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法国进口的MAK-04型粘弹分析仪测定了计量校验方法,作为相关仪器自检或自校验的依据,保证所用进口仪器的量值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法国进口的MAK—04型粘弹分析仪制定了计量校验方法,作为相关仪器自检或自校验的依据,保证所用进口仪器的量值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SBS与MMA本体接枝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过氧化苯甲酰(BFO)作引发剂,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既作为热塑性弹性体(SBS)的溶剂又作为与SBS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的单体,合成得到了接枝共聚物SBS-g-MMA;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动态粘弹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热历史对磺化聚苯乙烯钠盐离聚体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动态粘弹谱(DMA)考察了经不同热处理后的磺化聚苯乙烯钠盐离聚体(NaSPS)的动态力学性能,发现热历史对离聚体玻璃化温度无明显影响,淬火能有效增加离子簇数量从而使粘弹谱的橡胶台平变宽。玻璃化温度以上退火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离子簇。玻璃化温度以下退火则由于形成不稳定的离子簇导致二次升温过程中发生结构重组,淬火能有效减小这种现象。首次发现NaSPS有一定随热历史而变的β松驰,认为该松驰是由非受限键层局  相似文献   

5.
EAA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ClO4的DMA溶液杂EAA树脂制得了一种新型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运用红外,动态粘弹谱仪、交流阻抗谱分析研究了体系的组成、机械性能和导电性。实验结果表明,EAA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具有两相体系,LiClO4选择地溶于羟 基二聚体相,离子导电主要是由体系中无定形相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共聚物对PVC/PE共混物相容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室合成了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BD-b-PMMA),氢化聚丁二烯段得到含聚乙烯结构的氢化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HPBD-b-PMMA)作为聚氯乙烯/聚乙烯(PVC/PE)共混物的增容剂。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增加了PVC/PE体系的相容性。共混物中加入共聚物后,体系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有提高。动态粘弹谱和扫描电镜也证实了共聚物的增容作用。共聚物使共混体  相似文献   

7.
AMPS/AM共聚物的低温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了AMPS/AM的低温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AMPS和AM单体的浓度和组成对聚合反应和产物的影响。通过反应条件和反应组成的优化,获得了高分子量(106~107)和高线性规整性的AMPS/AM共聚物ACP-Ⅱ系列产品,测定了它们盐水溶液的不同性能。结果表明,ACP-Ⅱ共聚物具有突出的增粘作用和对高温高盐作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AMPS—DMAEMA两性聚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自制的两性聚合物AMPS-DMAEMA,推导出了等电点下的两性聚合物溶液的比浓粘度与聚合物浓度无关的表达式,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工。利用PH的影响制得了与ASDA-50具有相同分子量、相同分子链结构的单性聚电解质dASDA-50。二者的对比研究表明,ASDA-50具有明显增大的特性粘数。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多层粘弹阻尼复合结构,并研究了其阻尼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多层粘弹弱约束阻尼复合结构的阻尼性能优于多层粘弹自由阻尼复合结构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10.
AMPS-DMAEMA两性聚合物溶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自制的两性聚合物AMPS-DMAEMA(简写为ASDA)组成与等电点的关系。制得了等电点状态下的两性聚合物ASDA-50(pH=5)。推导出了等电点下的两性聚合物溶液的比浓粘度与聚合物浓度无关的表达式,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关系式。利用pH的影响制得了与ASDA-50具有相同分子量、相同分子链结构的单性聚电解质dASDA-50。二者的对比研究表明,ASDA-50具有明显增大的特性粘数。  相似文献   

11.
陈星 《中国计量》2000,(1):45-46
MAP在计量学界有其特定的意义──计量质量保证方案。我国于8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家计量院展开MAP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JJF1038—1993》等六个项目的 MAP实施规范。 一、MAP方法简介 1.选择一个经过评价,稳定性在规定范围内的计量器具,作为“核查标准”。 2.定期(比如一个月)用待核查之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通过一系列测量数据评价计量标准有无异常。若无异常称之为受控,否则为失控。 3.经核查确认计量标准受控后,可使用检定方法,或使用校准方法,确定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级别。 …  相似文献   

12.
聚醚酰亚胺对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聚醚酰亚胺以提高双酚A二氰酸酯/酚醛环氧树脂共混物的断裂韧性.实验结果表明,聚醚酰亚胺是氰酸酯/酚醛环氧树脂共混物的有效增韧剂,加入15%的聚醚酰亚胺可使断裂韧性(KIC)提高到145MPa·m0.5,弯曲强度也有所提高.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粘弹谱研究了改性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具有双连续结构的共混物的耐溶剂性能大大下降,共混物的韧性和耐溶剂性主要与相行为有关, 固化工艺对含10%聚醚酰亚胺的共混物的断裂韧性和形态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及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淀粉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反应特征参数的影响。当引发剂浓度为4.5×10(-3)M/L,MMA浓度为0.225M/L,在30℃反应3.5h时,单体转化率C%=90.5%,接枝率G%=62%,接枝效率GE%=70%,接枝支链的粘均分子量M=×10(-3)。接枝共聚物及其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物浇铸成膜后,用黑曲霉在无机盐营养培养基中降解40天,失重率分别为32%和23%,表明淀粉/MMA接枝共聚物可作为生物降解塑料使用。  相似文献   

14.
粒子填充聚合物体系的特征粘弹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线性粘弹理论为依据,介绍粒子填充聚合物体系动态流变行为,探讨影响填充聚合物体系粘弹性的主要因素,并对粒子填充聚合物体系粘弹机制的若干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层状Al2O3-TiC复相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流延到工艺制备了Al2O3-TiC复相陶瓷薄膜,通过叠层,预压,脱粘和热压烧结工工艺,制行了层状结构复相陶瓷,讨论了分散剂,pH值,固含量对浆粘粘度的影响,用TGA分析了陶瓷膜的脱粘过程,用SEM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素坯膜的微观形貌和材料在压力作用下裂纹扩展情况,由于裂纹沿弱界面扩散应力松弛,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断裂功,为陶瓷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相行为与断裂拉伸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PU/EPIPN,由DSC,TMT和动态粘弹仪研究表明,IPN在高温区存在的单一玻璃化转变温度Tg,IPN的的相行为与其断裂伸强度的相关,并确认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增强了IPN的互穿效应。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材料粘弹过程的混沌运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混沌学的角度,讨论了高分子材料的粘弹行为,首先讲座了非晶高分子分子运动的混沌性,其次以混沌学的观点重新认识了玻璃化转变和熔体破裂等主要粘弹性质,最后介绍了混沌应用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三维粘弹壁板颤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Kelvin粘弹模型,根据Von Karman大变形应变-位移关系和一阶活塞气动力理论,运用伽辽金方法建立了三维粘弹壁板颤振方程,并采用Rouge-Kutta法进行数值积分,分析粘弹阻尼,面内压力及壁板几何尺寸对粘弹壁板颤振的影响,进而取动压为分叉参数,研究粘弹壁板颤振时的分叉及混沌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粘弹性阻尼的增大, 系统的静态稳定区域先减小后增大,而静态屈曲解几乎不受影响,同时发现混沌运动区域随着粘弹阻尼的增大而快速减小。当取动压为分叉参数时发现粘弹壁板分叉特性很复杂,系统由屈曲状态进入混沌振动,再经历一系列的分叉进入简谐极限环振动状态;而较大面内压力和较小的长宽比不利于粘弹壁板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SPS/P(AM—DMDAAC)分子复合型驱油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阴离子磺化聚苯乙烯(SPS)和聚阳离子(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P(AM-DMDAAC)在水溶液中的聚电解质分子复合,结果表明,在二者的离子度及配合比例适当时能形成稳定的均相复合溶液体系,具有明显增粘效果,复合溶液比组分聚合物溶液粘度增加3.5倍,组分聚合物SPS较为刚硬的分子结构使复合溶液在高温,高剪切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粘度保持能力,可望作为油田膜油剂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SEM及断口金相技术对Al/Al2O3陶瓷基复合的材料的断口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00℃时,助烧剂的粘-塑性流动机制及粘结作用是实现Al/Al2O3瓷基合材料烧结及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Al/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呈现韧脆断口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