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交网络节点中心性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节点影响力以及扩大节点影响力的范围在社交网络传播中具有重大意义。为了综合分析节点自身影响力与其潜在影响力,提出了PPI(Personal-Potential Influence,PPI)算法,用介数中心性值,紧密中心性值及k-shell值加权来评估节点自身影响力,再通过节点间的相互影响来评估其潜在影响力。实验结果表明PPI算法在评估节点影响力上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孙子力  彭舰  仝博 《计算机应用》2019,39(3):834-838
针对现有网络传播模型忽略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衰减,传统影响力最大化算法无法有效利用社群结构提高影响力传播范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社群结构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社群衰减的影响力最大化(IMID)算法。首先对整个社会网络进行社群结构划分,评估社群中节点影响力范围,并考虑社群之间关联点之间的关联概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增加节点之间信息传播衰减度计算。通过实验与分析,该算法不仅降低了时间复杂度,还获得了接近贪心算法的影响力传播范围,影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因此,在核心种子节点集和连接社群之间纽带节点选取若干节点作为初始节点,会让信息以最小的代价在网络中获得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3.
复杂网络中最具影响力节点的识别对网络动力学如加速信息的扩散或抑制流言的传播都具有重要影响意义。为了给节点影响力做出具体排序,在已有的各种最具影响力节点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社团结构和k-shell节点法的节点影响力识别方法,基本思想为利用某个节点处于不同社团的邻居节点的ks值判断节点影响力(称为Nc值)——识别ks值相同的节点的不同影响力。并通过单感染源传染的SIR模型进行仿真,发现Nc值较高的节点不仅最终节点的影响范围较大,传播速度也快于其他节点。  相似文献   

4.
影响力最大化问题是在社交网络中寻找具有最大影响范围的节点集。针对启发式算法准确度相对较差的问题,现有的研究考虑了影响范围重合,但忽略了边缘贡献导致的节点影响力过量评估。重点研究了在考虑边缘贡献的情况下,如何选取影响范围最大的节点集合。采用启发式算法的思想,首先计算节点全局和邻近影响力来评估节点信息传播影响力,通过去除已选节点影响范围并更新网络的方式,消除边缘贡献对节点影响力评估的干扰,在独立级联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边缘去重的节点影响力最大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相比其他算法,能够有效增大节点信息传播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网络的日益复杂,具有线性时间复杂度的标签传播算法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然而在标签传播过程中存在随机性,致使社区划分不稳定.因此,对节点标签初始化、节点更新顺序和节点标签传播选择过程这三个方面改进,提出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标签传播算法.该方法引入LeaderRank算法计算节点影响力,在此基础上选取关键节点并为这些关键节点赋予标签,节点更新顺序依据于节点影响力由高到低更新,在标签传播过程中考虑节点之间的传播能力.采用真实网络数据进行实验,和传统算法相比,论文算法在相关质量指标上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节点初始标签散乱及标签传播随机性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标签预处理与节点影响力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首先,计算节点影响力,逐步选择影响力值最大的节点作为中心节点;然后,用中心节点的标签对同质的邻居节点进行标签预处理,减少了初始标签数量,降低了后续标签传播的随机性,并初步识别出了重叠节点;其次,通过标签隶属系数识别重叠节点,用节点影响力值选择非重叠节点标签,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以最大化自适应函数增量为目标,对内聚度弱的社区进行合并,提高了社区质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六个真实网络,所提算法在50%的数据集上具有最大的扩展模块度值;而在不同混合度、节点重叠度和节点最大归属社区数的人工基准网络上,该算法在标准化互信息(NMI)指标上都具有最好的性能。综上所述,该算法对各类网络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具有接近线性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网络逐渐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主要社交工具,在网络中挖掘最有影响力的用户成为了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传统影响力最大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主题耦合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分析网络中不同主题之间的耦合相似性,在综合考虑主题之间耦合相似性与用户对不同主题偏好的基础上扩展独立级联模型,并使用经典的贪心算法挖掘最具有影响力的用户。与不考虑主题耦合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考虑了传播主题之间的耦合相似性,并且能够与用户偏好进行更为有效地结合。最后,实验表明,相比于经典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该算法能够更为有效地挖 掘在特定主题下最具有影响力的种子节点。  相似文献   

8.
梁莹莹  黄岚  王喆 《计算机科学》2017,44(12):23-27
关键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高于其他大部分节点,关键节点挖掘是网络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对网络结构和网络中的关系等研究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有的关键节点挖掘算法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节点关键性评价,文中基于网络中节点的局部性信息,结合节点与其一阶邻居节点的关联关系,提出了一种有向网络关键节点挖掘算法。该算法在关注节点所处局部环境的同时考虑关联节点间的关联强度及重要性影响,根据局部重要性和关联重要性共同进行关键节点的评价。在实验网络上的影响力传播实验表明,相比于经典的度中心性等关键节点评价算法,所提算法挖掘得到的关键节点对影响力的传播能力更强,说明了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意见领袖通常是指在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中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个体。针对当前意见领袖挖掘方法中只考虑社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节点的个体属性,缺乏信息传播中交互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扩展独立级联模型,并融入网络结构特征、个体属性和行为特征的意见领袖挖掘模型(extended independent cascade, EIC)。该模型以个体属性、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行为建立加权的传播网络,利用改进的CELF(cost effective lazy forward)算法,挖掘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的个体。通过实验验证,在意见领袖的扩展核心率指标上,该算法优于拓扑结构类算法,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并未降低意见领袖的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10.
快速稳定地发现复杂网络中的社团是近年来社团划分研究的热点。标签传播算法(LPA)具有接近线性的时间复杂度,能快速发现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但是该算法在标签传播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降低了划分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稳定的标签传播社团划分算法(S-LPA)。该算法利用改进的K-Shell算法来计算节点全局影响力,并结合能反映节点局部影响力的度值以及邻居节点信息,计算节点综合影响力;在标签传播过程中,根据标签影响力更新标签;当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标签不再变化或者迭代次数达到最大值时,拥有相同标签的节点划分到同一社团中。在真实网络和人工合成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S-LPA算法不仅具有线性时间复杂度,而且提高了社团划分的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何明  许元云  刘锦涛  周波  丁晓晖 《控制与决策》2020,35(10):2556-2560
针对多智能体网络在牵制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网络分裂现象,考虑到牵制节点选择对多智能体收敛速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k-shell分解的牵制控制算法.首先根据节点连通度划分子网;然后提出基于k-shell分解的牵制节点选择方法;最后完成多智能体的牵制控制.理论推导证明,采用该算法后整个智能体网络最终将形成一个子网.分析对比3种牵制控制算法,通过实验仿真结果验证所提出算法能够实现多智能体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多智能体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2.
The Manufacturing Knowledge System (MKS) uses a uniform representation of manufacturing knowledge, in combination with uniform access to that knowledge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manufacturing. MKS should be viewed as a meta-CIM system, whose goal is to tie together existing CIM systems and other resources of a larg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not to duplicate their functionality. At the core of MKS is a conceptually centralized, object-oriented model containing information that is common to many applications. The model is connected to existing CIM systems, to equipment and to databases which supply up-to-d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atus of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pplication modules access the CIM data and each other's services using language independent knowledge service protocols that insulate them from details such as where data or services reside, and how they are called. MKS itself is designed to be both scalable and efficient. It has a distributed implementation that allows incremental growth and robust operation in large and dynamic enterprises. Changing information is communicated to application modules that have registered their interests with the model by means of a message based notification mechanism. The focus in this paper is on the system-level features of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MKS. Examples from the domain of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re used to illustrate real worl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识别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中最重要的节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复杂网络影响力分析的问题,在核值影响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核值的影响力算法。以Email无标度网络数据为实验对象,来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方法为复杂网络影响力分析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With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studies of information spreading on social media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domains in many branches of sciences. How to control the spreading process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s, wher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nodes in larger-scale social networks is a crucial issue. Degree centrality is one of the simplest method which supposes that the node with more neighbours may be more influential. K-shell decomposition method partitions the networks into several shell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nodes in the same shell have similar influence and nodes in higher-level shells (e.g., central) are probably to infect more nodes. Degree centrality and k-shell decomposition are local methods which are efficient but less relevant. Global methods such as closeness and betweenness centralities are more exact but time-consuming. For effectively identifying the more influential spreaders in large-scale social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n algorithm framework to solve this dilemma by combining the local and global methods. All the nodes are graded by the local methods and then the periphery of the network is removed according to their central values. At last, the global methods are employed to find out which node is more influentia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framework can be efficient and even more accurate than the global methods  相似文献   

15.
非共识性的意见普遍存在于人类的交互活动中。本文研究由带有反对意见的信息诱导出的信息竞争动态过程。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竞争模型,以体现复杂网络中消息交互的真实情况。结果显示,对网络中节点进行k-shell分类后发现,节点的k-shell值在信息竞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变换模型中的参数,可以成功解释不同的信息竞争现象。新的信息竞争模型非常适用于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6.
标签传播算法是高效且具代表性的社团检测算法,其中不包含必需调节适应的相关参数,是大型网络社团检测的首选算法。标签传播算法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但其随机性较强,且在标签传播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了社区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引力和鱼记忆标签存储策略的社区检测算法CDA-GM。通过融入节点信息熵的k-shell排序策略增强社区检测的准确性,利用节点间的引力更新标签,减小标签传播的随机性。在此基础上,引入鱼记忆节点标签存储策略,避免出现标签震荡,增强标签传播的稳定性。选择人工网络和真实世界网络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提高社区检测质量,获得准确的社区结构,与COPRA、SLPA、DLPA和COPRAPC算法相比,其标准化互信息值平均提高0.01、0.18、0.12、0.02,社区模块度平均提高0.04、0.02、0.07、0.01。  相似文献   

17.
不平衡数据集上的Relief特征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lief算法为系列特征选择方法,包括最早提出的Relief算法和后来拓展的ReliefF算法,核心思想是对分类贡献大的特征赋予较大的权值;特点是算法简单,运行效率高,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直接将Relief算法应用于有干扰的数据集或不平衡数据集,效果并不理想。基于Relief算法,提出一种干扰数据特征选择算法,称为阈值-Relief算法,有效消除了干扰数据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结合K-means算法,提出两种不平衡数据集特征选择算法,分别称为K-means-ReliefF算法和 K-means-Relief抽样算法,有效弥补了Relief算法在不平衡数据集上表现出的不足。实验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准确性推荐中存在商品类型单一、流行商品多、缺乏新意的问题,因而新颖性推荐得到重视。但已有研究在设计算法时未考虑项的特征,无法针对不同用户帮其区分和挑选具备较高新颖度的项。为提高推荐系统的性能,对基于随机游走的方法进行改进,提出融合新颖性特征的推荐算法。从兴趣扩展和预测角度分析项的特征,给出完善的新颖度定义,并结合用户需求构建新的转移概率,产生个性化的推荐列表,提高了列表内容的新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较现有算法对准确率影响较小,同时在新颖性指标上有明显提升,并得出通过融合新颖性特征能够在兼顾准确性的情况下有效改善推荐内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中,流形排序的检测方法存在先验背景假设和目标检测不完整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在流形排序算法基础上,融入背景鉴别、BING特征估计和权重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感知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计算颜色聚类后的边界区域的综合差异度,得到真实背景种子点,从而感知到真实背景区域;再结合图像的BING特征与初始显著图信息,获取目标位置,从而得到完整的前景种子点区域;然后重构前景区域的图模型且利用加权k-壳分解法,来调整前景区域节点之间的连接权重,进而获得清晰的目标边界.实验结果表明,同当前经典的一些算法比较,本文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F-measure和平均MAE上都优于其余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