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是我国传统的糖料蔗主产区,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种植传统,但近年来种植面积大幅下滑,种植效率低、效益低等问题突出,面临着产业退出的风险。本文在分析海南省糖料蔗产业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和提出了加强认识、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工农联盟,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蔗之路,推广良种良法、加强生产管理和突破以机收为重点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措施,巩固和发展海南省糖料蔗产业,实现海南省糖料蔗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单位面积糖料蔗经济效益主要受气候、土壤、糖料蔗品种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无法完全左右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时,通过改良糖料蔗品种成为我国糖业大省实现糖料蔗增产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以云南省耿马县为例,对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的3类糖料蔗成本效益展开分析,以ROC22为对照组,以云蔗08-1609、云蔗05-49、桂柳05-136...  相似文献   

3.
海南糖料蔗产业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糖业》2021,50(3)
近年来,海南省糖料蔗产业严重下跌。其原因主要是糖料蔗比价偏低,生产方式与栽培技术严重滞后,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然而,巩固糖料蔗产业是琼西地区扶贫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那里光温充沛、坡地富余而平缓,具备创建高效农业的条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海南的糖料蔗及其加工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糖料蔗收购价是链接蔗农和糖厂的纽带,关系着糖业农工环节的利益分配,对于产业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梳理广西糖料蔗收购价的演变过程,重点分析糖-蔗价格挂钩联动的实施效果,并结合广西食糖产业的发展状况、国际先进主产国经验对广西未来的糖料蔗收购定价趋势进行分析展望,最后提出完善糖料蔗收购定价方式;加大糖料蔗种植的扶持力度,保证供应安全;打好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政策协同合力效应;做好市场监测与预判,引导产业理性发展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8~2021年,在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下,临沧市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国家第13轮甘蔗品种区试试验.以ROC22作为对照品种,对14个甘蔗新品种进行了1新2宿的田间试验调查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4个参试品种的分蘖率和单茎重的变异系数最高,各品种的蔗茎产量和含糖量的差异显著,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显著优于对照品种ROC22的品种有中糖1202,蔗茎产量为136.58 t/hm2,较对照高19.88%,含糖量为19.97 t/hm2,高于对照13.14%,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的品种有云瑞11-450、福农08-3214、福农09-6201和福农11-2907,可以作为推广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6.
2018~2021年,在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下,临沧市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国家第13轮甘蔗品种区试试验.以ROC22作为对照品种,对14个甘蔗新品种进行了1新2宿的田间试验调查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4个参试品种的分蘖率和单茎重的变异系数最高,各品种的蔗茎产量和含糖量的差异显著,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显著优于对照品种ROC22的品种有中糖1202,蔗茎产量为136.58 t/hm2,较对照高19.88%,含糖量为19.97 t/hm2,高于对照13.14%,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的品种有云瑞11-450、福农08-3214、福农09-6201和福农11-2907,可以作为推广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糖料发展相对平稳,但竞争力不强,存在种植面积下降的压力,严重威胁着我国食糖供给安全.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糖料产业现状,提出了糖料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并从提升产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提升行业竞争力、确保国家食糖供给安全等角度阐述了推进糖料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8个推进我国糖料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与途径: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8.
澜沧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甘蔗产业是当地重要经济支柱产业,是农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向东南亚国家辐射的蔗糖产业“双高”基地建设区,也是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旱坡地蔗区。2018/19年榨季,云南澜沧甘蔗总面积为19313 hm2,入榨量为999700 t,蔗糖分达到13.84%,出糖率为11.9%;2019/20年榨季,澜沧蔗区种植面积为19660 hm2,高优良种推广面积18880 hm2,产业覆盖20个乡镇,蔗农2.9万户(约11.01万余人)。但澜沧蔗糖产业发展还存在生产条件差、品种单一、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蔗糖产业发展。因此,提出加强高标准糖料基地建设、加快甘蔗新一代良种良法、建立现代化甘蔗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等对策,旨在深入推进我省高原特色现代甘蔗产业发展,进一步研究开发甘蔗生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进而为蔗农增产增收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粤糖09-13(海蔗22号)是以粤糖93-159为母本,以ROC22为父本,采用"五圃制"有性杂交选育程序育成的中熟、高糖、丰产稳产、多抗、宿根性好、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2017年7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审定(粤审糖2017003);2018年7月,被中国糖业协会推荐为"2018全国糖业重点推广新技术新装备";2018年9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GPD甘蔗(2018)440016)。2018年12月被广东省农业厅推荐为2019年广东主导品种。2015~2017年全国甘蔗品种第11轮15区域试点的数据结果表明:海蔗22号1年新植2年宿根平均蔗茎产量100.565 kg/hm2,比对照种ROC22增产3.46%,与对照ROC22比,11点次增产;平均含糖量14.836 kg/hm2,比对照种ROC22增糖6.93%,与对照ROC22比,9点次增糖;11~12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3.93%,比对照种ROC22的13.48%高0.45个百分点;1~3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5.10%,比对照种ROC22的14.68%高0.42个百分点;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4.74%,比对照种ROC22的14.31%高0.43个百分点;平均甘蔗纤维分10.41%,比对照种ROC22的10.88%低0.47个百分点。粤糖09-13(海蔗22号)适宜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我国主要蔗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2018/19年榨季,中国食糖产业总体呈现"产量微增、消费稳定、销糖进度加快、进口小幅增加、糖料基础脆弱"特征。关键变化有,2018/19年榨季中国食糖产量为1076万t,出现第3年恢复性增产;内蒙古成为甜菜糖第一大主产区;自育良种替代ROC22成为第一大甘蔗品种;2018/19年榨季销糖量和销糖率同比明显加快;糖价走势呈先降后增,后期上涨保障了企业经营绩效。2019/20年榨季预计"产降、需稳、进口增加、销售进度加快、价格上涨后震荡"。本文针对当前糖料与食糖产业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01~2002年(2年新植1年宿根)的区域化试验,参试的15个品种中,福农91—4710、粤糖93—159、闽糖86—2121、川宁85—78的公顷蔗茎产量与2对照(ROC10、闽糖70—611)相比,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公顷含糖量亦高于2对照;云蔗89—351的公顷蔗茎产量亦显著高于ROC10,含糖量亦高于2对照。说明这些品种适于漳州蔗区自然环境条件,可在该蔗区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1糖料食糖产购销存现状及预测糖料包括甘蔗和甜菜,是食糖工业的原料。其种植期,甜菜在每年4~5月种植,甘蔗从每年11月砍蔗对边砍边将发的芽种植到地里,一直到下午的2~3月。收购期,甜菜在每年10月份,甘蔗在旦月份至次年4月份砍收。近年来,我国糖料的生产形势是甘蔗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增加,甜菜种植面积下降,但由于单产提高,总产量相对平稳。如果以1994~1995年制糖期糖料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为100%,则1995~1996年制糖期糖料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比上个制精期增加5.4%和12.03%其中甘蔗总产量增加9.06%,甜菜增加20.49%,…  相似文献   

13.
粤北霜冻蔗区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粤北翁源蔗区对18个甘蔗新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新植宿根平均蔗产量居前4位的品种有引1号、引9号、闽糖86—05和粤糖93—159,平均蔗茎产量均较对照种ROC10增产20%以上;新植宿根单位面积平均含糖量居前五位的品种有引9号、引1号、粤糖93—159、ROC25和ROC22,均较对照种新台糖10号增产糖15%以上;新植宿根平均蔗糖分(11月至次年1月)居前5位的品种有引9号、引8号、引1号、粤糖93—159和引6号,平均蔗糖分均超过14.3%,其中引9号平均蔗糖分达15.63%,11月上旬蔗糖分超过15%,成熟高峰期达17%。综合性状表现较优良的品种有引9号、粤糖93—159,这两品种均表现特早熟高糖、高产、分蘖性强、粗生易种。  相似文献   

14.
对引进的9个优良甘蔗品种的新植蔗开展生产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应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以ROC 10、ROC16、ROC22为对照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粤甘24和粤甘34的萌芽率高、分蘖力强、蔗糖分高、产量高、含糖量高,各项农艺性状总体表现良好;粤甘36蔗糖分高,不足之处是产量较低.这3个甘蔗品种总体表现都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5.
甘蔗ROC22广西引种10年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广西从台湾引进甘蔗新品种ROC22,至2007年,种植面积已占当年总面积的62%以上。本文总结该品种引种10年来的引种效果,分析其潜在利用价值。ROC22与对照品种桂糖11号相比,蔗糖分含量提高0.66个百分点,原料蔗单产和蔗糖产量分别增加15.82%、22.2%;10年累计种植180.34万hm^2,年均推广速度132.74%,新增效益223亿元,2005~2007年推广种植面积连续居广西甘蔗品种首位,其中2007年为57.84万hm^2,占当年广西甘蔗面积的62.1%、全国甘蔗面积35%以上。ROC22在甘蔗育种亲本选择和未来蔗糖生产上都有重大的持续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粤、桂、滇蔗区甘蔗品种更替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琼 《甘蔗糖业》2007,(6):8-13
广东、广西和云南是我国最重要的甘蔗糖主产区,其产糖量约占全国甘蔗糖产量的95%.上世纪80年代以来,3个主产区的生产品种经历了以F134为主、大陆自育品种为主和ROC系列品种为主的3个发展时期.本文在介绍甘蔗主要栽培品种更替情况的基础上,对主要栽培品种变化的有关原因和当前品种改良中的存在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糖料蔗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过去十几年国内糖料蔗生产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我国糖料蔗生产监测数据,尝试从甘蔗品种、病虫害为害、作物种植竞争力、栽培新技术应用、生产全程机械化以及宏观政策等多维度分析我国2017/18年榨季糖料蔗生产形势,研判我国糖料蔗生产发展趋势,力争为行业提供参考,促进我国蔗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适合贵州蔗区的高产高糖甘蔗良种,本研究选取黔糖4号、ROC16、ROC22、云蔗03-45、德蔗03-83、桂糖96-211、黔蔗06-212和桂糖11号等8个甘蔗品种在贵州省荔波县、册亨县和望谟县进行种植筛选。结果表明:云蔗03-45、桂糖96-211、黔蔗06-212、德蔗03-83和黔糖4号等5个甘蔗品种产糖量均达15 t/hm~2以上,可作为黔蔗"吨糖田"的理想甘蔗良种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面积占我国常年糖料面积的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量的90%以上,甘蔗产业已成为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2016~2018年,在德宏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国家第12轮甘蔗品种区试1新2宿试验,以ROC22为对照(CK),对12个参试品系的农艺性状、工艺性状、抗病性、蔗茎品质性状等进行调查、测定,并通过产量、糖分、含糖量、熟期、抗病性及品质性状等指标对各个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种在植株生长表现、蔗茎产量、糖分、含糖量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德蔗09-78蔗茎产量126.88 t/hm~2,比CK(ROC22)增产0.27%;11~3月平均糖分15.62%,比CK增0.15个百分点;含糖量19.80 t/hm~2,比CK增1.31%,综合表现最好,适宜在旱地和水浇地种植,建议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力度,其余品种表现不够理想,不建议在本试验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