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烯类硅氧烷单体对家蚕丝的接枝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新型烯类硅氧烷单体对家蚕丝接枝改性.探讨了不同条件对接枝的影响及接枝后家蚕丝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后真丝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显著提高,手感更为柔软,且不影响家蚕丝的强度.接枝后家蚕丝的白度和染色性略有下降,染色色牢度与未处理真丝织物基本相同.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接枝单体是依靠物理沉积和化学键作用与纤维结合的.  相似文献   

2.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影响接枝效果的因素以及接枝对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接枝改性后真丝织物的吸湿性和染色性能有所提高,透气性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3.
陈美云  吕晶 《丝绸》1997,(4):14-16
研究了以甲丙烯酸丁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对真丝织物接枝共聚的工艺,探讨了各种工艺因素对真丝织物接枝率的影响,对接枝共聚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及部分物理性能作了测试。  相似文献   

4.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探讨了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对真丝的接枝共聚。研究各接枝参数如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对真丝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整理后的织物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接枝后织物获得优异的拒水拒油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铁盐催化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接枝到真丝织物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较佳的接枝工艺条件,并对真丝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HEMA单体成功接枝到真丝织物上,改性后的真丝抗皱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刘德驹 《江苏纺织》2005,(10):34-35
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接枝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在真丝织物接枝改性的影响。为真丝织物的改性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2-溴异丁酰溴修饰过的真丝织物为大分子引发剂,CuBr/PMDETA为催化体系,在水介质体系中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接枝在真丝织物表面.研究了单体及催化剂浓度、pH值、反应时间对实验影响,通过ATR-FTIR、X-射线衍射和SEM等表征了接枝真丝织物的结构,并测试了其各项物理性能.结果表明,通过ATRP法成功将HEMA接枝到真丝表面,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丝素的无定形区,接枝聚合物在真丝表面分布均匀,且接枝后织物抗皱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真丝织物接枝增重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平  邓金华 《丝绸》1998,(7):31-33
以乙烯基类长链羟基酯化合物(S-PQ)为单体,研究真丝织物接枝增重工艺,探讨各种工艺条件对接技增重率与接枝增重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真丝织物的易护理性,试验采用含有碳氢长链的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对真丝织物进行表面接枝改性,以提高其疏水性能。研究了疏水整理对真丝织物服用舒适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疏水性能的自修复特性。结果表明:真丝织物经接枝改性处理后,纤维表面附着一层疏水烷基长链高聚物,赋予真丝织物优异的疏水性能,接触角达130°以上,并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真丝织物经疏水处理后,透气性基本保持不变,透湿性、力学性能有所下降;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可以破坏处理织物的疏水能力;熨烫整理可使织物恢复疏水性能,说明经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处理的真丝织物,其疏水性能具有优异的自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
1-甲基丙烯酰氧乙氧甲基碳硼烷通过还原、取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1-甲基丙烯酰氧乙氧甲基-2-(1,1,1,3,3-五甲基二硅氧烷基)碳硼烷(PMASC)。以FT-IR和1H NMR鉴定了目标化合物PMASC的结构,并用其对真丝织物进行接枝改性。通过FT-IR和SEM测试表明PMASC已成功接枝到真丝织物上,采用TGA、DSC和MCC对接枝前后真丝织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当接枝率为34.4%时,800℃下接枝真丝织物的质量残余率为34.2%,并且热分解的吸热峰向较高温度(343℃)移动。结果表明,使用含硼硅单体接枝可以改善真丝织物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1.
李鹏  朱亚伟 《丝绸》2012,49(5):1-4
为更多保留天然彩色茧丝纤维丝胶中的色素,采用乙烯单体接枝和戊二醛交联相结合的方法对黄红色天然彩色茧丝进行处理,研究了交联和接枝处理以及接枝和交联次序对天然彩色茧丝增重率和色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联和接枝处理增强了丝胶间或与丝素的结合力,能较好地保留天然彩色茧丝丝胶内的色素成分;而颜色的饱和度较未处理丝纤维低,颜色变暗,色调偏向绿光;先交联工艺对纤维K/S值和颜色特征值的影响较小,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丝织物表面的拒水、拒油性能,较好的控制沉积涂层的质量,将等离子体与液态沉积液结合,采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利用高频高压电源在大气压下通入惰性气体氦(He)产生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通过超声喷嘴将液相单体雾化并喷射入等离子体区域,使之在处理物表面上进行等离子体沉积聚合。应用此工艺对丝织物处理,将全氟庚烷单体经过超声雾化,注入大气压辉光放电区域中,实现了在丝织物表面沉积拒水性涂层。通过SEM观察和ATR-FTIR以及接触角测量,分析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得出在不同工艺参数下丝织物表面的全氟庚烷沉积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纤维表面成功沉积致密膜层,织物表面水接触角增大,拒水性能极大地改善。  相似文献   

13.
以甲基丙烯酸(碳硼烷甲氧乙基)酯为接枝单体,通过自由基乳液接枝处理真丝,在真丝丝素大分子上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碳硼烷甲氧乙基)酯接枝链.以正交试验方案优选接枝改性工艺条件,得到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2.6%、引发剂用量占单体质量分数5%、在pH3的情况下反应100 min.以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接枝前后的真丝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热分析研究了接枝前后真丝的热失重行为.结果表明,接枝处理后真丝耐热性能改善,当接枝率为21.1%时,温度达到300℃时质量保留率为92.2%,高于未处理真丝保留率为89.0%.  相似文献   

14.
脱胶蚕丝经过碱液预浸渍后用PFI和盘磨打浆,并与针叶木浆配抄。对打浆后蚕丝的纤维形态及蚕丝与针叶木配抄后纸张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蚕丝经过处理后具有同植物纤维相近的分丝帚化性质;与针叶木浆配抄后,可以提高纸张的松厚度,添加量在10%时,可以提高纸张的抗张强度。  相似文献   

15.
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性能。对蚕丝、粘胶和再生蚕丝蛋白纤维各方面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物理性能、热学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整体上介于蚕丝纤维和粘胶纤维之间,其红外光谱图与粘胶纤维较为相似。认为:直接染料对再生蚕丝蛋白纤维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且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碱性,但耐酸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的服用舒适性,将PBS与天然高分子丝胶蛋白共混,经熔融纺丝制成PBS/丝胶蛋白共混纤维,研究了丝胶蛋白质量分数对纤维形态结构、化学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纤维具有丝胶蛋白为分散相,PBS为连续相的形态结构;丝胶蛋白的存在改善了PBS纤维断裂伸长率过高的问题,当其质量分数达到15%时,共混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为8.9%;共混纤维的饱和回潮率为3.90%,接近于合成纤维中的锦纶,说明共混纤维亲肤性能优良;此外,土埋降解实验6周后共混纤维的质量损失率可达53.6%,具有快速降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Ni H.  Li Y.  Jiang Z. 《丝绸》2021,(4):6-9
Energy storage luminous polyester fiber is a new functional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terial, whose application in the market is becoming wider and wider.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uminous polyester fiber and broaden its market applicability, luminous polyester staple fiber is blended with silk staple fiber in this study. B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silk fiber, we enhance the afterglow strength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uminous polyester, and improve the appearance effect of luminous polyester staple yarn. The silk is blended with luminous staple fibe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ddition ratios, and then spun into blended yarn through the processes of blowing,carding, intermediate drawing, roving, and spinning.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and properties of blended silk and luminous polyester yar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the content of silk staple fiber in the blended yarn is less than 8% , the luminous intensi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venness of the luminous staple fiber yarn are improved. © 2021 China Silk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8.
生丝由于细度不匀,含有丝胶,在针织生产中易出现横条疵点,可编织性差,采用丝短纤与涤纶混纺可克服这一缺点。对混纺比为丝/涤80/20的混纺针织纱的开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纺纱工艺,并对纺纱过程中存在的混合难、绕罗拉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摩擦弯曲悬垂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其  冯勋伟 《棉纺织技术》2001,29(9):530-532
为了了解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穿着舒适性,测试了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摩擦、弯曲和悬垂性能,并与蚕丝、丝素蛋白-粘胶丝、棉纤维织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手感滑爽、柔软,其悬垂性能优于蚕丝织物和棉纤维织物,次于丝素蛋白-粘胶丝织物。  相似文献   

20.
瞿永 《纺织学报》2007,28(10):124-126
针对蚕丝复合织物各组分纤维的特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蚕丝/棉、蚕丝/麻、蚕丝/羊毛、蚕丝/涤纶、蚕丝/氨纶、蚕丝/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蚕丝/竹纤维等蚕丝复合织物使用的染料种类、染色方法的选择及在生产中的注意事项,以期全面反映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