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三叶异形聚酯共混纤维的碱水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PET与易水解聚酯(EHDPET)质量比80:20的三叶异形共混纤维进行碱(NaOH)水解处理,探讨了NaOH浓度、渗透剂浓度、水解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渗透剂浓度对共混纤维碱减量率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NaOH浓度、水解时间、处理温度。其中渗透剂浓度约0.05g/L较好,最大碱减量率应控制小于25%。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随着碱减量率增加共混纤维表面微沟槽逐渐加深,三叶逐渐破裂分离。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易水解聚酯(EHDPET)的水解机理,考察了温度、碱浓度、相容剂含量、共混比例以及甲醇钠等因素对PP/EHDPET 共混体系碱水解过程的影响。同时利用电子显微镜(SEM )观察了碱处理过程中共混纤维表面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碱浓度、EHDPET 用量,减少相容剂添加量,均可提高碱水解速率,增加碱减率  相似文献   

3.
PET/EHDPET异形共混纤维非织造布的吸排水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碱减量率的聚酯/水溶性聚酯(PET/EHDPET)异形共混纤维非织造布的吸排水性能,探讨了碱减量率和温度等因素对非织造布吸排水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ET/EHDPET异形共混纤维非织造布随着碱减量率的增大吸排水性能提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排水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4.
PP/EVA/COPET共混纤维醇碱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丙烯(PP)、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可溶性共聚酯(COPET)按一定比例共混制得PP/EVA/COPET共混纤维。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醇碱处理备件及共混纤维组成对减量率的影响,考察了处理前后纤维的结构。结果表明,处理温度时减量率的影响较大。在浴比为1:40、季铵盐浓度为1g·L-1的条件下,最佳醇解处理工艺条件为:碱浓度20g·L-1、时间40min、温度55℃;纤维的减量率可达到1.471%。达到碱水解平衡时,纤维表面产生微孔和沟槽.  相似文献   

5.
PTA法易水解聚酯的合成及水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精对苯二甲酸法合成了一系列易水解聚酯(EHDPET),重点考察了共聚酯的化学结构和碱水解过程中各工艺条件对其水解性能的影响,并对EHDPET的碱水解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提高间苯二甲酸乙二酯—5—磺酸钠、第四单体等各组分含量及添加助剂可提高减量率;加大碱浓度、提高温度及延长水解时间均可加快碱水解速率。  相似文献   

6.
马晓光  刘越  崔河 《聚酯工业》2004,17(2):29-33
将含有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 5 磺酸钠的添加剂与聚酯共混纺丝形成的系列共混异形聚酯纤维,其碱水解行为有别于传统的聚酯纤维,在一定温度下,它的减量率与时间的依赖关系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碱减量的程度随添加剂数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在有促进剂存在的情况下,添加剂达到一定添加量时,减量率有趋于变缓甚至降低的趋势。在促进剂达到一定数值后,其浓度的变化对纤维减量率影响程度已不甚敏感,但总体上促进剂的应用使纤维的减量率有明显的提高。纤维的外观或者说横截面对其减量率有较大影响。从碱处理后纤维的SEM照片可以看到许多细微狭长的缝隙,它们的形成将有助于水分的传输及挥发。  相似文献   

7.
将含有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 5 磺酸钠(SIPE)成分的添加剂与聚酯共混纺丝形成系列共混聚酯纤维,其碱水解行为有别于传统的聚酯纤维:在一定温度下,它的碱减量率与时间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取决于初始碱浓度。由于结构因素上的原因,碱减量的程度随添加剂添加数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且这种影响随处理条件如处理时间、碱浓度以及处理温度等的提高而加剧。在一定数量的添加剂(<50%)下,添加剂组分与聚酯组分间能较好地相容并成微纤状形式分散于聚酯纤维中,这种分散形式对纤维的碱处理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从碱处理后的SEM照片可以看到许多微细狭长的缝隙,它们的形成将有助于水分的快速散发。  相似文献   

8.
将含有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 5 磺酸钠(SIPE)这种具有吸湿性能的添加剂与聚酯共混纺丝制成系列共混异形聚酯纤维,其碱水解行为与传统的聚酯纤维有较大不同:纤维碱减量不仅受到添加剂含量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纤维截面形状的影响,在相同碱处理条件下,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五叶型纤维、四叶中空纤维、圆中空纤维以及圆实心纤维,在有促进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存在以及纤维截面因素情况下,纤维中添加剂含量对参与碱减量率的贡献程序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从水分挥发试验情况来看,不同纤维挥发效率快慢顺序与碱处理顺序相似。  相似文献   

9.
管新海 《合成纤维》2004,33(6):18-20
主要研究了碱减量处理后的微孔化新合纤中的微孔穴形态及其分布与纤维的保水率、上染率及力学性能 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无机纳米颗粒对微孔穴形态结构与纤维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与聚酯类高聚物共混纤维碱处理前后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聚丙烯(PP)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或与含无机盐的聚酯(PET),阳离子可染聚酯(CDP),水溶性聚酯(WSPET)共混纺丝的可纺性,讨论了不同碱处理时间及加入相容剂与否对纤维碱减率、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PP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或与含无机盐的PET类高聚物共混纺丝,可纺性较好,经碱处理后,纤维中可形成微孔,随碱处理时间延长,碱减率增加,断裂强度下降;加入相容剂后,碱减率下降,微孔细密,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多组分共聚酯在碳酸钠(Na2CO3)的有机溶剂乙二醇溶液中的碱处理条件,如温度、碱浓度和碱处理时间与纤维减量率的关系,考察了处理后纤维表面形态和纤维的强度变化,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碱处理残留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乙二醇中,以低浓度弱碱Na2CO3代替强碱NaOH同样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碱处理效果。在温度为100~120℃、时间为60~120 min下进行碱处理,碱减率保持在20%左右,纤维强度保持在80%以上;红外光谱表明,共聚酯在乙二醇/Na2CO3中的碱解产物与其在水/NaOH中的一致。  相似文献   

12.
PET/EHDPET共混纤维的碱水解行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PET和易水解聚酯(EHDPET)以适当比例混合,可制得以EHDPET为分散相的共混纤维。将该纤维进行碱水处理,可得到纤维表面具有凹坑、内部均匀分布微孔的异状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