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西南地区山高水深,地质复杂,隧道工程艰巨,长隧道多,困难隧道多。就南昆线而言,有隧道250座,总长190km,隧道长度几乎占全线的四分之一。长于3km的隧道共6座,吊有双线及三线隧道16座。南昆线隧道工程的技术难度大,米花岭隧道9383m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控制全线工期;家竹箐隧道穿过13层煤,煤层最厚者达4.97m,瓦斯压力最高可达19个大气压,其工程之难度将超过有名的贵昆线岩脚寨隧道;南昆线西段有220km在7度以上地震区通过,8~9度的地震区隧道多达56座;南昆线有400ha通过岩溶地层,由于多数隧道埋深不大,…  相似文献   

2.
英法海峡隧道消防安全综述穿过英吉利海峡连接英格兰和法兰西的海峡隧道,全长50公里,1994年春正式开通,它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水下隧道。该隧道由欧洲隧道公司管理,它是由两条单向通行隧道和中间一条服务隧道组成的三隧道系统。来来回回通过隧道的列车,载着乘客...  相似文献   

3.
闫敏娟 《山西建筑》2009,35(23):324-325
针对公路隧道防排水的重要性,提出了公路隧道防排水的设计原则,介绍了隧道的防排水措施、衬砌裂缝的防治措施及公路隧道的衬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隧道衬砌质量,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地层沉陷导致位于该地区的隧道随之沉陷,直接影响到隧道的安全使用。隧道沉陷主要包括6种表现形式的移动与变形。本文研究了隧道沉陷的破坏特征,推导出隧道移动与变形的预报公式,讨论了隧道受到沉陷影响程度的预测与分析方法,初步提出了防治隧道沉陷的技术方案。最后,列举了一个隧道沉陷预报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悉尼隧道的防火设计位于澳大利亚南威尔士悉尼港的隧道是1992年8月完工的,全长3.2km。隧道包括三个主区,通向陆地隧道900m,水下隧道960m,为混凝土预制件结构。直接控制隧道救灾机构的控制中心,对隧道内的交通状况进行监视,沿途安装联成回路的探测...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盾构隧道施工的工程背景,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数值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对近距离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表明,既有隧道部分离盾构隧道掌子面越近,其拱顶沉降变化速率越大。既有隧道拱顶沉降量呈现出前期、后期沉降量变化速率较平缓,中期变化速率较大的规律;新建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的水平变形为由两侧向隧道内凸,其中靠近盾构隧道部分的变形量远大于远离盾构隧道的部分,但两者变形量均在预警值之内。此外,根据现场监测数据的反馈结果判断,盾构施工对既有隧道水平位移影响在安全可控范围之内,盾构隧道施工期间2号线地铁能维持安全运营;既有隧道中施加列车动荷载后,新建盾构隧道的拱顶沉降变化量约为0.1 mm,此变化量对实际盾构施工造成的影响极小,基本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7.
相邻隧道施工对上海地铁二号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明珠线东方路车站附近的区间隧道是相邻于地铁二号线的区间隧道建设的,二者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为12.3m。由于距离很近,新隧道的施工对原有的地铁二号线隧道的影响不可避免。讨论了在新隧道施工过程中地铁二号线隧道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了新建的盾构隧道的推进对原有隧道的影响特征,并且,给出了存已有隧道附近建设新隧道的规划和施工建议;同时,用数值模拟手段对隧道变形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偏压隧道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隧道形式,隧道的断面形状会影响到衬砌结构受力性能和围岩的稳定性。针对偏压隧道的断面形状优化设计,基于衬砌合理拱轴线,开展偏压隧道最优断面形状的研究。根据偏压隧道的工程特点,建立初始断面形状为圆形的偏压隧道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隧道衬砌的弯矩、轴力和偏心距。进一步,以偏心距最小作为目标函数,通过反复调整衬砌轴线的位置,使衬砌轴线逐渐逼近合理拱轴线,从而获得偏压隧道的最优断面。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偏压隧道优化前后衬砌的力学性能和隧道围岩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这种最优断面形状的偏压隧道极大改善衬砌结构受力状况,衬砌主要承受轴向压力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而且隧道围岩的应力分布均匀,避免了隧道围岩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9.
《消防与生活》2005,(9):30-30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和铁路里程的增加,隧道交通也迅速发展,有穿山越岭的铁路、公路隧道,有穿越江河湖海的水下隧道。而隧道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为世人所关注。隧道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十分困难,而且易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世界各国都必须高度重视隧道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0.
石满刚  秦美前 《山西建筑》2006,32(11):281-282
针对隧道渗漏水这一常见病害,阐述了隧道防水的重要性以及隧道防排水的基本要求,介绍了仙人洞隧道二衬防水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方法,通过施工,隧道防排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交通网络发展较快,在既有隧道两侧或单侧需要对隧道进行增建,但是在增建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新增隧道和既有隧道之间间距较小的现象,所以,要保障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对临近隧道的安全,让其能够正常运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具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和作业。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爆破施工对邻近隧道安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海某地铁隧道中间风井出洞段发生漏水,随即隧道开始变形。隧道修复主要采用竖向注浆加固措施,以减小隧道受损段底部沉降量和隧道结构的椭圆度,恢复隧道正常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经近2年建设,杭州万松岭隧道日前建成通车,这是杭州第1条用多孔沥青铺设路面的隧道,车过隧道可明显感到隧道里噪声比其它隧道小。  相似文献   

14.
地铁近距离平行隧道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对近距离双孔平行隧道,不同的开挖顺序会有不同的结果,第二孔隙道是在第一孔隧道扰动之后的地层中修建的,地层刚度条件不再对称,第二孔隧道的修建又对已建的第一孔隧道有影响,这一影响又与围岩类别,隧道间的间距,开挖和支护方式等因素有关,应用ANSYS程序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这类隧道在开挖之后地表和拱顶下沉的规律。分析表明,第二孔隧道的掘进对已修建的第一孔隧道有较大的影响,这时的分析即不同于单孔隧道,也不同于交错重叠隧道。  相似文献   

15.
宏伟设想─—环球隧道长江水底隧道开始启动,国内隧道正在升温,美国也在构思环球隧道计划,这是一个宏伟设想。隧道横跨美国大陆,由阿拉斯加开始,穿过白令海峡、连接西伯利亚、欧洲和伦敦;另一条由俄罗斯的库页岛起,经由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中国、东南亚,2条隧道...  相似文献   

16.
运用超声波探测隧道围岩变形松弛范围优化支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勇 《岩土工程界》2006,9(4):64-65
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围岩的原始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围岩的应力进行重新调整和分布,从而产生变形和位移.导致出现松弛现象;另一方面,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爆破振动,也会使隧道周边部分围岩产生破裂松弛。通过在隧道的围岩施工钻孔,应用超声波探测隧道围岩的松弛范围,根据围岩的松弛范围确定隧道锚喷支护中锚杆的施工长度。  相似文献   

17.
姚云晓 《岩土工程界》2004,7(10):66-67,70
隧道渗漏水现象伴随着人类开凿隧道而产生,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隧道工作者逐渐掌握了行之有效的隧道防排水方法,但如何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解决隧道渗涌水,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青山隧道在施工期间严重的渗涌水极其治理方式具有典型性,文中介绍、分析了青山隧道渗涌水情况、渗涌水形成机理及治理措施,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一些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18.
TBM施工隧道围岩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随着隧道工程建设的发展,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在隧道施工中必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的隧道围岩分级难以满足TBM施工条件下的隧道施工需要。因此,研究TBM施工条件下的隧道围岩分级,是采用TBM进行隧道施工的需要。结合西(安)-安(康)铁路秦岭隧道TBM施工研究,提出了TBM施工条件下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公路隧道是公路的咽喉部分,若隧道局部产生破坏就会造成整段高速公路不能使用,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渗漏水病害是公路建设中的通病之一。对于因在隧道施工中存在薄弱环节及不良地质的综合影响,在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部分地段上会出现隧道渗水现象,文章采取隧道钻孔灌浆和增加排水孔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时间短,隧道安全,保障了公路隧道运营的畅通。  相似文献   

20.
王郭社 《中国消防》2010,(16):20-22
在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各类交通隧道是我国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有公路、铁路隧道8600多座,总长度约4370多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陕西秦岭终南山隧道是目前总长度排名世界第二、我国第一的公路隧道,全长18.4公里;陕西西康秦岭I线隧道是目前总长度排名世界第六、我国第一的单洞铁路隧道。在看到我国交通隧道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交通隧道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