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握玛沟金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该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床赋矿围岩为一套滨海—浅海相富碳酸盐建造,成矿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的联合控制,一般产于褶皱转折端的断裂破碎带内,或复式褶皱背斜构造的层间裂隙、构造裂隙及节理中。目前已在该矿区发现金矿( 化) 体2 条,铜矿( 化) 体10条。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早中三叠世碳酸盐岩地层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的矿源物质,华力西晚期—印支期构造造山运动及相应的岩浆侵入活动为区内成矿提供了热动力条件,矿床具有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铜多金属成矿的特征,为造山型金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
徐家尖矿区隶属江西省浮梁县,位于江西九岭—鄣公山铜铅锌钨锡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徐家尖钨锡矿床地质特征的论述,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作了初步探讨。表明徐家尖钨锡矿形成与燕山期花岗岩体侵入、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及裂隙带密切相关,在接触带及附近形成钨锡矿体,属岩浆热液型钨锡矿床,旨在为今后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抛砖引玉,以求进一步扩大矿区及周边的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铜陵市荷花山矿床的成矿条件,给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以铜陵市荷花山为例,对金银铅锌矿床展开深入地质调研。结合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经济条件分析矿区概况,发现该地区水资源充沛、采矿业发达,以矿立市。研究发现铜陵市荷花山金银铅锌矿床地表层出露现象较为显著,从志留系层间厚度、泥盆系、石炭系三方面获取金银铅锌矿床地层特征;根据矿区褶皱带、断裂带分布情况,获取区域构造特征;铜、金、铅锌矿床成矿地质作用为岩浆侵入包括热液型铅锌矿(荷花山式)、沉积热液叠改型铜多金属矿(新桥式)、斑岩型铜矿(舒家店式)和矽卡岩型铜矿(凤凰山式)4种类型。根据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了矿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论述银厂铅锌矿区地质背景和构造特征,阐明NW向张扭性断裂是铅锌矿体的控矿及赋矿构造,稀土元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筇竹寺组和渔户村组,岩浆活动与铅锌成矿密切联系,成矿时代为海西期,成矿温度为148~220℃,属中低温热液矿床,为指导该区铅锌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矿区位于北祁连西段铜铅锌金铁钨锰铬多金属成矿带中,奥陶纪岛弧型蛇绿岩套出露的较为完整.矿区可划分为两个成矿系列,即蛇绿岩同生矿化系列和蛇绿岩后生矿化系列.蛇绿岩同生矿化系列为岩套底部的变质超基性岩(蛇纹岩)的岩浆成因的铬铁矿;蛇绿岩后生矿化系列为岩套形成后经后期岩浆活动提供热源和大量的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形成破碎带蚀变岩型的中低温热液铜矿化.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矿石特征、矿化阶段的系统阐述,揭示了该矿床的成因,明确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嵩县下蒿坪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下蒿坪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层、岩浆和构造控矿条件、母岩、围岩、夹石、铅同位素、矿石的矿物成份、结构构造等研究。认为该区成矿与燕山期的构造运动、合峪岩体(岩浆热液)及熊耳群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是严格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状和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7,(11):109-111
结合成矿区域地质背景,在研究铅锌矿的矿体特征、矿物组分、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共生组合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铅锌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其形成经历了构造热液成矿期及后生氧化富集阶段。对找矿标志做了深层次探讨,总结了石寨坪铅锌矿找矿标志,这对该区域的铅锌矿勘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青口铅矿区位于华北板块之南的北秦岭造山带东段,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二郎坪群,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分析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成因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总结了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地表氧化、围岩蚀变及物化探异常6大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论述银厂铅锌矿区地质背景和构造特征,阐明NW向张扭性断裂是铅锌矿体的控矿及赋矿构造。稀土元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筇竹寺组和渔户村组,岩浆活动与铅锌成矿密切相关,成矿时代为海西期,成矿温度为148~220℃,属中低温热液矿床,为指导该区进一步寻找铅锌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地质资料收集、综合整理,开展泌阳—确山一带萤石矿床(点)调查评价、典型矿床特征研究等工作,重点研究与萤石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矿产分布等成矿地质特征,总结研究区萤石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区萤石矿床主要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体)主要受断裂构造及燕山期花岗岩体控制,赋存于北西—南东向主体断裂构造及次级断层中。以羊册—明港大断裂为主划分了3条成矿带、7个成矿远景区,圈定了3个找矿靶区,为今后该区萤石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西藏那曲安多县抱布德铅矿位于雅鲁藏布江成矿带,带内存在多个大型—超大型矿集区,是我国具有重大找矿突破的成矿带之一。区内经过多期增生—碰撞构造活动,铜金矿、富银铅锌矿、铬铁矿、锑矿、富铁矿等具有突出优势。在综合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背景,取得成果,抱布德铅锌矿成矿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填充型铅锌矿,矿床主要受北北东向断裂及灰岩控制;北北东向次级断裂构造,硅化、碎裂岩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围岩蚀变,铅、铜、锌、银中低温元素综合异常及电阻率高极化物探异常是主要找矿标志;根据物化探异常显示,区域矿体整体异常为北西向,且在矿体集中处更为明显,进一步工作建议沿北西—南东向追踪。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特征研究,可为拓宽雅鲁藏布江成矿带的找矿前景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位于青海三江北段成矿带沱沱河地区的雀莫错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二叠纪拉卜查日组碳酸盐岩,是铅锌矿的有利源层,相对富集Pb、Ag、Zn、As、Sb、Cd等成矿元素;2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次级断裂构造与矿化关系密切,伴有硅化、重晶石化和碳酸盐化;3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中低盐度和低密度等特征,矿区地质特征及矿石同位素特征反映出成矿流体有岩浆热液活动的参与;4目前所发现的8个铅锌矿体中,Pb品位为1.65%~7.17%,Zn品位为1.13%~5.7%,Pb+Zn(334)金属量为18.88万t,矿床达中型规模,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内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并从地层、构造、蚀变、矿化、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总结了找矿标志。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区内铅锌矿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才玛超大型铅锌矿是沱沱河地区的典型矿床代表,位于青海省西南部三江北段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本文在分析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矿区地质特征,从矿区主要岩性及矿化特征、矿(化)体、矿石特征和围岩蚀变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进而从大地构造环境、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探讨了控矿因素。根据区域成矿规律、控矿地质条件及隐伏矿体的发现,证实该区具备中深部、周边及多金属的找矿潜力,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秦岭成矿带夹持于华北克拉通与扬子板块之间,先后经历多期强烈的构造演化事件,是我国金、钼、铅锌、铁等金属矿产的优势矿产资源区之一。该成矿带内其复杂性与特殊性备受地学界广泛关注。河南省南召县红石寨铁铜铅多金属矿位于北秦岭成矿带东段,通过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表明,区内铁、铅和铜锌矿为形成于加里东期地壳的拉伸环境下属火山热液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不同于传统认识,笔者认为铅锌矿为形成于印支期充填型的铅锌矿,通过深入研究红石寨矿床地质特征并探讨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北秦岭成矿带复杂性与“非典型”性特征研究拓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陵水县岭门钼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位于九所-陵水断裂带东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结合区内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岭门钼矿成矿作用与早三叠世中粗粒角闪黑云正长花岗岩关系密切.早三叠世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和富集的热源条件和驱动力;断裂构造及其次级裂隙系统控制了矿体的产状、形态和矿化强度,提供了成矿流体的聚集空间和沉淀场所,矿点具有高温热液脉型钼矿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6.
山上里金矿位于胶东半岛环太平洋构造带,受区域构造及火山期后热液共同影响,经早期蚀变作用和晚期多次叠加矿化,形成了该矿床.通过研究,圈定3条矿脉,矿体6个,其中Ⅰ-①、Ⅱ-①矿体为矿区主矿体,推算金金属资源量约占整个矿山的87%,其余矿体规模较小,探求(332+333)类金金属量7016 kg,查明矿床为中型金矿床;通过...  相似文献   

17.
曾庆海 《中州煤炭》2022,(11):114-119
卢氏县熊藏沟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交接部位卢氏华熊台缘坳陷—栾川多金属成矿带,区域地层含铀较高层位较多,为该区铀迁移、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区域地质为背景,研究了矿区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了解了矿区物探特征,主要为熊藏沟地区地面γ测量等值线以及物探实际等值分布;分析了矿(化)体地质特征,主要为矿化与构造、围岩、蚀变的关系以及矿石质量、矿石类型。最后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为铀资源的进一步勘查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布赫特山地区铁铜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欧龙布鲁克陆块东北部,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床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中岩组上部和下部碳酸盐岩组合与华力西期中酸性花岗岩和闪长岩的接触带附近。矿体呈明显的磁异常和磁异常变化,矿区内已发现铁矿(化)体4处,铜矿(化)体2处,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分布严格受矽卡岩带控制,发育矽卡岩化、蛇纹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蚀变类型,其成矿类型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  相似文献   

19.
张译丹  王永春  裴蕾  方磊 《金属矿山》2015,44(10):104-109
北瓦沟地区位于营口-宽甸早元古代、印支-燕山期的Au-Ag-Cu-Pb-Zn-B成矿带内,区内构造发育,岩浆岩广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地质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区内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化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成矿地质条件,结果表明:①区内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同生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的形成受地层、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共同影响,尤以吕梁时期构造变形作用为主;②吕梁期韧性剪切带构造对铅锌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铅锌矿提供热源、动力、运移通道和富集空间;③与矿化有关的剪切带位于倒转褶皱正常翼的条带状大理岩中,总体走向NW。根据区内铅锌矿成矿条件及其外围地区铅锌矿化异常特征、分布规律,认为角砾状铅锌矿是主要找矿对象,早元古代辽吉花岗岩附近的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地层中的韧性剪切带发育部位是找矿有利部位。根据上述分析,圈定出了恒山里-王家堡子和大卫屯2个成矿远景区,为区内铅锌矿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