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湖南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改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高其科学性和客观性,本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权重组合法来确定矿产资源可持续力综合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值,与以往的单一赋权法相比,权重确定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将组合权重法和分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有机结合,进行了湖南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力综合评价。实例分析表明,根据该方法得到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力综合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对相关领域的定量化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分析,逐步建立了单因素和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利用熵权法确定了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贡献系数,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实现了待判水样突水水源的准确判别。结果表明:定量化的模糊判别方法可有效解决模糊水源层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中主观赋权的随意性,借助于信息工程学中熵的概念,根据各评价指标的差异程度来修正权重,建立了一种综合评判模型——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工程机械的选优决策中。通过装载机优选实例计算、结果分析表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适用于工程机械的选优决策。合理融合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优选结果的正确性,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客观地获得采空区的稳定分级,提出了基于熵权法的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从众多采空区复杂、不确定影响因素中,选取工程地质情况、采空区形态参数及其他因素3大类共15项因子,建立了模糊评判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因素集、评判集、权重级,建立了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引入熵权法确定权重,使得权重分配更加科学、客观,结合模糊平均加权法及置信度准则得出最终评判结果。以某地下金矿开采采空区为例,利用该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其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较相符,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火电厂选址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冬青 《煤》2010,19(1):3-5,15
针对火电厂选址评价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将信息论中的熵值理论引入火电厂选址评估中,运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计算火电厂选址评价中各指标的权值,使得权值的分配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电力设备做出评价。工程实例表明: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火电厂选址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志宏 《煤炭学报》2000,25(5):556-560
根据矿产资源开发的特点,对矿产资源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建立了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矿产资源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实例对兰坪金顶铅锌矿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竞争力比较评价,提出了改善其竞争力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苗鑫淼  王飞  公亮 《中国煤炭》2015,(2):120-123
为了保证矿区合理、安全利用地下水资源,科学选取水源井位置,实验选取西部某矿区21个水样点,分别利用模糊模式识别法、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对矿区地下水水质等级进行了评价,并预测了矿区水质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模糊模式识别法对矿区地下水水质的评价更为合理,其评价结果为今后矿区水源井位置的选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矿产资源承载力竞争力及可持续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魏景明 《中国矿业》2006,15(11):102-106,109
区域矿产资源的承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力的分析,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持能力的反映,也是区域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通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了黑龙江省主要矿产资源的承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力评价。  相似文献   

9.
机械系统传动设计中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动方案选择是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针对其设计过程中目标的多解性及相对性,系统论述了目前四种传动方案选择的评判模型,包括模糊综合评判法、支持向量机法、未确知测度模型以及基于熵权的模糊AHP法,并对其在实际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指出了这几种方法的特点及相互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0.
鉴于采用水化学数据判定矿井突水水源过程中水质特征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引入熵权理论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选取Ca2+、Mg2+、K++Na+、HCO3-、Cl-、SO24-、TDS等7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的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潘三矿2个典型水样的水源判别。应用结果表明:运用信息熵计算权重系数克服了传统模糊综合评判中权重分配的局限性,模型判别结果较准确,是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铁矿资源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铁矿资源的秉赋状况和开发利用状况,结合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内涵,建立了我国铁矿资源安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赋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联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明科夫斯基-邓氏"组合评价方法对我国铁矿资源安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我国铁矿资源的安全度为"比较安全",并指出应该加强和改善资源秉赋状况、资源进口安全等指标。对于我国铁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安兵  郭科  柳炳利 《金属矿山》2015,44(3):133-137
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综合评价的目的是获取评价区的勘查优劣程度和资源保障程度等信息,为提高开发效率、优化开发结构以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评价等后续工作提供依据。以藏中地区为例,选取了多金属矿、铜矿、钼矿、铬铁矿等9种优势矿种作为主要评价对象,并在分析西藏自治区前2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划分出33个地质勘查评价单元。综合考虑工作程度、实物工作量、资源储量及质量特征、勘查技术等4类因素,建立了矿产资源地质勘查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为该地区新一轮的矿产资源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煤系富含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但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仍不完善。本文结合煤系矿产综合调查实践,系统梳理了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评价的内容、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流程等方面,探讨了其综合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以适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为基本要求,综合考率单矿种及多矿种煤系矿产开发利用指标,提出了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评价参考指标,为煤系矿产资源的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东霞  郭立  杨殿 《矿冶工程》2006,26(4):1-4,9
针对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评价难以做到客观、全面、精确的问题,提出了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系统、全面的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构建了风险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递阶层次分为3层:目标层、准则层(主因素层)和指标层(子因素层),并通过两两比较求出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适用于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定量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是复杂的信息不完全的系统工程,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本研究在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开发效率、人员效率、经济效益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4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并用专家评分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确定了指标权值;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信息不完全这一特征,采用灰关联度分析法对开发利用水平进行评价。以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为案例,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并对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作了开发利用水平的等级划分。评价结果表明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评价岩体质量等级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中权重赋值比较片面,并且多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做决策,可能造成数据信息丢失与说服力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系数,并通过计算有效度来修正传统方法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建立了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完整性系数 、岩石基本质量指标RQD、结构面影响系数、地下水影响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沂南金矿金场矿区右2巷道的围岩质量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围岩质量整体较差,处于Ⅳ~Ⅴ级范围内。将分级结果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Q分类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BQ法更为接近,同时克服了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Q法的不足,得到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级结果。根据上述分级结果,提出了首先进行喷浆护壁,然后铺设金属网+系统锚杆的支护措施,以保证围岩完整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对鄂尔多斯某煤矿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并听相关专家建议,建立了一套适合该煤矿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乘法集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主客观内在统一的综合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煤矿进行综合评价,确保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可信。结果表明,该煤矿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结果为0.466 5,属于Ⅱ级(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该煤矿后续规划和开采提供理论依据,为建设安全、绿色、和谐的矿山地质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