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原丰满泄洪放空洞岩塞爆破1:2模型试验洞群位于水下30m深处,洞群布置复杂,且多洞室均相互连通,如采用常规水下混凝土封堵方案,施工实施难度极大,封堵混凝土工程量巨大,工期长。通过不同坍扩度及流动性水下自密实不分散混凝土的设计,结合临时封堵体和永久封堵体的局部封堵设计结构,完成模型试验洞的封堵处理,截断水流通道。  相似文献   

2.
桃林口水库导流洞进口第一封堵段封堵完成蓄水后渗漏较为严重,经过对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决定将原布置在出口的第二封堵段位置上移到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同时进行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从而保证了水库按时蓄水和次年的安全度汛,第二封堵段1998年完工后至今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在渐变段衬砌预留进人孔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在渐变段衬砌前后两端已形成封闭状态,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该方法在衬砌顶板利用免拆模板形成的进人通道进行施工作业,然后对进人通道进行一次性封堵,同原混凝土形成整体。其优点是保证了顶拱混凝土人工进行振捣,保证了混凝土浇筑密实和顶部脱空小,回填灌浆后砂浆干缩量小,不会产生顺流道渗漏。浇筑完成后经过物探检查证明,混凝土浇筑密实和顶部脱空小,渐变段衬砌预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4.
孟希平 《山西水利》2011,27(9):29-30
根据赵家窑水库坝下涵管质量差,具有多处裂缝渗水,存在安全隐患的客观实际,提出了自密实混凝土封堵处理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完成后,经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珊溪水电站引水隧洞在建设期为了后期布置小机组,在施工支洞预埋了一段引水钢管,端头用闷头封堵,洞内常年积满水,现长期处于水下,极有可能会因为环境潮湿而锈蚀等原因发生渗漏甚至涌水等事故,严重威胁到开关站和发电厂房的运行安全。为了消除原封堵体预埋钢管运行期间的安全隐患,开展该封堵段的二期封堵处理设计探讨。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坝坝体渗漏会影响大坝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以云南龙江水电站大坝坝体渗漏水下修复处理为背景,详细介绍修复处理过程并对处理效果进行评述。为探明坝体入渗点部位,首先采用温度测试法初步查找渗漏范围,再采取水下扩大检查的方式明确渗漏点具体位置。通过水下检查最终确定9#坝段832.00 m和816.00 m、10#坝段830.00 m和808.00 m层间缝混凝土存在质量缺陷,为坝体渗漏通道的主要入渗点。然后,采用水下处理的方式进行坝体修复,从源头对入渗点进行封堵,坝体经修复处理后,渗漏量由近年来最大值74.85 L/s降低至正常蓄水位下渗漏量仅6.04 L/s,处理效果较好。从坝体渗漏水下检查情况来看,层间缝是混凝土坝坝体渗漏的主要通道。层间缝是贯穿于坝体浇筑全过程的施工缝,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以保证各层混凝土之间的充分结合。所采用的渗漏水下修复处理技术可有效解决坝体局部渗漏缺陷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云南万家口子水电站双曲拱坝导流洞封堵期水头达70 m,渗漏流量13.7 m~3/s,其导流洞封堵属于超常规隧洞渗漏封堵工程。该项目采用了大坝上游可疑漏水岸坡土石抛投、多组合灌浆,隧洞内叠梁门、大排量钢管临时排水、自落式钢闸门、水下混凝土浇筑、固结灌浆等综合施工技术,成功完成了大流量渗漏隧洞的封堵,该施工技术为同类隧洞工程的施工积累和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堤坝渗漏初期渗漏通道周围的温度场分布,结合集中渗漏通道自身特点假定渗漏通道为圆柱状,考虑到渗漏通道周围岩土体介质同时存在热对流与热传导两种热量交换形式,建立渗漏流体流动的瞬态温度场模型。根据确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用分离变量推导出渗漏通道中的温度分布公式。将该模型应用于北江大堤石角段管涌地区,将实测的温度数据代入模型,反演出渗漏流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温度场模型反演得到的渗漏流速与同位素示踪法得到的渗透流速结果相近,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利》2008,(10):68
技术简介:水利工程堵漏灌浆主要为沥青灌浆和化学灌浆。沥青灌浆适用于渗漏量大、流速高的大坝渗漏封堵;化学灌浆适用于细小裂缝的渗漏封堵。沥青灌浆是将沥青(必要时需改性处理)加热到适当温度,使之具有流动性,通过耐热泵和输送管道输送到渗漏部位,热沥青遇水冷却后,发生分散作用,随着沥青的不断灌入,分散的沥青粘聚成团,封闭渗水通道。  相似文献   

10.
李家洲煤矿于2008年5月7日发生透水事故,透水主要来源于漳河水库。煤矿紧邻漳河水库,采空区分布库岸总长达1.0 km,部分矿井已淹没于水下,采空区与库水水力联系密切,已形成库水外泄通道。对库岸渗漏段进行帷幕灌浆,切断地下水来源;同时对主过水巷道进行封堵,切断地下水渗漏的主要通道,堵水措施合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橡胶止水带是一种定型防水密封材料,在建筑物变形缝和施工缝的防水密封处理中广泛应用。以天津塘沽文化艺术中心工程为例,对橡胶止水带的施工工艺从底板止水带和地下室外墙止水带的安装、底板后浇带的设置、纵横交接处处理、橡胶止水带的拼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安装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工程竣工后,没有发现任何的渗漏水现象。橡胶止水带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应用该材料及其相应的施工工艺,有效解决了该建筑物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株树桥水库大坝严重渗漏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设计、施工和现场检测资料,分析了株树桥水库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严重渗漏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面板垫层级配不良,过渡层不能起到反滤作用,基础防渗帷幕的截渗效果欠佳,使垫层承担了较大的作用水头而产生了渗透变形,加之坝体周边缝止水受破坏,面板脱空范围过大,使面板破裂、折断,均导致了大坝严重渗漏。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止水修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河床段施工涉及度汛问题,在其趾板浇筑到位之后则需进行度汛保护,难免要对坝前基坑位置进行二次开挖,且经常出现将趾板端头止水破坏的情况。因此,止水修复至关重要。中梁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前止水在进行二次开挖时就曾出现了破坏,后经止水修复,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白市水电站渗漏处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市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蓄水后结构缝漏水。因工程建设过程中停工时间过长,形成新的强约束区,产生大量次生裂缝。针对不同的渗漏通道,探索了采用化学灌浆处理,同时根据漏水量的大小、渗水部位、渗压高低,选用聚氨酯作灌浆浆材,取得了预期的防渗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坝体上游面新的强约束区主动增设表层防渗层及在坝块高差过大止水易破坏的结构缝上游端增设嵌缝止水结构的设想,以期在类似工程中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轴流式机组厂房坝段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正常运行和机组检修两种运行工况下不同水平止水布置方案尾水管和蜗壳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横缝水平止水布置在尾水管弯肘段范围内时,随着止水的上抬尾水管部位混凝土及内敷钢衬拉应力逐渐减小;横缝水平止水布置在蜗壳高程范围内时,与上游竖直止水连通方案比闭合方案缓解蜗壳附近应力效果更佳。实际工程设计中,建议轴流式机组厂房横缝水平止水布置为:水平止水上游段布置在蜗壳进口断面顶板下表面附近,且与上游竖直止水连通;水平止水下游段布置在尾水管扩散段出口顶部高程附近。  相似文献   

16.
万家寨水库自1998年蓄水以来,经过8年多的运行,枢纽大坝横缝沥青井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沥青渗漏,而且未进行过通电加热.为确保大坝伸缩缝止水系统正常工作,2006年11月对大坝沥青井进行全部通电加热熔化,灌注补充沥青胶.处理后保证了大坝伸缩缝无渗漏,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对万家寨大坝沥青井通电加热熔化、灌注的处理技术及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7.
查龙水电站位于高海拔严寒的藏北高原,主坝为我国海拔最高的混凝土面板沙砾石坝。本文重点介绍坝体渗流控制,混凝土面板抗冻设计,及新型嵌缝止水材料,面板表面涂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积石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施工中,从断面设计、坝料分区、坝料选用、压实密度、填筑顺序、预留沉降、止水设施和渗流控制等方面对坝体进行了变形控制。监测结果表明,施工期的坝体变形控制效果显著,达到了坝体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谭建平 《水力发电》1999,(6):22-24,58
坝高200m以上的面板堆石坝,面板接缝尤其是周边缘将会承受巨在的应力和变形,传统的止水结构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为此,在“九五”期,结合我国湖北省清江水布垭高面板堆石坝开展了能适应大变形和高水头作用的接缝止水结构和止水材料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四川、西藏交界处的金沙江右岸白格村所在岸坡于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发生两次失稳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堰塞湖。在介绍堰塞湖形成过程及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堰塞体结构及形态特征、溃决发展阶段、溃决特征值,并将这些特征参数与以往一些堰塞湖作了比较。分析表明:该堰塞体总体由细颗粒组成,表面及下游侧粗颗粒增加,抗冲性差、库容、来水量及堰塞体物质组成是决定溃决峰值流量的关键因素,来水量、堰塞体抗冲性及堰塞体溃流段长度是决定坝体溃决时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