等;但是对于地基应力较大的电站,地基承载力也成为一项关键性控制因素,同时还应严格控制沉降量。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桩的形式对地基进行处理。振冲碎石桩与混凝土灌注桩均可以达到以上效果。计算表明:混凝土灌注桩为最有效、最实用的处理深覆盖层基础处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滩闸坝左岸厂房基础地质条件复杂,厂房建基面覆盖层较深,下伏基岩面起伏较大,且溶蚀沟槽发育,对此,设计阶段采用PHC桩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不均匀沉降。采用Midas建立桩基模型,模拟单桩在分步加荷的工况下,桩体受力及沉降规律,结果表明, PHC桩承载力及沉降量满足设计要求,为前期设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KSEP水电站工程位于非洲南部,厂房型式为中部式地下厂房,厂房吊车梁采用国内通用的岩壁吊车梁结构。设计应用ANSYS程序,基于接触摩擦理论,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精细地模拟了围岩、梁体、锚杆以及岩壁吊车梁与岩体的接触面,对岩壁吊车梁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分析。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接触面单元、锚杆单元,充分考虑了梁体与围岩之间的张开、接触、摩擦以及锚杆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较好地反映了岩壁吊车梁在各种工况下的工作性态及支护机理,对其他工程的岩壁吊车梁的稳定性分析、支护设计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能资源多集中在地震频发、地震烈度高的西部地区,水电站地面厂房是水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场所,其地震动力响应规律明显区别于工业厂房和其它水工建筑物,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大坝、边坡和隧洞等水工建筑物相比,水电站地面厂房的抗震研究相对滞后,本文总结了当前地面厂房的抗震研究现状,包括地震响应的计算方法、混凝土材料非线性本构和结构非线性接触、动水压力模拟、边界条件以及地震响应评价方法等,对多数学者认可的主流方法和模型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如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水电站厂房的抗震性能、厂房地基岩体的非线性、不同蜗壳埋设方式对厂房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解凌飞  韩晓凤  唐浩 《红水河》2011,30(1):35-39
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了西津水电站主机间3号和4号机组段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主机间特征点位移和应力进行复核,对厂房地基面法向力进行了强度复核,对建基面抗滑稳定进行安全复核.计算结果表明,主机问结构设计合理,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对于超轻材料桩复合地基和普通复合地基处理极软地基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超轻材料桩符合地基因为采用粗而短的桩在处理极软地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能够克服刚性材料桩桩体模量太大桩土不能协调变形的缺点,也能够克服柔性材料桩桩长较长而失稳的缺点。论文证明在数值模拟的前提下,超轻材料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基在处理效果和经济价值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官地水电站地下厂房,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对开挖及支护过程进行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基于开挖过程中地下厂房围岩实测位移,采用BP网络和遗传算法对围岩变形模量进行反演,并采用反演模量值对地下厂房后续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采用BP网络和遗传算法进行反演,可以提高反分析计算速度。反演得到的岩体变形模量为19.95GPa,在参数建议值范围内。采用反演参数对地下洞室后续开挖过程中的位移进行有限元计算和预测,预测位移与现场监测位移较为符合,说明反演结果是合理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下工程开挖变形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某水闸闸室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为研究背景,用实体深基础法和应力扩散法对不同桩长方案的沉降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桩长和不同布桩间距下的复合地基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设计中采用未穿透淤泥层的水泥土搅拌桩方案时,复合土层的沉降计算选用实体深基础法比选用应力扩散法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计算桩端下未加固土层的沉降时,应根据土层的压缩性质来选用应力控制法还是应变控制法以确定沉降计算深度。当桩间土是成层土时,采用该文提出的公式计算的桩间土的压缩模量比通常按土层厚度加权平均计算的桩间土的压缩模量计算的沉降值更合理。  相似文献   

13.
在搅拌桩设计中,复合地基沉降量的确定往往是重要的一环,而桩体的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则起到最主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并运用FLAC3D软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桩体模量对沉降量的影响,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空间组合有限元法对陕西喜河河床式水电站厂房坝段整体结构进行应力分析.根据所求的坝基应力,采用刚体极限平衡原理计算抗滑稳定和抗浮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模型有效地考虑了上游坝段,主、副厂房,下游挡水结构以及地基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喜河水电站厂房坝段整体结构的抗滑、抗震稳定和地基应力满足工程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5.
简政  刘用暖  李九红 《水利学报》2002,33(11):0113-0118
本文根据桩侧土的剪切非线性性质,推导了桩-土三维等厚度接触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并以某工程实际的层状地基为例,研究讨论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长、桩端土层压缩模量及桩体弹性模量等因素对此等厚度接触单元工作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接触单元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与桩侧土体之间滑移破坏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废弃轮胎的利用率,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地基,即轮胎桩复 合地基。以室内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承载能力、桩内土体应力分布进行了模拟 分析。结果表明:桩周土体的力学性质越好,轮胎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越大。当桩周土体的压缩模量与 桩内土体的压缩模量相差较大时,随着荷载的增加影响深度逐渐增大。其加固地基的效果较散体材料 桩要好。  相似文献   

17.
桩—土三维等厚度接触单元模型及其工作性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政  刘用暖等 《水利学报》2002,(11):113-118
本文根据桩侧土的剪切非线性性质,推导了桩-土三维等厚度接触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并以某工程实际的层状地基为例,研究讨论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长、桩端土层压缩模量及桩体弹性模量等因素对此等厚度接触单元工作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接触单元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与桩侧土体之间滑移破坏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建在软基上的某水电站厂房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得出了软基上水电站厂房整体位移、关键部位位移及主要部位的应力分布规律,同时和岩基上相同水电站厂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基上水电站厂房的主要部位应力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个别部位应力差值较大;同时也了解砂卵石地基上水电站厂房的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土石坝结构计算分析中通常忽略坝体与基岩之间的摩擦滑动变形, 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坝体-地基接触摩擦效应对于修建在狭窄陡峻河谷区的特高坝表现尤为明显。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修建在狭窄河谷区特高心墙堆石坝结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中考虑了坝体-地基摩擦接触效应,模拟了水库蓄水、坝料湿化、流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坝体结构力学行为以及坝体-地基接触位移演化过程。基于倾度法对坝体运行过程中可能的裂缝扩展区域进行了预测。研究得出:对于狭窄河谷上特高土石坝,坝体与地基的相对滑移较大,计算中应予以考虑。研究结论可为峡谷区特高心墙堆石坝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某公路工程为背景建立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平面有限元分析模型。模型采用分步激活的方法模拟了填土分层填筑的过程。将有限元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及参数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探讨了桩端土模量与厚度、桩长与桩体模量等相关因素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及变形变化规律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有益结论,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