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6t氧气顶吹转炉在管坯钢试验及生产中,应用钢包脱硫、喂线以及底吹氩技术改善了钢质量,降低了管坯报废率,提高了无缝管正品率、成材率及机械性能合格率,具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武强 《山西冶金》2000,(1):16-18
裂纺缺陷是碳素管坯钢的主要缺陷特征,多年来严重影响着碳素管坯钢的成材。本应用现代化数理统计手段对造成该钢种裂纹废品的操作参数进行了回归处理,找到了造成管坯钢裂纹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鲁欣武 《中国冶金》2005,15(11):24-26
介绍了应用转炉加LF精炼生产合格的优质碳素管坯钢的情况.转炉管坯钢的纯净度同Q235A普碳钢相比显著提高,接近电炉管坯钢的水平.但要进一步提高转炉管坯钢的质量,还需提高转炉出钢过程的挡渣效果,保证足够的LF精炼处理时间.现研制的优质碳素管坯钢可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以铁水为主原料采用"转炉+VOD+LF+方坯+热轧"生产管坯T91钢的生产工艺。通过工艺控制,转炉冶炼生产的T91钢纯净度高,残余元素含量低,完全满足管坯用钢要求。管坯轧后质量与模铸产品相当,可以替代长流程工艺生产的同质量水平的管坯。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钢第一炼钢厂管坯钢夹杂物特别是大型夹杂物的的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管坯钢正品率提高了7.0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金相分析方法,通过对管坯钢典型缺陷实例的分析,研究了管坯钢缺陷的成因,从而为消除缺陷,提高管坯钢及钢管的生产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方圆铸机生产45Mn2管坯钢易发生水口堵塞及铸坯质量较难控制的难点,采用了炉后渣洗、LF使用高碱度渣精炼、钙处理等技术措施试制45Mn2管坯钢。试验结果表明,半钢炼钢条件下“转炉→LF→φ1200mm圆坯连铸”生产工艺流程可行,连铸圆坯无表面缺陷及内部缺陷,低倍各项缺陷评级均小于1.0级,轧制后成材率为90.2%,钢材力学性能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8.
杜义 《太钢科技》1996,(3):14-18
本文通过对碳素管坯钢(管20)钢种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管坯钢钢坯有面裂纹的成因,分析总结了太钢平炉,转炉管坯钢生产工艺控制及初轧翻钢道次与钢坯有面裂纹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L80-3Cr高铬管坯钢的成分特点及质量需求,通过采用合理的合金化制度、过程温度制度及连铸关键工艺技术,打通了半钢炼钢条件下LD-LF-RH-Bloom生产该钢种的工艺流程,达到了经济生产的目的.工业试验表明,冶炼过程Cr的平均收得率达98.2%,成品Cr成分控制稳定;圆钢wT[o]含量为10×10-6~16×10...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 2 0 #钢特点的分析 ,探讨了管坯钢表面裂纹的成因。对湘钢第二炼钢厂生产断面 2 0 0mm× 2 0 0 mm的 2 0 #钢 ,钢水质量、温度、拉坯速度、冷却配水制度等影响铸坯质量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并据此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广军  陈玉辉 《炼钢》2006,22(6):1-4
针对管坯钢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组成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据此采取了相应的工艺控制措施,使管坯钢的冶金纯净度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连铸工艺对20钢连铸管坯轧制无缝管产生内折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进毅  成永久 《包钢科技》1998,(4):73-76,97
本文通过176炉20钢连铸管坯轧制无缝管道一内折叠缺陷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了连铸工艺对连铸管坯产生内折叠缺陷的影响规律,并用凝固理论间要分析说明,同时提出了减少内折率的连铸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谢华光 《江西冶金》1994,14(4):23-26
通过对6t转炉物料平衡及热平衡的测定,得知用水收得率仅为82.46%,热效率仅有53.38%,并就本厂条件下如何提高转炉钢水收得率和热效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利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完成了同炉冶炼的S30432钢连铸和模铸工艺生产的管坯在高温下的拉伸热变形过程,设置了1 000、1 050、1 100、1 150℃系列温度和0.1、1、5 s-1应变速率的不同热模拟试验条件,获得了同炉冶炼的S30432钢连铸和模铸工艺生产的管坯在各个高温拉伸条件下的高温应力-应变曲线,并对其进行修正和拟合,使其尽可能符合实际试验情况。对同炉冶炼的S30432钢连铸管坯和模铸管坯的热变形本构方程进行了拟合,并对2种工艺管坯的高温热塑性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连铸管坯和模铸管坯的热塑性在不同拉伸温度和速率下表现出一定规律性,连铸管坯的热塑性存在较大的波动,且整体上略逊于模铸管坯,为改进优化管坯的穿孔工艺提供了参考。通过扫描电镜对高温拉伸断口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发现高温拉伸失效形式为塑性断裂,绝大部分断口形貌属于韧窝断口。然而,在特定条件下,部分连铸管坯试样表现出较差的热塑性,其断裂形式转变为脆性断裂。对于S30432钢连铸管坯的高温塑性加工,建议使用较高的应变速率和较高的应变温度以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5.
返回转炉钢渣对铁水脱硅、脱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转炉钢渣的组成,利用CaO-SiO2-Fe2O3-MnO2-MgO-P2O5-Al2O3-CaF2系熔剂对铁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转炉钢渣组成和渣中添加BaO对铁水脱硅和脱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转炉钢渣的组成可获得约75%的脱硅率和80%左右的脱磷率。脱硅过程伴随有铁水的回磷反应。随Fe2O3含量增加,回磷率提高,最大回磷率可达22.5%。此外,分析了铁水回磷原因和防止回磷的,发现使用添加BaO的转炉钢渣对脱硅后的铁水进行脱磷处理,当BaO添加量控制在15%-20%范围内时,可明显提高铁水的脱磷率。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管坯钢表面裂纹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影响管坯钢表面裂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杨淑菊  张翠绒 《山西冶金》2000,(1):19-21,37
介绍不锈管坯钢0Cr18Ni12Mo2Ti的冶炼和加工工艺并作了分析探讨。检验分析了该钢的化学成份,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等,结果表明,太钢生产的不锈管坯钢0Cr18Ni12Mo2Ti完全能够达到技术条件的要求,说明现行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对我公司TP347H管坯出现轧制开裂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和讨论了TP347H钢中[O]、[S]含量和添加微量元素B对轧制开裂的影响。调整VOD的脱氧制度使钢中残Al量增加、还原炉渣的碱度提高和Si-Ca的使用改变了钢中夹杂物的性质、形态,以及吹Ar保护浇注等措施的采取,降低了钢中[O]、[S]含量及夹杂物含量,提高了钢的纯净度,加微量元素B,进一步改善钢了的热塑性,解决TP347H管坯轧制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转炉开发HRB400钢的生产实践,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生产HRB400新Ⅲ级钢筋钢的化学成分均匀,性能稳定可靠,钒铁的微合金化能使钒获得较高和稳定的收得率,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复吹转炉冶炼中高碳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复吹转炉冶炼中,中高碳钢属于比较难炼的钢种,炼成率一直较低。通过对1994年6~9月冶炼的45油钢操作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出改钢原因,掌握好中高碳钢的操作要点,做到控制好碳温、造出有一定氧化性和流动性的高碱度炉渣,克服熔池成分不均,取样无代表性和炉内大翻现象,在复吹转炉上是能够冶炼好中高碳钢的。同时,为提高生产率,冶炼含磷更低的中高碳钢,提出了三项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