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冷轧态SiCp/LY12复合材料超塑性及变形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冷轧态SiC颗粒(dp=10μm)增强LY12复合材料(SiCp/LY12)的超塑性,着重探讨了变形机制。研究表明:(1)在温度T=803K(比熔点高26K),初始应变速度ε0=4.8×10^-4s^-1时,应变速度敏感系数m值为0.49,延伸率达240%;(2)超塑性变形后的晶粒尺寸约为10μm;(3)该事材料超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是晶界液相和基体中动态回复调节的但却受界面液相和界面扩散流释  相似文献   

2.
本报道Nb,Ti微合金钢的热变形动态模拟变形抗力模型。在试验中用热加工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其变形温度为1123-1423K,变形速率为0.1-60s^-1。结果表明,在峰值以前该钢种的流变应力数学模型为:σ=5.99.ε^0.167·ε^(6.47×10^-5·T)·exp(4064/T)。形变激活能(Q)为444kj/mol,0β系数为0.080。峰值应力(σp),临界应变(εc)和…  相似文献   

3.
在10^-5 ̄10^3s^-1应变速率范围内研究了50SiMnVB钢的变形行为,应变速率增加,流变应力增大,塑性和应变硬化指数无显著改变,提出试验钢具有σ=A形式的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4.
SiCp/202Al复合材料的超塑性能及断口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熔铸法(IM)制备的SiC颗粒(14μm)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经轧制成材后,在490、510、520和530℃,初始应变速率在1.67 ̄10^-4 ̄1.67×10^-3s^-1的范围内进行了超塑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520℃、初始变速速率为8.33×10^-4s^-1,超塑延伸率最大,为290%,m值约为0.49。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断口形貌,分析了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5.
对温轧态2618A铝合金在不同度温(470-550℃)和应变速率为10^-^3-10s^0^-^1范围内的塑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超塑性变形规范:在500-530℃温度范围内,应变速率为2.8×10^-^1s^-^1的条件,可获得大于230%。的延伸率,表明该合金具有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蔡增良  王文继 《功能材料》1998,29(3):300-303
Nasicon型快离子导体Na1+xZr2-yM0.8ySixP3-xO12系统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春合成温度在1373K左右完成,该的合成温度在x不变的情况下,随着y的增大而降低,大多烽合成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3/c。当y不变,x增大地基地率的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导一的起始组成为x=1.5、y=0.1,其电导率在室温时为3.20×10^-4S/cm,在673K时为6.88×10^-2S/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如下线性超结构关系模型βxk+α=0,ζk=xk+εkk=1,2,...n,(εk,k=1,2,...n)i,i,d,E(ε1)=0,Var(ε1)=σ^Im其中(xk,k=1,2,....,n)为相互独立的m维r.v.列,且和随机误差(ε,k=1,2,....,n)相互独立,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LS估计量β,α,σ^2的强相合性,唯一性,并给出了估计量的一类a.s.收敛速度0(n^-1/2  相似文献   

8.
一类具有椭球误差的多元线性模型参数的Bayes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下列线性模型Ym×n=βm×pXp×n+βm×n其中ε服从一类特殊的矩阵椭球分布,特征矩阵为Σ^~mn×mn=Σn×m⊙Vm×m。给出了在Σ>0已知;V>0,已知,Σ=σ^2In,σ^2>0未知;V>0未知三种情形下参数矩阵β的Bayes估计。  相似文献   

9.
用Mossbauer谱学和XRD方法研究了快速凝固Al-5Fe-2Ni(原子百分数)合金的析出相,结果表明,析出相为三元化合物Al9FexNi2-x(0〈x〈2)属于单斜晶系,晶格参数a=0.858nm,b=0.631nm,c=0.621nm,β=94.8,它的Mossbauer谱为一套双线,同质异能移位IS=0.12mm.s^-1,四极分别QS=0.32mm.s^-1,线宽Г=0.26mm.s^  相似文献   

10.
MsISIMs五嵌段镶嵌荷电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嵌段聚合物MsISIMs为原料,PP微孔膜为基膜制备复合膜,再经化学改性而 一种新型镶嵌荷电膜,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具有精细的微观相分离结构,由阴离子交换区域,中性区域,阳离子交换区域交替排列组成,其阴,阳离了交换区域尺寸为0.01μm,十分有利于提高离子迁移效率和分离效果,该膜的膜面电阻为9.7×10^2Ω.cm^2,电压渗析系数值β=1.4×10^-9V/Pa基膜的接触度θ=69°表明该膜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