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M ike21对黄河口滨海区地形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滨海区潮水面不是水平的,各测验断面两端点的水位差平均为±0.3 m,最大误差为±0.6 m。提出了滨海区地形测量期间提高潮位测量精度的方法:①根据海边潮位和深水潮位,通过三角内插改正方法近似求得滨海区某点的潮位;②用M ike21插补、整编水文资料。  相似文献   

2.
南通滨海平原地处黄海之滨,流域内河网水流运动受潮位影响明显。本文针对沿海潮位实测资料中低潮潮位缺失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具有完整潮位过程的临近站点资料对潮位缺测站点进行潮位插值的方法,从而为南通平原河网水文水动力模型的计算提供潮位边界条件。该方法结合典型潮位站的潮位单位线形状,对南通沿海边界潮位过程进行补充插值。通过流域内实测水位过程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对潮位缺测站点进行潮位插补。  相似文献   

3.
潮位站水位变化较大,受水流冲刷影响频繁,断面冲淤变化较大,水下地形复杂,采用传统测量手段费时、费力。M9是一种新型的水文测验仪器,采用RTK模式下的测量手段,能够准确、快速的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结合后期数据处理生成DEM模型,为潮位站水下地形测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易建军  王建群 《东北水利水电》2005,23(8):36-37,54,56
分析了下关站潮位过程的影响因子,提出了潮位过程的平均潮位、潮差、潮位过程平移、潮位过程分解与重建等概念,并用简单实用的统计相关方法建立了下关站潮位过程预报模型;用水文观测资料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率定,率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精度、能够满足秦淮河流域水动力学洪水预报模型的边界条件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GPS RTK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于无潮位改正水下地形测量的技术问题、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中线桥梁与隧道、西线桥梁主体工程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比选和论证,提出推荐意见,需要进行琼州海峡(西线)水下地形测量。由于海峡中间不可能设潮位站和当前测量技术较难达到1∶1 000的精度要求,为此采用无验潮技术和多波束测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完成了420 km2的水下地形测量,为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提供了水深地形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口南支河段为例,分析在水下地形测量过程中潮位站的布设、潮位的观测对水位精度的影响,以至对河底高程测量的精度的影响,同时潮位站布设的方式不同,河底高程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因城市建设的需要,湛江港潮位站现基本水尺断面需迁移,通过对湛江港潮位站新旧两断面同时期观测的潮水位数据资料进行水位变化过程、高潮潮位差、低潮潮位差、高潮位时间差、低潮位时间差和新旧断面距离分析,最后得出湛江港潮位站基本水尺断面迁移后站名变更为湛江港(二)潮位站,并分析出新旧两断面的高潮水位及低潮水位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长江口南支河段为例,分析在地下地形测量过程中潮位站的布设、潮位的观测对水位的影响,以至影响到河底高程测量的精度,同时潮位站布设的方式不同,河底高程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基于Copula 函数推求设计潮位过程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推求设计潮位过程线采用的同频率设计方法,未考虑到高潮位与潮差间的相关性及同时发生的概率。择优选用G-H Copula函数建立年最高潮位和年最大潮差的二维联合分布模型,对重现期进行计算与分析。以天津港塘沽站长期潮位资料为研究数据,经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在年最高潮位与年最大潮差相关性弱的感潮河段,较大重现期的高潮位和潮差同频率发生的概率很小;实测资料中年最高潮位与相应潮差的同现重现期主要受高潮位重现期的控制,且二者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提出了一种以高潮位为控制要素,结合同现重现期推求设计潮位过程线的方法,可应用于以考虑高潮位为主的防洪潮设计,而对以考虑潮流为主的设计潮位过程线推求则不适用。  相似文献   

11.
陈蕾 《上海水务》2007,23(2):31-33
芦潮港潮位站年最高潮位资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精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趋势成分检验方法对资料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一致性检验不被通过,需要作一致性修正。对修正后的年最高潮位序列进行分布拟合优度检验,认为服从P~Ⅲ型分布,再分别对芦潮港年最高潮位修正序列和实测序列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广州市珠江河口潮位站实测潮位资料,通过Mann-Kendall法趋势和突变检验,分析高潮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大站年最高潮位呈显著增加趋势,达到90%置信水平,且存在多个突变点;年平均潮位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在1987—1997年减小趋势显著,2012年以后有增大趋势。黄埔站年最高潮位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年平均潮位呈显著增加趋势,达到99%置信水平,且2001年开始呈增加趋势,随后在2008年产生突变,2012年以后增加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07年长江南京潮位偏低这一现象,对南京站低潮位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分析了2007年南京站的低潮位,以及与多年平均和典型枯水年对比,并对2007年南京站低潮位进行了历史排位和频率分析,得出2007年南京站潮位偏低,相当于6a一遇的枯水年。  相似文献   

14.
针对2007年长江南京潮位偏低这一现象,对南京站低潮位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分析了2007年南京站的低潮位,以及与多年平均和典型枯水年的对比,并对2007年南京站低潮位进行了历史排位和频率分析,得出2007年南京站潮位偏低,相当于6年一遇的枯水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水深测量精度要求的提高,潮位改正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专家学者提出了多种潮位改正方法,但都各有优缺点。对单站潮位改正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GNSS测高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GNSS测高的单站潮位改正方法,能有效提高水深测量的精度,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江和北江洪水在思贤滘交汇后进入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西江马口站与北江三水站分流比的改变将引起下游各河道潮位的变化。该文通过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马口站、三水站分流比的变化,北江洪水汇入三角洲的网河区潮位的变化值远大于西江洪水汇入三角洲的网河区的潮位变化值,据此可提出防洪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应香港政府拓展署市区拓展处的要求,经水电部批准,珠委水文局与香港政府拓展处合作,进行担杆岛潮位站和香港的三个潮位站阶段性潮位同步观测,并交换资料。此项合作已于1988年4月在深圳签署了“协议备忘录”,同年9月  相似文献   

18.
采用MATLAB图像数值分析和专业位图图像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以图像形式保存的潮位过程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其潮位数据。首先利用位图图像软件对图像进行前期处理,包括图像旋转扭正、增设像素点、色阶处理、点绘关键点及位图化;然后利用MATLAB读取处理后位图图像,通过程序判断关键点所在矩阵位置,通过潮位关键点、横纵坐标关键点对应的矩阵点位位置信息,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确定潮位值,针对点线型图和连续曲线图提出了不同处理手段。将本方法应用到某潮位站潮位图像的数据提取中,与实测值对比表明,数字化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平均误差小于1.0%。本方法可扩展应用于其它类似图件的数值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珠江河口地区的洪潮水位呈现上升趋势。在珠江三角洲主要测站的历年实测最高洪(潮)水位系列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证河口站的最高潮水位重现期、对特大值进行处理,复核珠江三角洲设计潮位已有成果。与1999年成果对比,本次复核结果中大部分站同一频率潮位有所抬高,33站中P=2%设计潮位增幅在0.10 m以内有13站,增幅在0.10~0.20 m有9站,增幅在0.20~0.52 m有6站,复核结果表明设计潮位变化趋势与珠江河口洪潮水位上升趋势一致。并按照偏于安全、兼顾成果使用延续性的原则推荐使用成果。本次设计潮位复核成果是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地区防洪潮工程及涉河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收集了江苏省沿江12个潮位站长系列资料,分析了江苏省沿江潮位特征,从沿江各代表站每年5~9月的实测潮位资料中,分别摘取连续四天的4个高低潮潮位,进行滑动统计,分别求出各代表站连续四天的高低潮潮位的平均值,并从中挑选出每年的最大值,将这些年的最大值分别组成各代表站的样本系列数据进行频率分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了50%频率下排涝设计潮位。从历年的实测潮位资料中,选取高低潮位与50%频率设计潮位相同或接近过程,作为参照潮型,确定设计排涝潮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