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柴达木盐湖化工产业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盐湖化工产业已发展成为具有青海省特色的优势产业,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将继续做大做强钾肥产业、着力打造镁盐产业、稳步拓展钠盐产业、重点培育锂盐产业、逐步壮大硼化工产业。随着盐湖资源开发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推进,柴达木地区发展盐湖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的技术瓶颈日渐突显,如盐湖化工产业链、产品链、技术链短,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科技含量低,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求关键技术来提升盐湖产业的持续发展。分析了柴达木地区盐湖化工产业链,指出柴达木地区发展盐湖化工循环经济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1)盐湖难开采低品位固体钾矿溶解开采技术;2)固体钾矿固-液转化技术;3)盐湖卤水补采平衡关键技术;4)镁资源高效利用延伸技术;5)盐湖稀散元素铷、铯、溴、碘的分离提取技术;6)盐湖硼资源分离提取技术;7)盐湖镁、锂高效分离技术;8)盐湖锂资源开发及其深加工技术以及锂同位素的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与新西兰ILION公司最近在西宁签订了“青海锂业二期建设投资协议” ,拟在青海建成中国最大的锂产业基地青海盐湖所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卤水提锂技术 ,新西兰ILION公司是著名的国际锂业巨头。去年 ,这两家科研厂商走到了一起 ,联手开发青海东台吉乃尔盐湖锂资源 ,并合资组建了青海锂业有限公司。位于青海格尔木的东台吉乃尔盐湖有丰富的锂资源 ,过去一直因卤水提锂技术难以突破而将锂的开发利用搁置。去年以来 ,青海省提出加大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 ,在已经形成的钾产业和中国最大钾肥工业基地的基础上 ,形…  相似文献   

3.
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以1972—2020年钠产业相关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从专利的角度对钠产业重要专利权人、主要技术研发团队、关键技术导航、技术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出全球钠产业、中国钠产业和青海钠产业各个环节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青海省钠产业未来发展应依托“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开拓钠产业国际市场、推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专利布局、引进高端人才、提高专利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将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强化在钾盐方面独一无二的产业优势 ,大力发展以钾肥为龙头的特色化工 ,将充分开发利用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 ,建设全国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 ,重构青海以钾肥为中心的化工体系 ,已成为青海省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青海省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非常丰富。目前 ,盆地内面积在 1km2 以上的现代盐湖有 75个 ,其中大型干盐湖 6个 ,地表含盐面积达 1 .56万km2 。这些盐湖中 ,以钾、钠、镁、硼、锂 5大类为主体的盐类资源总储量达32 83.94亿t,其中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的储量分别占全国的…  相似文献   

5.
青海盐湖镁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察尔汗盐湖有着溴、钾、硼、锂、铷等资源,目前在大量开采钾、锂、硼资源后,六水氯化镁大量废置,一度成为盐湖镁害。本文阐述了近几年国内研究机构与企业针对盐湖镁资源所做的一些努力与尝试,并指出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路线。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22日,由彩虹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彩虹(合肥)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项目在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破土动工。这是合肥市继引进京东方TFT-LCD六代线、鑫昊PDP等离子显示器件等项目后的又一重大建设项目,也是合肥与中央企业对接合作发展的成果之一。彩虹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具有近30年电子玻璃制造和研究经验。2009年8月14日,彩虹集团与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同意采用战略合作模式,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共同打造中国(合肥)平板产业基地。中国(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将立足提升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本土企业,按“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道路。彩虹(合肥)玻璃基板项目一期计划投资37亿元,新建2条5代兼容5.5代和4条6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年产5代或5.5代液晶玻璃基板102.8万片、6代135.2万片。彩虹(合肥)玻璃基板项目的动工,将为建设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平板显示基地增添强劲动力。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项目动工@徐美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盐湖提镁技术与镁合金等重点技术的专利分析,得到全球镁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技术优势国家;从镁合金的专利权人排名来看,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展现出优势;基于专利权人的分析,挖掘中国镁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团队等重要情报信息;通过对中国及青海镁产业的专利布局分析,确定中国镁产业技术优势省、相关研发机构,总结青海省在镁产业领域的当前水平与可能的突破点,对镁产业关键技术进行导航探究,深度剖析镁产业研究价值与发展空间。同时对青海盐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青海镁产业未来发展应该结合本地特色增加专利申请量,综合开发利用资源,提升关键技术,加强人才引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2月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规划提出了构建"一心两极双支点"发展总体格局。沿海地级以上市战略定位中,惠州市定位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和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揭阳市定位为建设广东新型工业化城市、重要石化能源基地、粤东航空物流基地;湛江市定位为建设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粤西地区和北部湾地区中心城市、现代港口城市、重化产业基地。沿海地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产业方向中,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建设世界级生态型石化基地,壮大提升石化、电子、汽车及现代  相似文献   

9.
中国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现代盐湖发育,卤水中无机盐资源丰富,除蕴含钾、钠、氯、镁等元素外,锂、硼、铷、铯、碘、溴等总体储量也颇为可观,开发与应用前景极为广阔。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盐湖资源是矿业公司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与重要途径。概述了中国盐湖资源特点、论述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国内盐湖产业开发利用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资源与新材料安全、保障全国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加强资源利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战略资源储备、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构建领先产业体系和推动产业跨界合作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工》2008,(14):77-77
柴达木镁产业发展论坛日前在“中国盐湖城”青海省格尔木市举行。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吴志坚在论坛上表示,青海盐湖镁资源大规模开发时机已来临。镁资源是柴达木盆地的主要资源之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两年多来在镁资源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催生了无水氯化镁等一批科技成果的诞生。“青海盐湖镁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1.
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PVC装置竞争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青海盐湖丰富的资源状况及循环经济生态工业链的建设构架。结合我国目前PVC行业的现状,分析了作为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配套项目的PVC装置的竞争力,指出其具有工艺先进、独特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将对我国PVC工业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浅议青海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青海盐湖矿产资源状况,重点分析了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阐述了盐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盐湖矿产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剖析和讨论了我国对位芳纶国产化的发展历史和产业现状,指出目前这一重要军民两用纤维材料已处于发展瓶颈制约的严峻时期.提出应由国家统筹布局,避免互相攻诘和恶性竞争,形成产学研优势互补,集中力量完善其产业化技术;企业则应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并连通下游应用产业链,真正实现对位芳纶科学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建产学研合作联合实验室,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课题组结合重庆地方产业实际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需要,建立了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并建设成为了重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增强产学研合作的力度,改革高校对教师和学生考核方式,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盐湖锂资源的开发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盐湖锂资源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盐湖中,卤水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型和硫酸盐型.介绍了我国盐湖锂资源的概况以及国内盐湖卤水的提取技术和工业化情况,重点探讨了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吸附法、选择性半透膜法等,另外还探讨了我国青海柴达木盆地和西藏扎布耶盐湖锂矿资源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发展我国盐湖锂产业的同时,应将资源优势与绿色经济相结合,使未来的我国锂盐工业成为新型矿物提取产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石化系统推广应用流程模拟技术历程回顾,简述了其具体实施方法和在生产企业所起到的作用、取得的经验,对盐湖化工推广应用流程模拟技术,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