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如采用ISO标准或相当于ISO标准后,磷石膏制水泥装置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磷石膏制水泥早期强度偏低的问题,就提高其水泥熟料早期强度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为什么应采用ISO水泥强度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义 《水泥》1998,(4):1-7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所于1995年开展“ISOR679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国际法)”和“ISO标准砂(国际标准砂)”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研究以修订我国现行GB178-77〈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和GB177-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该标准的...  相似文献   

3.
王昕  江丽珍  白显明  刘晨  霍春明 《水泥》2005,(11):46-48
我国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与国际接轨后,JC/T 738-86(96)《水泥快速强度检验方法〉已不适用.2003年,我院与云南开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和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三家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了该标准的修订,此次修订主要对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及水泥快速强度预养时间进行了相应调整,同时给出预测精度的计算方法.该标准已于2004年10月正式发布,并于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现将标准的主要内容及修订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大同  张秋英 《水泥》2001,(9):34-36
GB201-2000〈铝酸盐水泥〉是在修订 GB201-81〈高铝水泥〉和 JC236-81〈高铝水泥-65〉基础上,综合近年来常用铝酸盐水泥特点合并而成的 ,已于 2000年 6月 1日起实施,原 GB201-81和 JC236-81从 2000年 12月 1日起废止。该标准与原标准相比在内容上有很大改变,如水泥强度检验方法率先采用 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法 )〉,凝结时间测定改用砂浆,并在 GB/T 1346-2001之前使用 ISO 9597:1989方法的仪器设备等。为了使大家了解和掌握标准,现将有关的修订内容介绍如下。 1 修订的主要内容与理由 1. 1将 …  相似文献   

5.
祁非  高飞 《水泥工程》2009,(4):84-86
针对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组成和特性,进行了垃圾焚烧灰渣作为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垃圾焚烧灰渣的水泥,随垃圾焚烧灰渣掺量的增加,水泥凝结时间逐渐延长.标准稠度需水量增加,水泥的强度呈下降趋势;水泥矿物的水化产物能有效固化垃圾焚烧灰渣中的重金属,掺垃圾焚烧灰渣水泥的重金属浸出浓度均低于浸出毒性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制修订水泥、混凝土产品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尽快取消32.5复合水泥产品标准,逐步降低32.5复合水泥使用比重。"几个月过去了,2014年1月底,由中国建材研究总院起草修订的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及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取消了复合32.5强度等级,并于2014年6月前完成标准审议工作。年内,该标准有望正式颁布,取消32.5复合水泥或将在今年成为现实,由于该标号水泥与42.5水泥相比较,掺合比高出很多,因此同样的熟料产能,生产32.5复合水泥的量要比生产42.5水泥高出很多。该标号水泥  相似文献   

7.
水泥是重要建筑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强度,因此水泥产品标准和水泥强度检验方法标准的变化就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最近这两方面标准相继修改,为了使大家了解有关情况,笔者在此作一简介。解放前,我国水泥生产很落后,最高年产量是1942年的229万吨。当时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霸占了哪个地区,该地区就执行该侵略势力的国家标准,如东北执行的是日本标准,山东部分地区执行的是德国标准,南方地区则执行英美标准等,甚为混乱。解放…  相似文献   

8.
0 引言 目前我国水泥按水硬性矿物成份可分为五类,除氟铝酸盐水泥外,每一类都有自己的标准(表1)。从表1和我国水泥生产实际看,均以硅酸盐类水泥为主。  相似文献   

9.
王文义 《水泥》2000,(7):1-3
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已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于1999年5月 1日起生效实施。我国六大通用水泥产品新标准GB 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GB1344-1999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GB12958-1999复合水泥标准也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于1999年12月1日生效实施,过渡期为一年。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均引用 GB/T17671-1999作为水泥的强度检验方法,使后者由推荐性标准上升为强制性标准,因此水泥生产、使用、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等同采用ISO679:1989的水泥强度试验方法GB/T17671-1999已被通用水泥产品标准GB175,GB1344,GB12958采用,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批文,新的通用水泥产品标准将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2000年12月1日老标准废止,在过渡期间以老标准为准使用。这样我国90%以上的水泥将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与国际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11.
ISO标准砂是国际标准ISO679规定的用于检验水泥强度的标准物资,是实物标准.为了保证国家通用水泥标准顺利转标,与国际标准接轨,原国家建材局批准中国中材集团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等五家单位共同出资于1999年底在厦门海沧投资区成立厦门艾思欧标准砂有限公司(简称厦门标准砂公司),授权生产和销售中国ISO标准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泥实物质量存在的储多问题,除熟料质量较差外,与老标准的要求,水泥厂对水泥功能的重视衙度以及水泥细度,比面积,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等有关,为了适应新标准的要求,采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出厂水泥质量确认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已于2008年6月1日实施.该标准将"出厂水泥"条款由原来的"出厂水泥应保证出厂强度等级,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要求",改为"经确认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及包装质量符合要求时方可出厂",并由原来的强制性条款改为推荐性条款.对于出厂水泥质量的确认方法,标准没有做出具体要求,水泥厂在执行巾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相似文献   

14.
水泥28 d强度值是确定水泥强度等级和砼质量等级的依据。水泥生产质量控制和砼施工质量控制都要求能快速估测出水泥28 d强度值。经长期摸索,作者发现沸煮后雷氏夹内水泥净浆圆柱体的强度与水泥28 d抗压强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据此建立了相应的快速测定水泥28 d强度值的公式:R28=4.72+0.8928 Rj。该经验公式通过实例应用,证明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强度值很接近,可以用于水泥生产控制和砼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部份水泷厂多以ZBQ11004—86《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的ld试验结果推算水泥的标号用于强度控制及出厂把关。在实践中这种方法对立窑水泥尚存在一些不足,经过摸索,我们对强度快速检验方法进行了改进,用于P.0425R的强度预测,检验结果可靠性好,复演性强,ld“快强”的结果直接与3d标准试验方法所得的数据对应,不需换算,保证了出厂水泥的“双百”。 1问题的提出及分析 ZBQ11004—86方法是采用提高养护温度的办法加速水泥的水化,在24小时强度的基础上预测28d强度,并以此预测水泥标号。但水泥强度指标除了28d强度以外,还有  相似文献   

16.
1 问题的提出建国初期,生产硬练~#500水泥还不易的情况下,提出要“提高熟料标号”的技术政策,无疑是非常及时而正确的.随后,为了使各厂之间的熟料强度比较更为公正和规范,70年代我国又制定了标准,统一了小磨规格和比表面积,这在当时也是必要的.然而,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地深化.水泥生产技术发展到现在,再来观察一下这种熟料强度的比较方法,就会发现它存在一定的偏向.当然我们首先要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改进原料配比和煅烧制度确实可以提高按标准试验方法所得到的强度(以下简称“熟料强度”).但这一强度并不能真正代表该熟料所具有的潜在强度.而且“熟料强度”受制于原料的化学和矿物成分、煤的优劣以及窑型、燃烧器的种类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活性激发的粉煤灰用作水泥混合材料后,粉煤灰水泥的性能.结果表明:用该活性粉煤灰代替普通Ⅱ级粉煤灰作为水泥混合材,能提高P.F32.5R粉煤灰水泥强度,解决粉煤灰用作水泥混合材时早期强度低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审查部于1999年1月审查批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等同采用ISO679:1989《水泥试验—强度测定》国际标准。至此,从1994年开始的我国水泥强度检验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试验研究,与国际接轨的工作基本完成。现在中国建材研究院水泥所正修订GB175、GB1344和GB12958等六大通用水泥标准。这次我国水泥标准修订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水泥产品质量结构的调整,促进水泥生产管理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实施新标准是我国水泥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1我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水泥分散度实验,阐述分布参数、粒径间隔等对水泥强度的影响,介绍了实验环节应用的分散度理论,总结出分散度和强度等级关系,即水泥分散度、强度等级二者存在定量细度参数,此参数也是水泥生产环节粉磨细度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0.
实施ISO法对粉磨系统的要求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一佛 《水泥》2000,(9):4-6
0引言 我国粉磨领域向来以提产节能为首要任务,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自行研制的基础上,这些年推出了一些新的节能技术及装备。最新颁布水泥强度标准已与 ISO水泥强度标准接轨,对我国水泥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水泥细度和颗粒级配。而水泥行业粉磨技术的现状显然适应不了这个要求,降低成品细度必将降低产量,而水泥颗粒级配一直未列入水泥厂生产控制指标,可以说国内在该方面的生产应用研究尚属空白。因此,粉磨领域所面临的任务除节能降耗外,当务之急是在不降低水泥磨产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水泥质量以达到 ISO水泥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