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3)
本文探索了媒介由于其模仿对象的不一致,因而在功能和效果上具有一定的偏向性。根据莱文森的观点,媒介模仿的对象是人类各种感觉器官,其演变的轨迹具有"人性化趋势",即越来越趋向于人类器官的自然体验。因此,"偏向性"及"人性化趋势"既是两个对立又互补的特征,同时也是塑造媒介形态以及影响媒介演化进程的两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当代建筑设计的环境下,建筑师们将建筑表皮设计作为创作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因素。图像化建筑表皮是在建筑表皮主体地位确立的情况下发展起来,并在各种建筑类型的设计实践中表现出来。图像化建筑表皮从设计手法上来看,可以作为结构构件、材料语言、造型、媒介、抽象文化符号、艺术手法、技术构造、拼贴和碎片等多种手法在设计中应用。通过对理论溯源和若干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当今图像化建筑表皮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强烈识别性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3.
建筑作为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成长驱动着城市的进步,而城市中既有的旧工业建筑因其特定功能而滞后于城市发展,它的更新是由城市公共需求所驱动的。建筑表皮作为连接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旧工业建筑更新的效果,表皮更新是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重要维护,能很好地连接城市的现在与建筑的过去。基于透明性理论与建筑表皮之间的关系,从物理透明和现象透明两个层面探讨旧工业建筑的表皮更新,并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从材料特性、建构形式、新旧共存、原真修复着手的4个旧工业建筑表皮更新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背景金属表皮在曲面建筑中广泛应用20世纪初期,框架结构和现代幕墙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外围护摆脱了承重的结构功能,其材料、形式得以极大地扩展,作为区分建筑内外空间的表面也被赋予了新的名词——建筑表皮。随着材料、技术的创新,以及社会传媒化、信息化的发展,建筑表皮作为人从外界看到建筑的第一道媒介,承载了表达建筑情感、人与建筑交流等功能,成为建筑师积极研究的对象。20世纪70年代弗兰克·盖里首先将工厂生产的金属板材作为建筑外围护材料使用,开启了金属建筑表皮的先例。1997  相似文献   

5.
砖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建筑材料,却在千百年的建筑修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砖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表皮语言,可以从本体要素的质感、色彩、肌理、光影、新语言等内容来表达建筑空间的语意;从建构方法的砌筑形式和造型特征来表达肌理的层次感;从多思维创新角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进行结合,体现砖材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砖"作为现代建筑表皮设计的语言符号,需要依据好的创意思路及先进的工艺技能,大胆尝试将砖材与更多材料有机地结合,使得现代建筑空间的表皮设计更具有多元化的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表皮作为建筑展示自我最直观的表现元素,容纳着建筑的空间、结构和人的活动,在充当内外空间媒介的同时,也展现着建筑的表情。发现和发掘材料自身更深层次的表现力,从材料在表皮情感化、生态化、透明化、自由化中为表皮设计乃至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新的视野和思路。通过对可生长建筑表皮材料的内涵、功能与应用总结与分析,希望对建筑材料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数字媒体时代媒体建筑表皮应用广泛,研究大众对媒体建筑表皮的感知偏好对媒体立面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Q方法,通过让大众对相关Q陈述进行打分排序获得了3种感知偏好类型,关注建筑本身特征型、重视媒体内容呈现型和崇尚空间交互体验型。最后从一体化设计、内容多元化和增强互动参与三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建筑批评与大众传媒一路相伴而来,彼此影响,共同塑造了建筑批评的公众认知形象。其中纸质媒体以其时间偏向特质贡献了不同于新媒体的特征面向。本文从建筑批评核心区域的划定,场域特征,批评主体圈层等方面对纸质媒体在中国当代建筑批评传播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表皮作为建筑展示自我最直观的表现元素,容纳着建筑的空间、结构和人的活动,在充当内外空间媒介的同时,也展现着建筑的表情。发现和发掘材料自身更深层次的表现力,从材料在表皮情感化、生态化、透明化、自由化中为表皮设计乃至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新的视野和思路。本文通过对建筑表皮材料的内涵、四化设计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建筑材料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图像化,影像化的社会时代,热媒介时代的体育建筑的表皮不可避免受到影像媒介的作用,体育建筑经历古希腊时期直到现代,表皮特征显现出媒介化,影像化的特征。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视频,光电等非物质性因素成为体育建筑表皮表现的有效媒介。该文通过对比热媒介和冷媒介的不同特征,从而分析对比冷热媒介时期体育场馆的不同材料如混凝土、砖石、膜材、玻璃纤维等的不同表达。总结并例证受到声光色等非物质性因素的影像表皮和动态影像表皮的二种类型的表皮表达。  相似文献   

11.
《新建筑》2020,(2)
文章以媒介场域视角切入,将建筑媒体理解为一种关系的构筑与文化生态的维持线索,以建筑师、建筑批评、国际交往与影响力构建这三个典型领域深入研究建筑媒体与当代中国建筑的关联式图景,以此检视四十年来中国当代建筑专业场域的建立与动态发展的过程,提供了观察当代中国建筑的独特路径。之所以引入媒介场域的视角,一方面,是因为媒介传播与建筑师及其思想观念始终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媒介场域视角是考察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历程演变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20世纪金属材料制造工艺的快速发展,"建筑表皮"日益成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创造方式。早在现代主义建筑浪潮中,密斯等人就对建筑表皮材料和构造方式进行了透彻的实践。但传统的建构理论更加偏重表皮材料作为建筑外围护的结构属性和构造方式表达,对于非结构性的表皮则缺乏关注。近些年来随着材料科技、视觉艺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建筑表皮愈加自由可变,并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信息媒介。这一变化使得建筑表皮逐渐从空间与功能的主导体系中  相似文献   

13.
方佶偲 《华中建筑》2022,40(3):75-8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沉浸式展览也由传统媒介走向混媒介,进而抵达现代数字媒介的阶段.作为一个科学与人文艺术紧密结合的表现形式,沉浸式展览应当从更多维度全面、深刻地被理解.基于数字媒体影响下博览建筑中沉浸式展览空间设计需求,该文分别从以人为本的建筑空间尺度划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建筑空间界面和博览建筑空间物...  相似文献   

14.
伴随表皮概念的引入,建筑设计已突破原有的常规方式,慢慢由平面构成、体块组合、建筑空间变化等传统设计方法向建筑表皮材料的建构创新发展。建筑表皮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的建筑表皮构成了不同的建筑外形,构成了多彩的城市建筑群。构成现代建筑的表皮的材料尤为重要,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包括颜色、形态以及质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本文从建筑表皮的材料颜色、形态以及质地三个方面对材料语言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能为建筑创作提供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15.
"表皮"概念源于生态学,引入建筑学领域后被赋予了更新、更丰富的内容。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表皮,将系统论中的二象对偶结构理论引入建筑表皮设计中,从建筑外部形态(虚与实)、建筑外表面装饰(简与繁)、建筑表皮所采用的材料和建筑表皮的自适应(静态与动态)等几个方面对建筑表皮中二象性元素进行分析比较,力求为建筑表皮的研究创作开辟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2)
传播视域下的"标签化"无形中产生传播的偏向,一定程度上失去事实的客观性。本文除了论述"标签化"是传播偏向产生的一个基本因素,还分别从顺标签化传播的奖与罚和逆标签化传播的是与非,四个方面分别阐释标签化传播的种种偏向。当然,标签是双面的,一方面向人们传播虚拟的"群体影像",扭曲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个体自嘲和情绪疏导的阀门,是对认识社会的简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表皮开始与媒介信息融合交织,建筑设计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积极应对这种社会转变,有必要打破纯粹的建筑空间美学研究局限,在传统建筑外界面维度中引入"新媒介传播"议题,分别从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方式的改变等角度去思考,梳理出"介质流动"与"多孔渗透"两大主题特征,以期帮助设计者更为有效地辨析新时代的建筑表皮设计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结合近期世博会展馆建筑表皮设计样式,分析了文化会展建筑所涵盖的人文理念、材料构造、功能性质、肌理构成等特点,阐明了展馆建筑表皮对其人文理念传播所发挥的媒介传达作用,并从几个典型场馆案例入手,解读了建筑表皮装饰风格设计理念对建筑文化整体倾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筑玻璃的应用与表现力始终离不开技术革新的推动,作为媒介界面,促进传统艺术发生革命性的转变。论文重点阐释了信息时代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从厚重体量向轻薄表皮发展、从透明向半透明转变、从静态图像向数字影像跨越、从动态展示向互动演变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独立的表皮构造、综合性的功能界面、表现性的视觉界面等技术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代建筑设计与其它的艺术门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表皮无疑是表现各种概念艺术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与建筑表皮之间联系性的不断探索,总结归纳出诸如:波普艺术、极少主义、数字媒体艺术在建筑表皮设计表达领域的方式和内容,分析出各种概念艺术与当前建筑表皮表现的各种结合方式,以期为当前建筑表皮设计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