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蒙苏地1井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在银额盆地艾特格勒凹陷的一口大口径重点油气地质调查井,根据该区块地层地质概况和钻井施工技术难点,从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头选型和钻进工艺等方面对蒙苏地1井钻井工程进行了优化设计。综合采用“简化井身结构+非常规钻具组合+常规钻头选型+强抑制性泥浆”的钻井技术方案,解决了中生界巴音戈壁组和二叠系上部地层的高硬度、可钻性差、裂缝构造易井斜及井壁失稳等一系列难题,顺利完成了该井的钻井施工任务。该井完钻井深2763.66 m,完钻口径215.9 mm,平均机械钻速3.51 m/h,成功揭示了中生界和石炭-二叠系岩石组合特征及含油气性,优质、高效、零事故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油页岩的地下原位开采技术,设计施工了FK-1井。该井地处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完钻井深500m,完钻层为嫩江组地层。该井设计施工中主要需克服大口径钻井的保直钻进、软塑性地层的裸眼钻进、水敏性地层中钻井液的应用、泥页岩层中发生钻头泥包现象及原位开采井的特殊成井、固井等问题。通过对钻井设备的优选,钻井液性能和井身结构的相应优化,钻头和钻具组合的选择等措施来解决钻井过程中的施工难题。设计结果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应用,施工效果良好,缩短了钻井时间,减少了钻井投入,解决了施工难题,为同类钻井的施工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龙深一井是中石化西南分公司部署在川西龙门山构造带的一口重点超深井,设计井深7297m,区域上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该井二开钻遇T3X3逆掩推覆体地层,地层倾角在2°~85°之间频繁交错变化,且断层发育.施工过程中常规的防斜(塔式,钟摆)钻具组合不能有效控制井斜,为保证井身质量,只能采取轻压吊打的方式钻进.钻进中施加钻压仅为40kN,导致机械效率非常低,钻井周期过长,钻井成本居高不下.为解决提高钻压与有效井斜控制的矛盾,试验应用了预弯曲动力钻具及贝克休斯公司VertiTRak垂直钻井系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克百一井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八区和百口泉地区的一口重点预探井,设计井深3450m。石炭系地层井斜控制难度大、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施工过程中常规的防斜(塔式、钟摆)钻具组合不能有效控制井斜,为保证井身质量,更好地解决提高钻压与有效井斜控制的矛盾,现场试验了一种可以提高机械钻速的工具——水力加压器。通过跟踪分析表明,该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可以提高机械钻速,而且对整个钻柱起到了保护,在防斜打快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华北油田JX井二开Ф215.9mm井眼钻井轨迹控制难度大、摩阻扭矩大、井眼清洁困难、地层岩性变化大、易垮塌、漏失等难题,在使用Landmark软件计算井下岩屑床分布、不同钻具组合形式下钻头侧向力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水力振荡器、井眼清洁工具应用,进行钻头优选,优化钻具组合、钻井参数,以及聚合物钻井液配合新型防塌、防漏、润滑剂等技术,实现一趟钻钻进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地层,进尺1883m,机械钻速达20.25m/h,事故复杂率为零,多项技术指标明显优于区块同类型井。JX井二开"一趟钻"钻井技术的成功实施,为华北油田束鹿凹陷提质高效开发提供借鉴意义,为复杂井眼轨迹、多组地层井段实施"一趟钻"钻井技术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王长 《西部探矿工程》2008,20(7):100-103
中石化重点井--龙深一井二开钻遇地层属山前构造逆推覆体地层,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地层倾角高达25°~35°,钻进时采用常规的防斜(塔式,钟摆)钻具组合不能有效控制井斜,为保证井身质量,只能采取轻压吊打的方式钻进,钻进中施加钻压仅为40kN,使得机械钻速非常缓慢,钻井周期过长(φ)444.5mm井眼1180m的钻井周期长达99d),钻井成本居高不下,为解决大钻压井斜与轻压吊打钻速慢的矛盾,中石化在本井试验应用预弯曲动力钻具及贝克休斯公司VertiTRak垂直钻井系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TK233X井是塔河油田一口施工难度较大的“S”型长裸眼斜直井,二开φ241.3mm裸眼井段长达4346m,裸眼段长,钻遇地层复杂,地层压力存在较大差异,井身结构与井眼轨迹特殊,在井深4966m以下,定向钻进。该井的关键技术是控制好井眼轨迹,提高钻井液的防缩径阻卡、稳定井壁能力和润滑性,通过合理的钻具组合及MWD的随钻监测来调整钻井参数,根据实钻情况,基本实现了井眼畅通,携岩能力强,井眼稳定无阻卡现象,定向造斜顺利,测井下套管一次到位,确保了安全、快速、优质施工。被甲方评为了优质井。  相似文献   

8.
银参4井钻井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参4井是中石化在银川地区的第一口参数井,设计井深为4300 m,完钻井深4124.23 m,钻探目的是了解银川盆地地层层序及清水营组烃源岩发育情况。针对该井在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上部地层胶结疏松易垮塌、干河沟组在砾石层易憋跳钻、清水营组地层流体侵入污染泥浆、钻遇到大段未预知的盐膏层、清水岩组泥岩存在裂缝导致钻井液漏失等复杂情况,在设计井身结构、优选水力参数时考虑了已经预知的潜在复杂因素,施工时全井大段采用直螺杆加防斜钻具组合大排量轻压吊打,有效防止了憋跳钻,避免了钻具事故,取得了较高的钻井速度,控制了良好的井身质量,探索了适用该区盐膏层段的钻井液体系,并且创造了该区块444.5 mm钻头机械钻速最高纪录(39.09 m/h)。  相似文献   

9.
JZ04井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华北地区冀中坳陷区域部署的一口地热勘探井,设计井深4000 m,完钻井深4016.63 m,完钻井径215.9 mm。针对一、二开井眼直径大容易产生井内坍塌、漏失、埋钻卡钻等事故,开展了钻具组合和钻井液配比研究;针对目的层取心效率低开展了取心技术研究。JZ04井的施工经验可为后续施工提供经验指导。另外,对实物岩心资料、测井资料、抽水试验数据等分析,获取该区域深部热储层厚度、温度、岩性、渗透性、出水量等参数,为揭穿高阳低凸起中南部新生界和中—新元古界碳酸盐岩地层,研究高阳低凸起中南部碳酸盐岩储层分布特征和深部地热资源评价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THN 2井快速钻进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在塔里木河流域附近区块的井地质特性与井身结构与塔河油田内施工的井有所区别,该区块井是二级结构,一开井深800m左右,二开井深4300~4400m左右,以三叠系为目的层,该区块三叠系地层含有大量粉质砂岩,井径很容易扩大.THN2井是该区块一口开发井,设计井深4370m,该井在施工中合理调配钻井液性能,通过采用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优选钻井参数,合理组织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井只用了23.08d便完钻,刷新了塔河油田新纪录.二开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2.38%.  相似文献   

11.
断裂裂隙型地热田热储为断层破碎带和裂隙发育带,呈脉状或带状,受断裂构造控制,其各向异性特征明显,地热流体的分布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作者以英山西北汤河热田区为例,阐述了该断裂裂隙型地热田的地温度场特征,指出了采用“横向地热梯度最大值“、“横向地热梯度0值“、“垂向地热梯度值“、不同高程温度等值线和“垂向地热梯度场形态“如凹型或凸型等定量和定性指标来表述断裂裂隙型地热田的地温度场特征,论述了其地热地质意义和与主要导热导水构造的关系,并应用其相关指标来确定主要导热导水构造。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由于世界性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紧缺,我国加大了对地热能源的开采力度。文中对地热能源做了简单的介绍,概括了地热能源的用途。根据东北煤田地质局103勘探队施工的陕师大后勤服务区地热井和运城市金鑫房产有限公司地热井为实例,详细介绍了地热能源在供热供暖、医疗保健以及生活洗浴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辽河断陷地热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断陷地热资源十分丰富,辽河油田经过40年的勘探开发,积累了大量与地热相关的基础资料,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区地温场的展布主要受构造断裂、地层岩性、盖层埋深、水文地质条件等控制,地温温度较高,自北向南地温总体呈增高趋势。热储层位稳定,发育层系多,主要类型有碎屑沉积孔隙型和岩溶裂缝型,前者发育的层系主要为新生界和中生界;后者发育的层系主要为古生界和中新元古界。综合评价认为,辽河断陷最有利的地热田分布区为大洼-海外河地区(新近系)和曙光-杜家台地区(古生界和中新元古界)。随着辽河油田石油、天然气产量日益递减,开发利用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必将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韩城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热地质优势,特别是在中深层岩溶地热水方面,呈面状分布,属中低温热矿水,具备"水量大、水位浅、水温高、易回灌"等优势.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通过介绍韩城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地热地质条件,分析韩城地区岩溶地热水热储特征,估算了岩溶地热资源储量,对该区地热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地下热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对辽宁省的地质、构造等特征的分析 ,论述了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对地热点 (田 )及地下热水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及地下热水分布的区域分带规律。  相似文献   

16.
卢磊  倪昆  路东臣 《中州煤炭》2016,(9):165-168,172
地热资源是一种新型能源,它的开发利用对环境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鲁山县地热温泉资源丰富,其中以赵村乡至库区乡一带的上汤、中汤、温汤、下汤、碱厂五大温泉最为有名。从构造、地球物理、热源分析和热储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归纳出鲁山地热形成机理,并建立了地热模型,这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鲁山县地热资源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根据地热模型提出建立地下热水动态监测系统、制订合理的开采量等措施保护鲁山县地热资源,以确保其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景洪市嘎栋地热井特征及成井工艺总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洪盆地内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通过对景洪市嘎栋地热资源勘查地热井地质、施工情况及成果进行介绍,结合勘查施工实践,针对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地热钻井施工、成井工艺及钻井过程中地质问题等有关内容进行经验总结并分析,对地热地质条件与地热井施工之间结合进行一些经验探讨,并对现行地热井规范中关于井身结构设计、取水层位确定、单井资源量计算等问题提出一定疑问。旨在通过实践及疑问探讨,力图找出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8.
潜山地热井观察电缆表层水垢的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湖北潜山热水井中地震观察电缆表层水垢成分的分析,发现水垢中主要金属元素以硫化物或硫酸盐类矿物形式存在,并出现Au、As、Sb、Zn等元素的浓集。Au在下部(还原环境)最富集,上部(氧化环境)也有浓集,但在中部(即氧化—还原界面附近)贫化;而As、Ag等则在中部浓集。并探讨了本区活动断层及相应地下热水成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地热资源因具有清洁、高效等特性而被日益广泛开发利用。通过分析北京地区地热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对北京城区地热田某地热井开发利用与供需情况进行探讨,计算项目用水量并进行经济评价,同时考虑地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科学合理、有序利用的地热井开发与利用方案,以确保北京地区地热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牛驮镇地热田钻探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河北省牛驮镇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为华北地区最好,开发20多年来,设备能力逐渐加强,管材由水文水井系列过渡到石油API系列,钻探工艺逐步发展.随着地下热水的开采,水位下降,储层的压力下降很多,在刚钻开基岩风化壳时出现了因泥浆骤然漏失而造成上部松散层坍塌的问题.针对这一施工难点问题,对钻进及成井工艺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