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理  赵秋娜 《水资源保护》2008,24(S1):20-23
为了能够深层次发现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和规律,采用SPSS13软件包对地下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砷、溶解性铁、总锰、氟化物等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之间判断分析模 型。该模型对地下水的水质评价简单实用,能够提高水质资料整编工作效率。   相似文献   

2.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断面和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氟化物、锰7个水质指标对沙河水质进行分析评价。以石佛口断面为重点,研究分析断面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在指标权重选取方面具有减少主观误差和操作简单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漓江上游灵渠丰枯水期水量和水质的变化,选取灵渠水文站1960~2019年径流和2004~2019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与总磷水质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法、Mann-Kendall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水量水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丰、枯水期的年际变化方面,灵渠高锰酸盐指数浓度都呈现不显著的上升趋势,氨氮浓度都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总磷浓度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年际间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的变化比氨氮、总磷剧烈。(2)枯水期径流与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浓度和污染物通量的相关性,大于丰水期径流与污染物浓度和污染物通量的相关性。(3)径流量增大对高锰酸盐指数的稀释作用起主导作用,然而,径流量增大引起的氨氮和总磷污染物入河的增加量,大于径流量对河流氮磷污染物的稀释量(能力)。(4)丰、枯水期的高锰酸盐指数浓度随着径流的增加而减小,高锰酸盐指数污染以点源为主;丰、枯水期氨氮、总磷浓度随着径流的增加而增加,氮磷污染以面源为主。  相似文献   

4.
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沙河水质进行分析评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断面和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氟化物、锰7个水质指标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以石佛口断面为研究重点,研究分析断面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指标权重选取方面具有减少主观误差,操作简单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亚热带水源型水库——茜坑水库水质状况,基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水库pH值、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粪大肠菌群、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总磷、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铁和锰等13个主要水质指标每月1次的监测数据,通过计算水质综合指数评价了水质状况,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优化水质综合指数模型。结果表明:水库水质整体较好,pH值和高锰酸盐指数受浮游植物繁殖影响,部分时段超标,总氮质量浓度偏高,总磷质量浓度和粪大肠菌群数部分时段较高,铁质量浓度的上升趋势应重点关注;表层监测难以全面体现分层对水质的影响,应增加垂向监测,全面掌握水库水质风险;利用由总磷、铁、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硝酸盐氮组成的主要污染指标水质综合指数模型可有效进行水质评价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淮河淮南段水污染状况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选择了对淮河淮南段水质影响较大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物需氧量等指标评价了淮河水质。结果表明,淮河淮南段枯水期水污染指数要明显高于丰水期和平水期,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水质类型为Ⅳ类水到劣Ⅴ类水。在分析了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中利用单因子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分别对石佛寺水库库区枯水期及丰水期水质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和氟化物8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研究水库生态建设蓄水后库区水质变化情况,为水库工程后续运用、生态调度、人工湿地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珠江干流为研究区域,选取源头及干流10个水质断面的2008-2015年7项参数监测数据,采用季节性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珠江干流的水质变化趋势,得出珠江干流各测站的pH、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氟化物(F-)共5项参数趋于改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及氨氮(NH3-N)共2项参数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流域水质变化综合指数WQTI表明珠江干流总体水质状况趋向改善;水质呈现上游恶化中下游好转、污染物呈现以省区为单位以省会为中心的西部低东部高的地域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汕头境内8个主要饮用水源地2019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选取高锰酸盐指数、六价铬、溶解氧、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粪大肠菌群、氟化物、总磷、铜、锌10个最具代表性的水质监测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将评价结果与当前常用的单因子评价法进行对比,得出主成分分析法具有评价结果客观、主观误差少,适用于评价受多种污染物指标影响的水体水质。因此,在判定水体水质类别和污染情况时,将国标单因子指数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判定,可以得到更为科学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6—2015年漓江上游桂林水文站、灵渠水文站、大溶江水文站断面水质监测数据,选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3项水质指标作为参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Daniel趋势检验法对漓水上游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5年漓江上游水质状况良好,所选择的3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较高,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桂林水文站断面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均高于灵渠水文站、大溶江水文站断面,但均呈下降趋势,而灵渠水文站、大溶江水文站断面存在污染指标上升的情况,其中大溶江水文站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箱线图法和单因子水质指标评价法分析2009~2013年沙颍河重要闸控断面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年际年内变化规律,并探讨水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污染有所减轻;氨氮年内变化大,污染较重,非汛期浓度显著高于汛期;高锰酸盐指数年内较稳定,汛期浓度略低于非汛期,污染较轻;沿线的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呈降低的趋势;工农业废水的排放、化肥农药的施用和闸坝运行状况是影响沙颍河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对低影响开发模式下的地下水质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了pH值、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氟化物、氯化物、铁等八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利用F值评分法对研究区低影响开发模式前后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影响开发模式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下水总硬度、高锰酸钾指数、氨氮以及铁含量,但是也会使氟化物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并出现部分地区氟化物富集的现象;在低影响开发背景下,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总体上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水质质量极差率从58.3%降至8.3%,水质质量较差率从33.3%降至16.7%,水质较好及良好率从8.7%升至75%.  相似文献   

13.
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资源保护的关系,促进人水和谐,是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必须考虑的问题.探讨峡江水利枢纽运行前后库区水质变化,对保障库区内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库区内8个水功能区的监测断面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作为主要分析指标,从时间及空间序列探究这3个指标的相互联系及变化规律,分析了水质变化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水库运行后库区内水功能区(按双因子评价)水质整体较好,基本控制在Ⅱ~Ⅲ类水之间.高锰酸盐指数较稳定,但有缓慢增长趋势;氨氮和总磷呈显著相关性,有一定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2015年九台区地下水水质数据为依据,选取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总铁、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等10个评价指标,分别采用模糊数学法和物元可拓法建立水质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性高达70%,且其评价的水质级别均高于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运行后的库区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基于2008~2019年三峡库区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水质质量指数(WQI)综合评估法分析了三峡库区蓄水后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上游总磷、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现象大于下游;2008~2019年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浓度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2016年是干流总磷浓度变化的突变节点,干流的总磷浓度在2016年之后有显著下降趋势;三峡库区干支流水质质量指数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支流水质质量指数整体低于干流,丰水期水质质量指数低于枯、平水期。研究成果可以为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高庄水库水质,同时提高水库防洪和调蓄能力,对高庄水库实施了水库生态清淤工程,并分析水库底泥及水库清淤前后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高庄水库清淤前水质有下降趋势,断面等级的主要控制因素主要是总磷含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含量;底泥中的总氮含量主要来源于干物质,土壤综合污染程度不高,表现为尚清洁;底泥重金属具有同源性,表明其污染来源相同;清淤后水库水质断面等级提高明显,可降低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含量,但作用不如降低氨氮含量明显;不同水期水质污染因子含量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高锰酸盐指数汛期略高于非汛期,氨氮含量汛期低于非汛期,总磷含量汛期高于非汛期;为提高水库清淤效益,建议本次清淤10 年后开展新一轮的清淤疏浚。  相似文献   

17.
谭凌智  蒋静  张琦 《人民长江》2012,43(12):50-52
根据2010~2011年长江干流上海段4次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域长江水体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以及重金属含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两季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季节性径流量变化,枯水期水体中各项污染指标含量较高,丰水期时则较低;受支流污染物汇入影响,支流汇入点下游的监测点污染水平较高;同时沿江不定期和不定量的污染物排放也会对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造成影响。此外,受较小流量和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长江入海口水体中各污染物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作为评价水质的重要双因子指标,为保证日常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应用德国Seal公司QUAATRO 39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对标准样品与实际水样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进行测定分析,并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流动分析仪在测定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标准样品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在测定实际水样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时,连续流动分析仪法与国家标准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在95%~105%,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钱塘江流域水质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指标的分析,针对钱塘江流域近十年水质监测的调查,分析了钱塘江的水质现状;预测了流域水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主干流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但不同河段的水质变化较大,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下游水质好于上游、远离城市河段好于市区河段。工业污染源与城市生活污染源得到治理,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控制相对较难,进展较缓慢。  相似文献   

20.
左一鸣  崔广柏  冯健 《人民长江》2005,36(10):29-30
引入多元统计中的类离差平方和系统聚类法,对太湖焦山站的高锰酸盐指数、5 d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磷、总氮等8个水质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计算,探索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硝酸盐氮与总氮、氨氮与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与总磷可以聚为一类,而5 d生化需氧量与溶解氧各成为一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善太湖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