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穿越历史的隧道——寻求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炤 《城市开发》2002,(8):61-63
建筑作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几千年来一直以其独有的形式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与文明的发展。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牲,并通过不同的建筑形式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发展水平。因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着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也包含着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因而,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寓传统于现代,以现代手法发扬传统精神。”对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是建筑发展的必然。传统建筑的精髓不只是诸如檐口、角楼、坡顶等风格要素,也不只是四合院、斗拱、飞檐等表面形式……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边睿婷 《居业》2021,(5):9-1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脚步大幅加快,建筑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现代建筑应如何发展自身特色,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在世界建筑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了国家和人民都要思考的问题.针对建筑本身而言,其自身即是一种文化载体,传统文化涵盖了精神文化、艺术文化、物质文化,这三方面的文化内容是国家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历史文化瑰宝.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间有着紧密联系,互相交织且不可分离.本文中笔者首先针对建筑文化的三方内涵进行分析,探究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间的关系,提出创新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为国家现代建筑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当代新中式建筑设计风格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浅析了当代新中式建筑设计风格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民族特色以及现代设计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融合,尝试探索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建筑特色的新中式建筑风格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作为人类生活形态的凝炼,其发展特征与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密切相关。本文以尼山圣境儒宫为例,从传统建筑在当代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出发,重新阐释了文化建筑的内涵与存在意义,并着重分析了文化建筑如何在传承文化理念和风格基础上,与现代建筑的实用性相融合。文化具有最广泛的公共性,文化建筑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具有重要价值。这种对文化建筑性质、功能、角色的重新定位,不仅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也表明了文化建筑的设计需要在延续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的大潮让很多城市变成了毫无个性的都市空间,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探讨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现代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延续。扬州古城的建筑改造,更是很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完美的融合并发展,成为众多城市建筑中的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单回顾建筑色彩的发展,阐述建筑色彩对城市发展的作用,通过建筑色彩的人文特性分析介绍了传统文化色彩风格,并进一步阐述现代建筑色彩设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时尚化的建筑倾向不再是城市建筑发展的主流,设计师更多的思维则是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从而使现代和传统风格形成统一。  相似文献   

8.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是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的,不同地区的建筑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时代的建筑也会表现不一样的形式和特点。当今时代,建筑流派百家争鸣,如何继承和汲取我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并结合现代建筑科技成果创造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我国传统建筑非常注重的一点,我国传统建筑十分讲究均衡与对称,对于各种细节要求都非常高.现代建筑受到许多传统文化的影响,且与传统建筑设计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索和讨论,着重对文化与建筑的融合进行叙述.另外,本文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建筑文化的特征,并就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关系展开探讨,对相关的传承发展问题提出见解,望能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作为世界独立发展的一支建筑体系,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形式,并探讨了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