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机电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Desment教授团队研究并总结出产品提供给用户的情感体验的3个层次:美学的层次、意义的层次和情感的层次这一理念,阐述了现代工业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来源与发展趋势,以及在机电产品这一原本注重技术与功能的产品领域中情感设计的必要性,并在该产品领域中深层次发掘情感设计的基本方法,找出提升设计者、使用者、操作者情感体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情感化设计在智能硬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瑶佳  贺孝梅 《包装工程》2017,38(18):162-165
目的通过对情感化设计在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的应用研究,指导智能硬件的情感体验设计。方法从本能、行为和反思层面进行情感化设计分析,总结将其运用到智能硬件的设计要点。结论在进行智能硬件产品设计时,除了侧重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更应在情感化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从本能层次满足用户感官体验,从行为层次优化产品性能,从反思层次触动用户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情感化理念融入医疗监测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创新设计,以提升医疗监测设备的易用性和可用性。方法运用Donald Norman的产品情感体验三水平模型,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感性工学等理论,运用多种调研方法挖掘医疗监测设备主客体用户的情感需求,构建用户对医疗监测设备人机交互界面的情感需求模型。结论总结了医疗监测设备人机交互界面情感化设计原则及3个主要情感化设计要素,并设计出情感化的交互界面。  相似文献   

4.
邢祥龙 《包装工程》2022,43(16):284-291
目的 探究情感化理论在儿童医疗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达到减轻患病儿童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方法 首先,用文献分析法对儿童医疗产品设计现状、儿童医疗产品的目标用户特征,以及情感化设计层次理论进行分析梳理;其次,结合案例分析,系统提炼和总结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方法;最后,进行设计实践,佐证上述设计方法。结论 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需要对诺曼的3个层次进行系统把握,本能层设计上,从医疗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和尺寸要素,整体构建愉悦感官体验;行为层设计上,用简约的功能和流程、人性化和趣味化的交互、及时的提示和反馈,共同营造良好使用体验;反思层设计上,通过产品形象象征、提升用户参与度和故事扮演的方法,系统塑造深层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瘦身饮食类APP中情感化设计缺失,为了科学获取用户情感需求权重,有效提升APP界面用户体验满意度,提出一种情感化设计与A-Kano模型结合的界面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运用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定性分析,获取情感化设计需求要素;其次,运用A-Kano模型量化评估各个用户需求的层次属性,得到用户需求重要度排序。结果 以瘦身饮食类APP为例,实证了融合情感化设计与A-Kano模型的界面设计模型,可清晰呈现用户情感设计需求属性分类,准确排序需求优先级,规范了后续界面设计流程。结论 在该方法指导下的界面情感化设计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可为界面研发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林丽  郭主恩  阳明庆 《包装工程》2023,44(16):22-31
目的 对情感化智能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方法 通过情感化设计和智能设计相关概念及特点的分析,归纳了情感化设计和智能设计融合的价值,并从情感需求获取、产品方案生成及设计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情感化智能设计的研究现状。结果 定义了情感化智能设计概念,总结了情感化智能设计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梳理出情感化智能设计的发展趋势。结论 情感化智能设计的发展,推动着情感化设计效率的提升、设计品质提高及在智能设计中对用户情感的关注。虽然目前情感化智能设计仍面临众多挑战,但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在设计研究及应用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淋  钱皓  马东明 《包装工程》2019,40(10):243-249
目的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以家居灯饰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用户情感化需求诠释家居灯饰产品的交互新方式,唤醒用户对家居灯饰产品的新认识。方法以加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切入点,对情感化设计中的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进行研究,通过用户体验数据挖掘出家居灯饰情感化需求,根据用户需求从造型、功能和使用方式3个维度进行用户需求模型构建,最终建立家居灯饰产品的用户需求模型,并以模型构建结果指导具体的家居灯饰产品设计应用实例。结论通过对情感化设计的理论研究为家居灯饰产品的设计提供新思路,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家居灯饰产品的设计研究中,可以为其他同类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层次互动情感体验在叉车内饰设计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骥  肖狄虎 《包装工程》2017,38(4):218-222
目的以叉车内饰设计为实例,探索情感化设计理论的三个层次的互动指导在工程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结合产品的市场定位,讨论三层次情感体验的设计实现及相互影响,论述互动的三层次情感化体验在叉车内饰产品的设计流程中,以实现美与功能的恰当融合。结论三层次互动情感体验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机械产品在设计上有所突破,在外观及功能的设计中始终围绕统一的设计主旨,能够塑造内外一致的产品形象,以满足用户对产品日益精进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食品包装设计中的情感化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分析情感化设计的基本目的以及产品符号和用户情感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并依据情感化设计原则,提出食品包装应当结合情感体验的3个层次进行设计。探讨把情感化核心设计理念加入产品造型、功能、文化进行设计的具体应用手法和实例。最后,总结把情感化理念融入食品包装设计,达到产品与用户间更好的情感交流互动,促进食品包装设计市场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谭浩  唐诗妍 《包装工程》2023,44(6):12-24
目的 对智能汽车人机界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总结归纳用户体验评估对象、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从学术的角度建立智能汽车交互界面用户体验评估方法体系。方法 通过系统文献综述,对纳入系统综述的文献进行信息提取,从而得到基础数据;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析了汽车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汽车交互界面用户体验设计与评估的影响,从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三个方面总结智能汽车领域用户体验研究进展。提出产品类型以及构成产品的产品要素(物理特征和虚拟要素)两个评估对象维度,基于人机系统优化层次重点阐述了安全、效能、感性体验三类评估指标,基于研究对象、方法属性和质量效率构建三个评估方法维度,为评估方法选择提供参考,并详细分析了不同研究中评估工具的应用。最后总结评估对象、评估指标以及评估方法,形成该领域的方法体系。结论 在智能汽车时代下,技术发展使汽车人机交互界面日趋复杂,用户体验评估被证明有利于提供反馈,以帮助开发者设计和改进产品并完成产品迭代。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为车辆开发人员提供有关如何进行成功的用户体验评估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汽车内饰品质感的感知模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从用户感知模态出发,构建内饰品质感性意象评价模型。方法以情感设计为背景,提出了用户对汽车内饰的品质感是由直接知觉和认知意象共同构成;从感知觉特性出发,通过30名用户对6个汽车内饰皮质纹理样本质感的评价进行情感语义量化,形成皮质纹理意象感知尺度。结果从触觉单模态感知和视触觉双模态感知的角度,验证了用户不同感觉模态下对汽车内饰皮质纹理情感的感知差异。结论基于汽车内饰品质的情感设计,其核心在于对用户感知与情感之间客观联系的挖掘,以材料工艺所表现的产品造型感知质量成为内饰设计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林晨晔 《包装工程》2019,40(22):46-49
目的在明确的定位目标导向下,探索一种更为科学、准确与有效的色彩设计方法,通过产品色彩的定向设计提升用户情感体验。方法明确用户与产品间的色彩交互模式,产品色彩的定向设计基于用户情感层面的色彩交互,具有整体性、互动性与定向性特征,其本质是在色彩形象定位与用户感性需求相一致的前提下,实现色彩语义与用户感知间映射的一致性。建立一致性的定量基础,应用感性工学与量化色彩系统在映射两端完成匹配对象的量化研究,为定向建立一致性提供可行性。结论建立面向行业实际应用的"产品色彩定向设计方法体系",以"定位—定向—定案"为脉络逐层推进完成3个从用户端到设计端的定向研发,形成以提升用户情感体验为核心的产品色彩定向设计方法论。该方法在人工智能设计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韦艳丽  王松琴  孙虹  王磊 《包装工程》2019,40(20):114-117
目的 研究互联网产品中的情感温度的设计触点及其提升策略,丰富用户体验设计的相关理论。方法 从用户的感知层面出发,分析互联网产品在视觉、触觉、意觉三个层面的情感交互内容,并以此为设计点,提出设计策略,提升用户体验。结论 指出了提升互联网产品情感温度的重要性。从用户的感知层面将情感温度分为视觉层面、触觉层面和意觉层面,不仅有针对性地探索了优化视觉层面的导流设计、扁平化触觉层面的信息层级、简化触觉层面的行为路径,而且深入地解读了用户在意觉层面的需求等。通过使用这些方面的策略,能有效地提高产品实用性,更好地满足用户情感需求,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覃京燕  续爽 《包装工程》2017,38(14):80-84
目的针对现有的社交类APP的交互设计原则和用户体验研究成果,从形式层面、内容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情感交互设计出发,研究基于强弱连接的社交类APP的设计方法。方法对比分析国内以强弱连接为出发点的社交类APP产品设计的情感交互层面,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用户需求,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以情感为导向的社交类APP产品设计。结论在形式层面上,将不同形式的动态交互设计以及符合下意识的温馨反馈机制融入形式层面,提升用户的情感感受;在内容层面上,加入符合用户情景需求的用户自生产内容和图形化视觉语言的信息运用,减少用户因失联而带来的孤独感,让用户在交互过程中感受到产品的情感和气质;在行为层面上,引入具有企业特征的形象和传统的Emoji表情结合的创意网络表情符号设计,既节约用户挑选时间,又增加用户和企业形象之间的情感互动,提升用户的情感体验,满足多维、多向度、多视角、多种表达方式、多路径转化的强弱社交关系的情感交互需求。  相似文献   

15.
陈惠 《包装工程》2023,44(10):258-264
目的 根据体现幸福感的产品设计方式,由此寻求提升产品设计幸福感的意义与策略。方法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以及分析有关的设计案例,论述幸福感因素在产品设计当中得到体现的重要性,并从用户的五感体验与情感体验出发,探讨幸福感因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结果 基于设计研究与思考,提出通过五感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促使用户在接触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元素的过程中,体验到产品所带来的幸福感;以注重用户内在需求为前提,在体验中考虑用户的情感,令交互过程充满设计温度,以提升产品使用的幸福感;明确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并重 视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愉悦度。结论 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是产品设计的前提,而创造出使用中的幸福感体验是产品设计的附加值,当功能与精神同时被满足时,用户可达到自我实现与满足,也自然能体会到使用的幸福感,这正是设计中最高层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杨冬梅  张从  张健楠 《包装工程》2022,43(14):122-128
目的 基于老年用户需求,结合用户多通道感知特征,分析老年人使用产品时具身的体验与感受,并得到用户偏好,促进老年产品设计,以满足用户生理、心理需求。方法 以老年康复辅具为设计载体,采用优序图法、行为地图法分析数据,构建用户需求与具身行为的关联模型,挖掘交互过程中的问题动作及相关接触点,以指导后续设计研究。基于感性工学的0阶感性概念法,构建0阶-PAD情绪词汇衍生模型。运用语义差分法得到用户对产品的感性意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得到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动作、相关接触点偏好。结果 依据感性意象与喜爱程度评价结果衍生的设计要素进行老年流食杯设计实践,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结论 从用户具身的知觉感知与需求出发,结合感性工学相关方法获得老年用户对使用产品的偏好,为设计实践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验证,对老年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目前用户体验交互模态单一、获取用户需求的主观性强、对潜在需求挖掘不充分的问题,从用户多模态行为出发,探索用户体验设计的新方法。方法 对多模态交互方式进行梳理,从用户KANO需求模型出发,挖掘能引发用户兴奋的潜意识需求,建立用户行为和思维模型并绘制用户旅程地图,结合鞋品定制平台案例进行交互设计应用与验证。结果 在非语言交互视角下,建立鞋品定制平台的用户心智模型和行为模型,绘制体现多模态情绪变化的用户体验地图,并最终提出非语言交互用户体验设计标准。结论 将非语言交互方法融入用户潜意识行为交互设计,可以更有效地感知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情绪的变化,探索交互环境等因素对用户“感知-行为-体验”设计模式的影响,为非语言交互设计方法在定制服务类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情境系统的湖湘文创产品设计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针对湖湘文创产品设计结果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流程。方法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评价置于产品情境系统中,建立湖湘文创产品情境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纵向与横向上的分析和整合,获得设计评价体系构建脉络。运用脉络分析、文献研讨、专家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构建湖湘文创产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结论经验证与实际应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湖湘文创产品设计结果的快速基础性评价具有切实效用,提供了湖湘文创产品的优劣判断参照及文创产品的设计评价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产品情感体验设计层次模型建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朱吉虹  严海燕  廖海进 《包装工程》2018,39(24):177-182
目的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成熟发展,移动互联网产品数量异军突起,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显著的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情感体验设计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方法 基于Donald Norman的情感化设计层次,分析用户使用手机应用客户端(以下简称APP)的情感体验流程,探讨情感体验的关键立足点,进一步结合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构建有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情感体验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际设计案例阐述模型的应用。结论 提出交互行为是用户情感体验的关键立足点,建构了移动互联网产品情感体验设计三层次模型,即情境构造、多通道交互、用户习惯捕捉。  相似文献   

20.
彭洁  王峰 《包装工程》2019,40(24):158-163
目的结合时间心理学理论,将"时间知觉"运用于产品的交互等待设计,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并留下愉悦的回忆。方法通过概述时间知觉和用户体验等理论,对用户等待体验的运行逻辑和影响因素进行说明,展示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受情绪、记忆和注意力等因素影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系统服务无法满足人们需求,导致出现交互等待状态,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交互等待设计具有必要性。结论理论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从技术和产品功能系统等方面减少用户实际等待时间,从用户心理和情感状态上缩短用户感受等待时间的设计模式,给设计者提供一个较新的思维概念,提升用户等待体验,增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情感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