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辐射的危害及其产生机理,详述了防护这些射线的屏蔽材料的种类和屏蔽原理。综述了现有的复合材料对于辐射屏蔽效果的利弊,提出了新型屏蔽材料的发展方向是研究质地轻和屏蔽效果好的料的复合材料,指出了目前屏蔽材料的研究方向是通过改进材料制备工艺和提高高原子序数的元素增强相在复合材料中所发挥的作用来增强材料的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ITO玻璃在中、低频磁场的屏蔽效能,采用恒流电镀工艺,以不同的电流密度(0.4、1.3、2.2、3.1 A·dm-2)在ITO玻璃表面电镀沉积镍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四探针电阻测试仪及微同轴屏蔽效能测试装置对材料的形貌、物相、透过率、电导率及电磁屏蔽效能进行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镍薄膜厚度、电导率、屏蔽效能逐渐增大,透光率逐渐减小。其中电流密度为2.2 A·dm-2时所制备的镀镍ITO玻璃电导率和屏蔽性能较好,电导率为0.99 S/mm,平均屏蔽效能为35.57 dB。  相似文献   

3.
为了不明显增加材料厚度的同时提升屏蔽性能,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将钡(Ba2+)负载到天然皮革(NL)的多层级结构中得到钡/天然皮革(Ba/NL),并将分散有纳米氧化钆(Gd2O3)的水性聚氨酯涂饰剂均匀涂覆于Ba/NL的粒面,得到钆-钡/天然皮革复合X射线屏蔽材料(Gd-Ba/NL)。X射线屏蔽性能研究表明,施加含钆涂层后,1.5 mm厚的Gd1.80-Ba2.32/NL具有与2.6 mm的Ba2.32/NL相近的屏蔽效率;得益于Gd和Ba的协同作用,Gd1.80-Ba2.32/NL对能量为16~48 ke V的X射线的屏蔽效率达到70%以上,对能量为65和83 ke V的X射线的质量衰减系数与0.25 mm铅板的作用相当。此外,Gd1.80-Ba2.32/NL具有穿戴舒适度高、力学性能佳的优势,其密度仅为铅衣的1/3,透水汽性是铅衣的12倍,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是国家标...  相似文献   

4.
X射线作为一种短波电离辐射源,被广泛应用在国防军工、工业探伤、医疗诊断等领域。为避免X射线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需采用X射线防护用材料进行合理防护。轻质化X射线防护用柔性无铅材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防护高效性、舒适性,能够弥补含铅防护材料的弱吸收区。X射线防护用无铅柔性材料的研发,对解决国内行业生产需求、突破国际技术壁垒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X射线的防护机理和防护性能评价指标,着重从防护填料的选择、防护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制备工艺三个方面综述X射线辐射防护用无铅柔性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并总结了涂层法、纺丝法、模压法的弊端与优势,并指出X射线防护用无铅柔性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电离和电磁辐射防护材料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自1982年起,莫斯科纺织材料研究所就致力于防护服研究开发,先后在核电站防护服、应急事故处理防护装备、X射线防护服、防化服、防热服、防中子服和屏蔽电磁波防护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他们利用长期来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专门设计了适用于核电站消防人员、维修人员和操作值班人员穿着的防辐射服,这是与俄罗斯科学院核研究所和伊万诺夫城膜及人造革研究所密切合作研制开发的。这种核防护服在组合辐射强度达100BER/h(γ、X射线)和400BER/h(β射线辐射)的条件下,能在20分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电磁屏蔽织物的发展现状,针对电磁屏蔽织物材料的制备方式及性能,归纳总结了3类常用的屏蔽织物材料及一些新型的屏蔽织物材料。其中常用的屏蔽织物材料包括金属丝混编织物、金属镀/涂层织物、共混/共聚织物。新型的屏蔽织物材料包括由包芯工艺制备的电磁屏蔽织物、具备多层渐变结构的电磁屏蔽织物等。同时,根据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提出未来电磁屏蔽织物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追求屏蔽织物的高性能和实现屏蔽织物的多功能性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杨宏林  项伟  董淑秀 《纺织学报》2022,43(8):107-112
为制备具有电磁屏蔽性能且质轻、柔软的复合材料,以涤纶织物为基材,采用浸轧法将纳米铜乳液和氧化石墨烯负载到织物中,并通过化学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涤纶基纳米铜/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了纳米铜乳液粒径、质量分数及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铜乳液平均粒径为93.7 nm、质量分数为20%,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8%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其最小反射损耗值为–38.06 dB;与普通涤纶织物相比,复合材料亲水性能提高,手感良好,断裂强力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耐高温的芳纶短切纤维和芳纶沉析纤维为纸基纤维材料,导电性优良的碳纤维为导电骨架,石墨烯为电磁屏蔽增强材料,结合抄纸和涂布工艺制备得到石墨烯/碳纤维/芳纶电磁屏蔽纸。结果表明,制备的石墨烯/碳纤维/芳纶电磁屏蔽纸具有“三明治结构”,其厚度为333.9 μm时,在X波段的电磁屏蔽效能SET高达70.3 dB,电导率高达1 685 S/m,兼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磁波的广泛应用,电磁污染已成为除空气、水、噪声污染外的第4类污染,故电磁防护非常重要。电磁防护材料主要分为吸波材料和屏蔽材料,吸波材料以损耗为主使电磁波衰减,屏蔽材料以反射、吸收和多次内反射等方式使电磁波衰减。碳系材料以其优良的导电性在电磁屏蔽家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碳系材料包括石墨、膨胀石墨、石墨纳米片、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碳系屏蔽材料可作为导电填料,提高聚合物的导电性。通过晶格掺杂可使碳晶格中产生更多缺陷,导电性提高,从而提高屏蔽效能。碳系屏蔽材料与其他材料复合可通过提高导电性或增加磁损耗,使屏蔽效能增加。将碳系屏蔽材料通过浸润或涂覆的方式负载到织物上,可制备电磁屏蔽织物。本文针对碳系屏蔽材料的现状进行综述,简要介绍了碳系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阐述了其通过晶格掺杂和材料复合提高屏蔽性能,最后总结了其在纺织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防护口罩过滤效率差和易积聚水汽的问题,以聚丙烯腈(PAN)为基体、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Fe)和纤维素为吸附剂,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可高效过滤颗粒物、吸湿透气的口罩过滤层。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孔径测试仪分析了静电纺口罩过滤层的形貌、成分、结...  相似文献   

11.
防辐射纤维及其织物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电磁波辐射的危害、防护原理以及几种防电磁辐射纤维:金属镀层纤维、金属纤维及碳纤维、涂覆金属盐纤维、复合型高分子电磁屏蔽纤维和r射线防护纤维,及织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具有屏蔽电磁辐射功能的纤维及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乔建成  丁慧 《国际纺织导报》2009,37(8):44-44,46
介绍了抗电磁辐射羊绒产品的抗电磁辐射原理,通过试验优化出最佳的生产抗电磁辐射纱线所选用的原料,粗纺各工序的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3.
以镀银锦纶纱、50%精梳棉+50%莫代尔混纺色纱、氨纶丝为原料,在单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具有高电磁辐射屏蔽效能,并且轻薄、柔软、透气、穿着舒适的功能性针织面料。介绍了该面料的原料配比、编织工艺以及整理工艺,并对面料的屏蔽效能进行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该超柔软镀银纬编防辐射面料在电磁辐射频率低于3 000 MHz时,屏蔽效能高于40 dB,电磁波的衰减率达到99.99%以上,能有效屏蔽来自家电及自然界产生的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不同款式的防电磁辐射服装进行效能测试和评估。在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电磁波的机制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模拟实验。分析辐射源、辐射距离、防电磁辐射面料、服装加工缝隙和服装上孔洞的大小对服装防辐射性能的影响,以这些因素为变量建立了服装屏蔽效能的数学模型,并对这个模型进行了稳定性和实用性的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用于实际计算服装的屏蔽效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影响金属纤维混纺织物屏蔽效能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屏蔽织物是一种各向异性的屏蔽材料,其屏蔽效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精确计算存在较大困难.文章依照电磁屏蔽的基本理论,介绍了金属纤维屏蔽织物屏蔽的机理与屏蔽效能的测试,着重分析了屏蔽织物相关的结构参数对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如织物组织、厚度、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结构、金属纤维含量对屏蔽效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电磁屏蔽服装的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克兢  汪秀琛 《纺织学报》2005,26(4):148-150
简述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危害机理,讨论了电磁屏蔽服装开发的要求及电磁屏蔽服装的标准和屏蔽效能的测试,并提出了开发电磁屏蔽服装应考虑的因素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有效地检测和评价防电磁辐射纺织品是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关键,通过介绍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电磁屏蔽原理及屏蔽效能评价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分析了防电磁辐射纺织品标准的评价指标、测试方法等,探讨了我国现有民用防电磁辐射标准和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不断完善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标准,进一步明确民用防电磁辐射服装需达到的屏蔽效能要求,并根据服装的结构特点建立合适的防电磁辐射性能综合评价方法,为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开发、市场监管提供合理的检测和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陶意  蔡健荣  张世庆  孙力  李馨 《食品与机械》2017,33(3):71-74,79
设计了高频电加热粉料杀菌设备,将杀菌腔内粉料的螺旋推进器作为加热部件而接通高频电。高频电加热会在周围产生较强的磁场,干扰铂电阻对关键控制点的准确测温,需进行电磁屏蔽处理。从理论分析和虚拟仿真两方面入手,理论分析得到材料的相对磁导率、电导率及厚度影响材料的屏蔽效能,虚拟仿真得到几种材料以及材料不同厚度的屏蔽效能。找到了合适铂电阻的屏蔽材料为锰锌铁氧体,并确定圆柱形屏蔽罩厚度为3mm,屏蔽效能可达40dB以上,经实验验证该种屏蔽罩的屏蔽效果符合屏蔽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相同电磁屏蔽织物制备的不同结构与款式服装的屏蔽效能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同样材料,制作4种不同款式的电磁辐射防护服,穿在内置喇叭天线的假人上,在半电波暗室,对其屏蔽性能影响因素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服装款式、接缝缝隙、结构开口、测试部位、假人模型是否填充吸波材料、电磁场极化方向等都是影响屏蔽效能的因素,尤其是服装款式和接缝缝隙。其中,马甲、大褂、分体服、连体服的胸部电磁屏蔽效能依次提高;当对连体服下腹部接缝缝隙进行导电织物贴片处理后,屏蔽效能大幅度提升;当在假人模型背部填充吸波材料消除谐振腔多次反射后,测试的屏蔽效能亦有所提升。领口、袖口等部位在采用紧口设计时,开口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并不显著。由于服装结构开口和接缝方向的影响,导致电磁波垂直和水平极化后防护服的屏蔽效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