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煤矸石山的危害及绿化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堆积成山的煤矸石山是矿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矿区和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矸石山绿化是减少矸石山污染,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概述了矸石山的危害,分析了矸石山的绿化技术,并对矸石山绿化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为矸石山的绿化改造和生态重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煤矿矸石山不仅压占大量土地,影响生态环境,自燃后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严重影响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煤矸山堆存和采挖方式不当,会发生塌方、垮塌、爆燃崩塌等灾害事故。加强对矸石山灾害事故防范、治理以及综合利用,不仅有效改善矿区环境,避免矸石山意外灾害事故,而且可以变废为宝,节约能源,治理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矸石山对矿区环境的污染机制与治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籍成静  范晋轩 《煤》2002,11(3):47-48
阐明了煤矸石来源于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过程 ,并随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在矿区堆积而成矸石山。接着分别从空气、水源、土地、景观、人体安全、辐射危害等几方面论述了矸石山对矿区环境的污染 ,进而提出了矸石山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办法及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矿区矸石山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矸石山严重破坏着矿区生态环境.通过对潞安集团五阳煤矿矸石山实地调查,提出了矸石山生态恢复的措施,包括边坡整形和边坡植被重建.通过该治理方法的实施,实现了矿区矸石山的生态恢复,解决了煤矸石污染问题.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煤矿矸石井下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由传统开采向地面排矸产生的矸石山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主要从设计、施工、生产三方面探讨了矸石不出井的技术与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煤矸石是煤炭企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矿井产能规模扩大,机械化程度提高,矸石堆积量仍在持续增加。矸石中含硫量高时,极易引起自燃,自燃煤矸石山不仅污染大气环境,严重损害矿区职工和农民的身体健康,因此,防范与治理矸石山自燃尤为重要。通过分析矸石山自燃和防灭火的反应机理,阐述了综合治理灭火方案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煤矿矸石井下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述了由传统开采向地面排矸产生的矸石山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主要从设计、施工、生产三方面探讨了矸石不出井的技术与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煤》2017,(11)
文章首先分析了矸石山自燃产生的主要危害和自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传统矸石山自燃灭火治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系统阐述了矸石山综合治理新模式,并以漳村煤矿的成功推广为例加以验证。期望能为国内煤炭兄弟单位煤矸石山的自燃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1 引言煤矸石堆于地面往往形成矸石山,占了大量土地,又严重污染了矿区环境,因而对矸石山进行土地复垦是治理的主要途径。在复垦中,必须进行必要的测量工作。本文主要介绍土地复垦的测量工作。 2 矸石山占地和空间预测模式及观测工作矸石山占用土地面积和空间体积是多少?笔者根据矸石的排放特点和大量的实地调查,可将矸石山化简为图1所示形式,底面积为一半圆和等腰三角形组成的图形,体积由半圆锥和直角三棱锥组成,由图1可计算占地面积和体积,进而求出矸石量:  相似文献   

10.
对于生产型矿井,矸石排放量与矿井产量密切相关,单位时间内相对固定,而煤矸石作为一种资源,其需求量受市场供需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当矸石排放量大于矸石销售量时,将会造成多余矸石大量堆积,堆积的矸石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通过现场调研,在了解开滦某矿矸石排放、矸石销售、当前矸石山存储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的矸石山复垦方案,并对方案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通过采取矸石边排放、边销售、边复垦的矸石山动态复垦方案可以兼顾矸石排放、矸石销售、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动态治理矸石山的途径,并提出了矸石山动态复垦模型,对于类似条件下生产矿井矸石排放、矸石销售和矸石山复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贵州鬃岭煤矿区在开采过程中诱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同时堆积和排放了大量的煤矸石渣及污水,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严重的污染。经全面调查鬃岭煤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10个类别,通过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与诊断,区内以地质灾害、水体污染、地表河网及河道景观破坏、土地压占及损毁、地貌景观破坏等问题较为突出,也是在今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重点对象。在制定修复措施时采用以“问题导向”拟定修复措施,然后用“目标导向”锁定修复措施的指导思路,结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指导原则,使用“列表比选分析法”从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因素、修复措施、可行性等方面综合研究修复措施,指导鬃岭煤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生态环境质量,研究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技术,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壤污染及土地资源破坏,分析了设计条件和有关参数选取。基于此,研究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技术,主要分为工程修复分区、自然修复单元及治理单元,根据不同单元特性,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措施。研究使当地生态环境与地貌景观得以改善,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胶结尾砂充填法广泛应用于金矿的地下开采,不仅有利于矿产资源、围岩和尾矿的合理化开发与利用,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全胶结或胶结+尾砂的充填法在祁雨沟公峪金矿为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认为,现状地质环境问题为地面塌陷、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和地表土地的占压和破坏等;潜在地质环境问题为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的发生,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以及土地损毁的进一步加剧;并从预防和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胶结尾砂充填法地下开采金矿提供生产、修复和保护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煤矿矸石山中包含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对矿区环境产生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而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够通过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实现,可以促进煤矿矸石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煤矿矸石山的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效果,减少煤矿矸石山中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提出了煤矿矸石山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以S煤矿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内降雨状况和植被生长情况,以造林结构、密度和时间为基础,建造了林地,通过绿化造林的方式,制定了煤矿矸石山环境治理方案,测试了煤矿矸石山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绿化造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煤矿矸石山近地层空气中的SO2、NOx和粉尘含量,对矸石山的空气起到了净化的作用,还可以降低土壤和水体中微量元素和有毒元素的含量,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降低煤矿矸石山中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同塔山煤矿位于大同煤田中东边缘地段,赋矿地层主要为侏罗系大同组,目前已采空;二叠系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煤层厚73.67~93.40 m,平均厚85.16 m,含煤系数为36%,为主要采煤层。因采煤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地面沉陷、地裂缝,边坡崩塌、滑坡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原煤储存、运输等造成的粉尘污染等,影响周边耕地面积约43.97 hm2,约合44 hm2旱地遭受减产损失。矿区通过回填矿山地面塌陷、裂缝等综合治理手段,土地翻耕面积118.42 hm2。通过植被绿化,恢复土地功能。其中,耕地增加54.77 hm2、有林地49.74 hm2、灌木林地3.34 hm2、人工牧草地469.08 hm2,达到了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破坏土地得到恢复,确保矿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促进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了高坡石料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以及土地资源破坏。针对上述问题,采取边坡清理、土地整治、挡水墙、排水工程以及生物绿化等措施。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研究,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和周围生态景观,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杜恒 《中州煤炭》2022,(3):139-145
为了减少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废石、弃渣等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研究了煤矸石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分析了孝义市煤矸石的产生和堆存情况、煤矸石的危害以及现阶段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情况,研究了煤矸石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思路,确保煤矸石科学、无害化堆存以及煤矸石能够综合利用.重点分析了规模化利用技术,主要为煤矸石生产免烧透水砖、透水珠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各类矿产资源、优化矿产资源开发,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以都兰县五龙沟金矿岩金沟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野外实地调查、综合研究等方法,对矿山的开采规模、范围、工程等级、工程布置及矿山开采方式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矿业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易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对地表土地的占压和破坏。通过危岩清理,平硐口采取支护、设立挡石墙、斜井回填、弃渣平复、自然恢复、抚育管理等工程手段,达到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减轻地质灾害及其影响,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效益,增强农用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修武县七贤镇废弃露天矿山为例,分析其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废弃矿渣随意堆放、山体破损、地形地貌景观严重破坏等。基于此,提出了废弃建筑物拆除工程、渣堆及危岩清除工程、场地整理工程、挡土墙工程、覆碎石、土工程、道路工程、截排水工程、绿化工程、养护工程等技术手段。研究有效改善了治理区地貌,提升了植被覆盖及其生态系统与周边生态系统协调性。  相似文献   

20.
李超  樊子玉 《中州煤炭》2022,(2):24-28,34
灵丘县国营砂金矿长达50余年的露天开采,导致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和居民纠纷。通过对国营金矿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发现,主要环境问题为崩塌和滑坡、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压占和挖损损毁土地等,含水层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较轻。消减边坡角形成平台、采坑填埋、堆料场清理、工业场地拆除,覆土,恢复植被;矿山道路恢复为乡村道路等良好的治理措施,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而且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