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6月28日,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所属江苏LNG项目二期工程T-1204储罐水压试验顺利完成,经测试各项数据均优于设计指标,标志着中国石油大型LNG储罐建造国产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T-1204储罐是江苏LNG项目二期工程新建储罐,也是国内首座20×104m3全容式混凝土LNG储罐。储罐采用落地电伴热承台,圆筒形混凝土外罐直径86.4 m、高44.2 m,内罐直径84.2 m,为国产Ni9钢和低温保冷材料制造。罐顶为圆拱形钢质结构,顶部中心距罐内底面56 m。  相似文献   

2.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强腐蚀性,对人体危害较大.针对苯酚丙酮装置项目改造要求,对改造内容及原有装置过程进行HAZOP分析,找出了卸车系统、硫酸地下罐、硫酸地罐液下泵等设备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以保证装置改造及运行能够满足安全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大型低温储罐罐顶气顶升工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对施工中的主要风险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气顶升是大型低温储罐施工的关键部分,该部分作业环节多,要求短时间内一次顶升到位,顶升的钢穹顶重量和体积大、影响因素多、安全风险高。大型低温储罐气顶升施工工艺主要解决罐顶平衡配重、设置平衡系统、风机系统、密封系统及气顶升过程控制,气顶升施工难点及技术要领主要是通过制定合理施工工艺,并充分考虑气顶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并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将罐顶气顶升施工安全风险降至最低,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的发生及发展为灾难性储罐破裂火灾的过程;提出了消防供水设计应满足可向储罐内注水控制泄漏、阻止泄漏的液化石油气蒸气云扩散、防止储罐破裂发生火灾等要求;对储罐固定消防冷却水设置形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储罐的固定消防冷却水宜采用顶部淋水与固定水炮相结合的设置形式。  相似文献   

5.
结合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的特点,叙述了LNG储罐仪表的选型和安装;重点阐述了温度仪表和液位仪表的设置,指出了温度、压力和流量仪表安装的注意事项;简要描述了储罐液位仪表的基本原理;讨论了用于保护LNG储罐安全的主要控制方案和联锁方案。该项目采用罐表系统(TGS)实现了LNG储量监测和翻滚预测;提出了罐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某终端因海上新投产平台原油凝点较高,导致进站原油凝点高于环境最低温度。为保证油品储运安全,需考虑对站内已建原油储罐和管道进行加热保温改造。在简要介绍已建原油储运设施参数,对原油温降情况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管道的伴热保温方案、原油储罐保温层改造方案、储罐加热保温方案;而后重点对原油储罐加热保温方式(罐内加热法、热油循环法以及罐外电伴热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结合该终端目前用地、电负荷等实际情况,推荐了采用增加保温层、热油循环法对储罐进行加热保温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LNG储罐保冷施工具有工作量大、难度大、交叉作业多、作业风险高的特点,文章介绍了16.5万m3 LNG储罐保冷施工技术,对储罐各部位的保冷结构施工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主要包括罐底保冷、高度5 m以下外罐衬板与热转角保护板之间夹层的保冷、外罐与内罐之间环形空间的保冷、铝吊顶的保冷以及储罐接管的保冷等五部分。  相似文献   

8.
相较于传统架高式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储罐,坐地式或半地下坐地式LNG储罐因采用低承台结构,本体的一部分会与周围土壤直接接触,且无空气流通空间,储罐内部的低温将通过储罐本体传导至罐外,影响储罐周围土壤温度;当土壤温度≤0℃时,土壤冻胀隆起,导致储罐受力不均。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LNG储罐保冷结构,研究了不同保冷材料的导热系数,计算出储罐不同位置处的漏热量,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电伴热系统设计方案,最后采用软件建模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电伴热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电伴热系统可消除低温对储罐周围土壤造成的影响,且能保证储罐本体温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有效避免罐内LNG沸腾。研究成果可为半地下坐地式LNG储罐在进行电伴热系统设计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普遍存在的储罐超期服役、储罐泄漏风险大的问题,应用先进储罐泄漏检测技术,在储罐泄漏初期采取处置措施,有助于提高储罐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介绍了美国储罐泄漏防控技术体系的先进理念和推荐做法,包括针对储罐、工艺管道、装卸作业区等建立泄漏预防管理体系;针对储罐外侧边缘板腐蚀、罐底板腐蚀、罐壁-罐底板焊缝开裂和储罐底板沉降/基础损坏等建立泄漏预防技术体系。推荐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成本最低的储罐泄漏预防措施,例如在罐底板下安装预防泄漏系统等。最后,提出了借鉴美国标准,制定和完善国内储罐泄漏检测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不少外商投资企业的罐区储罐要求采用型钢支撑罐底的形式,以便通过型钢之间的间隙及时发现罐底是否泄漏。本文根据2010年建造的罐区储罐的设计,阐述储罐罐底由型钢支撑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上海LNG项目20万m~3储罐因地质原因采用了落地承台结构,由于储罐地基内部没有空气对流途径,为了防止储罐中的LNG冷量传入基础导致基础冻裂,因此确定采用电伴热方式抵消冷量。储罐承台电伴热系统由加热电缆、保护套管及控制设备组成,其保护套管预埋在钢筋混凝土中。在简要介绍该储罐承台电伴热管布置要求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储罐承台电伴热管的施工工艺,重点叙述了电伴热管材料进场验收、下料预制、焊接安装和吹扫通球等各个关键施工工序。工程实践证明,储罐承台电伴热管安装按照上述流程和措施施工后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1.原油储罐腐蚀原因。原油储罐属于常压容器、薄壁结构范畴,是由碳素钢钢板焊接而成。常见的是拱顶罐或浮顶罐两种结构形式。拱顶罐的腐蚀部位可分为水相及油水界面、原油液相及罐顶部气相、浮顶油罐内部腐蚀的部位一般发生在水相、油水界面。根据现场腐蚀检测结果看,储罐内腐蚀最严重的部位是和水直接接触的储罐底板,腐蚀深度已远远超过规定的标准,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点蚀,点蚀最大深度可达到5.1mm;原油储罐的外腐蚀主要是由于工业大气的腐蚀,与储罐内壁比较,腐蚀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大型原油储备库罐组安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原油储备库罐组安全设计,从罐组事故液体的防控安全和罐组防火堤安全高度的设置两方面探讨。提出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几种观点及做法,建议罐组安全设计应在严格执行规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储备库的自身特点,兼顾安全与经济要求,综合加以考虑。最后提出了防范罐组安全的一些其他措施:加强罐区倒罐作业功能、储罐工艺阀门的选择有利于开关操作、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家安监局安监总管三[2014]68号文件"可燃液体储罐要按单罐单堤的要求设置防火堤或防火隔堤"条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包括:技术要求不明确、隔堤有效容积过大、隔堤高度过高、隔堤的密封不严、隔堤内的雨水排放和含油污水排放系统泄漏点较多、老罐区改造中由于防火间距不足导致配管设计难度较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存在问题逐一给出了解决方案,系统地提出了"单罐单堤"的合理建议和相关措施。同时,结合现阶段实际情况,对大型储罐实施"单罐单堤"后,罐区面积增加率、增加值给出了计算表格和罐组内隔堤布置表格。建议对"单罐单堤"进行细化修改,以便条款规范实施。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为了改变储罐在人工清洗过程中的不环保及高危险性,中国石油储罐清洗开始采取用机械清罐方式代替原人工清罐作业。与此同时,国内原油类储罐机械清洗也开始起步。到了2016年,经过近6年的发展,国内原油类储罐机械清洗已经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成品油储罐机械清洗逐渐被接受,加油站地埋罐及化学品储罐机械清洗也开始逐步推广。可以说机械式清洗正以高环保、高节能、低危险的独特优势,迅速地在  相似文献   

16.
大型油品储罐进出口管线柔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大型储罐进出口管线柔性设计的必要性,介绍了金属软管和波纹补偿器的结构形式、作用及设备选型需考虑的因素,提出了在进行储罐罐前柔性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3万m^3原油储罐罐底发生漏水现象,初步分析为罐底泄漏,进而对该原油储罐开罐作全面检测,找出泄漏部位并对发生泄漏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修复对策,及时对储罐进行了大修,确保了大型原油储罐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石化是我国有机液体储存量最大的行业。有机液体储罐除大、小呼吸产气外,还有高温重油储存热裂解产气现象。现有国内外标准存在以下问题:(1)允许储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较高;(2)选用浮顶罐或固定顶罐+罐顶排气处理装置均符合标准,但允许排放的VOCs浓度差别很大。2019年,我国有机液体储存源VOCs排放量为392~904 kt,主要发生在石化行业。要提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减少VOCs排放,储罐深度减排是关键。提出了“储罐VOCs深度减排”判据,将储存柴油的固定顶罐改为内浮顶罐可实现深度减排,现有固定顶罐、浮顶罐增加罐顶气治理可实现深度减排。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以“低温柴油吸收-脱硫及总烃均化-蓄热氧化/催化氧化/热力焚烧炉”为核心的Tg系列储罐废气处理技术及应用实例,以及近年开发的内浮顶罐内置气袋VOCs减排技术。最后提出了储罐VOCs深度减排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3月8日,国内最大的20万m3 LNG储罐—江苏LNG项目二期工程T-1204储罐一次升顶成功,标志着中国石油大型LNG储罐建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T-1204储罐是江苏LNG二期工程新建储罐,采用落地电伴热式承台,为全容式混凝土储罐,圆筒形外罐直径86.4 m,高44.2 m;圆拱形钢质罐顶总重约1 000 t,顶部中心距罐内地面56 m;储罐有效罐容20万m3,是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炼油厂储罐腐蚀检测发现的腐蚀问题,分析了造成储罐顶板和底板腐蚀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维修措施。检测发现,罐顶板大面积腐蚀穿孔,以均匀腐蚀为主,其主要原因是油品中挥发出的H2S气体溶入罐顶凝结水形成腐蚀介质,腐蚀储罐顶板,而储罐不断地补充氧气,在罐顶形成H2S-H2O-O2腐蚀体系,促进了罐顶内壁腐蚀;罐底板有多条点蚀坑带,主要是由水腐蚀所导致。在保证检修安全条件下,安排储罐维护检修防腐、罐底泄露监测装置和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对储罐剩余寿命评估,为避免腐蚀事故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