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9,(4)
我国乡村旅游的基本形态从初期的"农家乐"经过"乡村休闲—乡村度假",走向"乡居生活"。本文主要从乡村旅游空间的重构、乡村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拓展、乡村旅游要素组织的重组3个方面,对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中国乡村旅游转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旅游方式,其中农家院就是其中一种旅游的好地方之一,现在的农家院主要都是以经营农家乐为主的,开放空间让城市里的市民们带着一家人到农村来吃农家饭并且体验农家生活,让他们在其中能感受到安详宁静的气氛。为了能让这些来农家院的人都能被这里优先?自然的环境所吸引,感受到更加真实的氛围,那么对农家院内部一些重要的植物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就针对我省林州市农家院葡萄树的一些综合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分析出了适合河南地区葡萄树的几个重要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厦门岛外旅游的重要形式,"农家乐"是岛外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制度建设、经营模式、财政支持、技术支撑、监控评价等方面探讨实现厦门岛外乡村旅游合理开发和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4.
叶露  黄一如 《建筑师》2019,(5):97-102
当代乡村营建是国家权力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的空间手段,乡村营建的演化历程始终伴有设计的介入。本文对当代乡村营建历程中已发生和正在进行的四次大规模的"设计下乡"的行为表征进行历史性梳理,并借助场域理论解释乡村营建和"设计下乡"行为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营建场域的核心是建立乡村空间治理法则。场域构型与资本总量是决定因素,构型变化以及资本角力产生了"设计下乡"的内生动力,营建场域构型和资本类型决定了设计主体的介入立场与态度。新乡村时期在资本多元以及城乡协同发展的格局下,设计主体正通过自身资本类型及数量的变化,试图改变营建场域的逻辑,建立新的乡村空间法则。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
乡村旅游在我国又称为"农家乐",是一种利用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旅游者前来吃、住、游、玩的旅游形式。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农家乐由于其经营环境和经营者自身素质,其服务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安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表现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升西安农家乐服务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0)
地域特色艺术元素是文化和艺术的积淀,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名片,将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元素应用于旅游景观的"农家乐"空间中,不仅能够增添空间的艺术韵味,也将提升乡村旅游空间的整体档次,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都市乡村作为城乡过渡区域,具有社会结构复杂性及经济动力与文化压力并存的特点,但现阶段都市乡村建设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忽略了其在社会层面的特殊性。本文在对湖北省武汉市遮湖岗村进行实地调研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视角提出了都市乡村环境渐进式的更新理念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的营建策略,并进行项目实践,针对武汉遮湖岗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体系完善助产业融合、空间整合促邻里活力、单元营建协功能提升"的更新策略,为其他类似乡村在解决产业发展、体制完善及邻里关系和社区活力构建等社会问题上提供了可借鉴思路,期望以此实现都市乡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家乐与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许多城市周边兴起了一种由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一种农家休闲旅游形式,人们通俗地称之为“农家乐”。    农家乐是一种面向都市人群推出的体验式旅游项目,以“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特色,把绿色生态农业与民俗风情结合起来,满足了城里人向往田园风光、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农家乐”的兴起,是城乡消费方式改变的一种新的现象。农家休闲旅游的兴起源于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消费能力增强。随着我国经…  相似文献   

9.
在"十一五"发展新农村的号召和"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的影响下,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但是目前乡村旅游的形式仍局限于观光游览为主,体验乡土民风民俗的度假旅游的发展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笔者认为乡村应该是旅游度假产品中除滨海地区的又一场所。相应地,分时度假产业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滨海旅游,具有乡土特色的古村落度假将是全面升级乡村旅游产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6,(12)
"农家乐"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手段。在美丽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农家乐美丽乡村旅游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意义、常见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2):145-146
文章分析了静脉穿刺机器人研究目的及现状,明确了该系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着重论述了国外研究团队通过视觉系统,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解决穿刺机器人自主静脉穿刺的血管定位及轨迹引导问题,为今后深入研究该问题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8):147-148
BIM技术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文章对BIM技术在当下建筑施工中所应用到的特点进行分析,着重分析BIM技术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减少了材料的损耗,对实现建筑产业的绿色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筑行业对能源使用的能源消耗占比是我国所有行业中最大的一个。如何减少建筑业的消耗,是当下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1):158-159
本文阐述了侧支循环的概念、意义以及目前临床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开放评估的主要方法、优劣点,同时对激光散斑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临床应用、可能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从而为临床判断脑侧支循环的建立的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1):147-148
在VR技术日益兴起下,全景视频受到了人们密切关注,并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文章分析了基于技术角度的全景视频关键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行业带来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CAD常见的二次开发手段与几种常用的开发模式,并结合实践,阐述了道路断面图绘制程序开发的工具选择方法及技术要点,为类似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9):129-130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技术中,不仅可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可开拓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实现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同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计算机技术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探讨了计算机技术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外观特性、材料特性和结构特性三方面论述了桥梁施工中的主要检测内容,介绍了几种在检测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检测技术,并对其具体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提高桥梁检测的水平对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开挖参数设计要点,阐述了路基取石场和挖方爆破设计的方法,提出了爆破安全施工措施及复杂地层掘进技术措施,为隧道爆破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类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和劳动效率,合理地运用暖通空调措施是实现良好的室内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影响室内空气环境的因素,并从空调系统应用、通风的有效性与室内环境品质的关系以及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暖通空调技术与室内环境结合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董婉君 《山西建筑》2012,38(24):35-36
结合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目的及意义,从影响人类居住的各类因素入手,探讨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态技术改善建筑状况,缓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指出建筑师设计时不仅应考虑建筑的功能和美观,还应注重环保和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